汉阴县城关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方案 (2019-2020年)

索引号 xzfgzbmzfb/2021-0097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
公开责任部门 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年05月08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9-05-19 15:49

汉阴县城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方案

2019-2020年)

1.1镇情概况

城关镇居县委、县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21个行政村,4个街道居委会,户籍人口8万人,常住人口12万余人,土地总资源5万亩,常用耕地3.18万亩,其中水田1.88万亩,旱地1.3万亩,版图面积133.34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18.48平方公里,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县之首,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00元。境内环境优美,群山拱峙,沟壑纵横,碧流穿峡,高低悬殊,海拔在350—2128.3米之间,生态植被良好,生态功能完善。2015年被省环保厅命名为省级生态镇。

1.2创建基础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万亩产业园,新培育家庭农场15家,全镇累计达到95家,新发展各类园区7家,其中成功申报市级农业园区1家,土地流转约2800亩。2018年粮食产量达到1.26万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00元。在稳定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全镇重点发展以猕猴桃、脆李、茶叶、食用菌、花椒等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一批相对集中连片的万亩猕猴桃基地、万亩脆李基地、万亩茶叶基地、万亩花椒基地建设正在强势推进。中坝1500亩猕猴桃产业基地、350亩富硒西瓜园建设、大木坝流域1000亩富硒茶基地建设、赵家河2000亩青脆李子园建设、新星700亩花椒黄花种植、平安510亩拐枣种植、月河金牛山600亩的狮头柑和蜂糖李种植,五一100亩红枫种植、麒麟800亩青花椒种植,三坪200亩中药材种植和100亩葡萄种植,全镇预定今年种植2000亩甜玉米,民康产业园、坡上生态园、多家上规模的农业项目奋力推进,使辖区内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新建特色经济林2660多亩,人工绿化造林2200多亩,林下种植2000亩。大力发展全镇畜禽养殖、特色养殖等林下经济,林下养鸡17.5万余只、林下养殖牛羊1100余只。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一是加快推进了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实现阳安二线城关全线贯通,平涧路除解放村外全线贯通;着力抓好市政道路建设征地工作。南环路顺利打通,世行道路南渠路全线贯通,滨河路西延至墩溪河段全线贯通,世行项目吉庆路完成征地拆迁任务,打通了富强北街道路,完成花月路的征地清表,青枫秀岭C区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对子沟路、枫叶路等市政道路在做最后的攻坚冲刺;全力推进校建项目落实。凤台小学、大风车幼儿园、月河培星幼儿园、太平小学、月河中学、五一小学等学校改扩建项目均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城东体育场项目、汉阴中学学生公寓楼扩建、职教中心遗留问题等重点教育项目,完成第三幼儿园征地拆迁,实验中学一期围挡并开工建设,恒大集团3000万援建花扒小学项目完成征地拆迁开工建设,长兴学校扩建正常开工,县第一幼儿园、县第四幼儿园相继顺利开工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建设,西坛棚户区改造成征地拆迁总任务的90%,完成城南农贸市场招租运营,完成二期老年公寓项目,完成天然气门站一期项目,全面完成田园锦舍项目土地流转和规划工作,凤台公园水务大厦工程全面启动,金海岸、文景盛世、凤凰大厦等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南区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全面启动花扒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涉及片区群众318户,土地约1100亩的整体规划,凤台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保障星汉大酒店、东尚美食城、凤凰国际三期及商业步行街等重点实事项目进展顺利。二是努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以来共完成易地搬迁136户310人,危房改造294户,月河、中坝两个集中安置点共修建房屋404套。新建通村道路26条,油返砂道路22条,水毁道路修复26处,投资1354万元新建供水管网、消毒设备、集水井、水厂、维修堰塘、蓄水池等21处,水质达到安全饮水标准;全镇电力、网络通讯覆盖率达到100%。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河(湖)长制效果显著,先后迎来了“守望河湖看安康”媒体采风活动在三元和花扒2个点的观摩,全年先后获得防汛抗旱及汉江、月河水质保护工作先进单位,河长制工作先进单位。扎实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2018年累计排查217个点位,开展镇级环保巡查150次,下达限期督办整改书45份。同时积极配合中省市县环保督察排查环境隐患案件,组织关停了杨家坝重点猪厂、草桥采石厂等企业,彻底拆除了以大木坝水源地中海乡村旅游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违规建筑。还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病媒生物防制复审工作,荣获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一等奖殊荣。同时还同步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集镇服务功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行环境卫生市场化运行机制 ,大力实施农村改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项目,全镇6个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11个村被评为市级卫生村,8个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一是深挖旅游潜力,突出旅游示范村建设,投资50万元对三元特色旅游村进行了改造提升,观光步道、景观门楼、村史馆等配套设施已逐步完善,农旅融合再赋新内涵,三元村再获殊荣,被评为2018年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依托龙岗公园的东南、龙岭、果园村,在抓好公园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树种和果品观赏园,成为了村居民众主要的休闲游憩场所。二是营造宣传氛围,打造“主题旅游季”亮点,发展以“油菜花、荷香、稻香和冬季养生旅游季”为主题的四季旅游,开展种类繁多的专场民俗文化展演,投入30余万元置换大型广告标识宣传牌,印发旅游手册5000余份,全镇上下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氛围。 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旅游发展成效,深入开展旅游安全治理工作,重点针对镇域范围内的景区景点、宾馆农家乐、客运站等旅游相关场所进行监管引导,地毯式的清理整治,实现旅游工作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五位一体目标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一是整体减贫效果明显,全镇贫困总人口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31619083人,到201810月底,除去达到贫困户退出五项标准的118358人,全镇贫困人口规模已减少至8231448人(含所有兜底贫困户),全镇贫困发生率从17.1%下降到2.6%2018年先后迎接省级、市级交叉检查和县上多轮次的督导检查,总体评价和效果受到充分肯定,尤其月河村,是全县从26个计划退出村中通过研判唯一保留的2个退出村之一,经省市县核查初步确定整村退出,为全镇顺利实现年度脱贫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两房建设贡献大。2018年完成易地搬迁2746人,危房改造户34户;新建的月河、中坝两个集中安置点共修建房屋404套,为本镇和全县的脱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坝搬迁社区还先后迎来了省长刘国中、原省政法委书记现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等领导的调研视察。三是打好了产业发展硬仗。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中坝千亩猕猴桃基地,流转土地1000余亩,完成猕猴桃育苗50万株,带动贫困户务工3051人,惠及贫困户310930人。赵家河村、麒麟村脆李园已扩展至2000余亩,带动贫困户务工50户;另外,新星村新发展的花椒、黄花产业园,月河新发展的皱皮柑,五一新发展的红枫种植,已经完成果苗的栽植;平安村计划发展拐枣产业园已完成土地流转和整理,一期果苗已经栽植;麒麟花椒草莓种植园的土地流转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除了农业产业外,以佳佳乐陶瓷厂建成投产为代表的新增工业企业,龙岭、月河4家社区毛绒玩具工厂的引进并陆续投产,33家电商企业的发展,为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夯实了基础。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变化巨大。投资500多万元新建通村道路5条,配合实施了4个村的14条油返砂项目,新争取了覆盖3个村的3条共12公里的水泥路,投资1354万元新建供水管网、消毒设备、集水井、水厂、维修堰塘、蓄水池等21处,水质达到安全饮水标准;全镇电力、网络通讯覆盖率达到100%五是抓好健康和教育扶贫。通过教育扶贫,资助贫困学生1245人次,资助资金79.23万元;组织开展贫困人口健康体检2756人,大病集中救治45人、慢性病签约服务323人,重病兜底保障12人,家庭医生签约率100%六是生态、金融扶贫卓有成效。选聘生态护林员39名,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58个,持续提升贫困户脱贫动力。建立村级经济合作组织20个,成立互助资金协会7个,带动522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同时,县农商银行为我镇384户贫困户共计发放贷款2237万元,较好的实现了金融助推产业扶贫。七是兜底、就业扶贫扎实推进。我镇在册贫困户中兜底户有546622人,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所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民政兜底保障。同时,狠抓创业就业脱贫,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74人次,技能培训318人次,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31人次,新引进社区工厂4家,进一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有效解决贫困人口就近就业问题。

民生建设再谱新篇优先支持教育发展,先后抓好了城东体育场、县幼儿园迁址扩建、三幼、第四幼儿园、实验中学、汉阴中学学生公寓楼、长兴学校扩建、花扒恒大小学等重点教育项目征地拆迁及外围环境保障工作,部分项目已经建成投用,大部分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卫生事业快速推进,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儿科大楼项目稳步推进,全面落实计生奖扶政策,开展生育关怀行动,计生家庭获得感增强。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加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资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群众“一站式”医疗救助、临时救助、高龄补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金发放、合疗报销等惠农利民政策落实保障有力,创业就业成效明显。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守安全生产红线思维,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完成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监管,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县创建活动,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农村家宴申报制度,保证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认真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完善了镇村两级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平安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实行321基层治理模式,巩固提高了两率一度。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防汛防滑、森林防火工作开展富有成效,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2. 总体要求

2.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生态发展理念,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绿色循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创建目标,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生态发展,营造和谐文明乡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陕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板。

2.2基本原则

立足生态,协调发展。妥善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引导,群众为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协调作用,强化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引导群众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群众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使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受益者。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全办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乡村与城镇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根据各村客观条件和发展水平,发挥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根据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开发建设重点和保护重点,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循序渐进,务求实效。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稳步推进全镇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2.3编制依据

1)《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20161月);

2)《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20141月);

3)《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20175月);

4)《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试行)》(20175月);

5)《汉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

6)《汉阴县“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7)《汉阴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8)《汉阴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4创建目标

阶段目标2019-2020通过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技术评估、考核验收。2021年,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验收标准,并通过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技术评估、考核验收。

总体目标:经济结构有效调整,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逐渐形成,构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大气、水、土壤、空气等环境质量问题有序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有效建立,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高。

2.5创建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单位

指标值

指标属性

生产发展

1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

逐年提高

约束性

2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6

约束性

3

农用化肥施用总量

折纯,千克

逐年减少

约束性

4

农药施用总量

折纯,千克

逐年减少

约束性

5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8

约束性

6

农膜回收率

%

≥90

约束性

7

畜禽养殖场(小区)粪便综合利用率

%

100

约束性

8

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生态良好

9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10

生活污水处理率

%

≥70

约束性

11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5

约束性

12

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

%

≥95

参考性

13

生态用地面积占比

%

不降低

参考性

生活富裕

14

农民人均纯收入

/

高于所在地市平均值

约束性

15

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比例

%

≥60

约束性

16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100

约束性

乡风文明

17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农户比例

%

≥70

约束性

18

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

%

100

参考性

19

制定实施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村规民约的行政村比例

%

100

参考性

2-1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建设指标

2-2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建设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单位

指标值

指标属性

生产发展

1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

≥60

约束性

2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6

约束性

3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

折纯,千克/公顷

<220

约束性

4

农药施用强度

折纯,千克/公顷

<2.5

约束性

5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8

约束性

6

农膜回收率

%

≥90

约束性

7

畜禽养殖场(小区)粪便综合利用率

%

100

约束性

8

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通过审核比例

%

100

约束性

9

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生态良好

10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11

生活污水处理率

%

≥80

约束性

12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5

约束性

13

林草覆盖率

山区

丘陵区

平原区

%

 

≥80

≥50

≥20

约束性

14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15

约束性

15

居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

%

≥95

参考性

生活富裕

16

农民人均纯收入

/

高于所在地市平均值

约束性

17

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比例

%

≥60

约束性

18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100

约束性

乡风文明

19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农户比例

%

≥70

约束性

20

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

%

100

参考性

21

制定实施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村规民约的行政村比例

%

100

参考性

3. 重点任务

3.1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围绕延伸产业链,加速转型升级,补齐发展短板,壮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提升镇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速壮大新型工业。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全力支持月河物流园区加快路网完善、电网升级和功能配套,推进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建立区域性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引导物流快递企业向园区聚集。支持加快建设新型建材、汽车售配、石材加工等“园中园”,大力支持辖区内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创建、稳产促销活动,建设一批知名度、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扩大汉阴品牌的影响力。抢抓东部产业转移、苏陕协作机遇,精心谋划招商项目,围绕产业补链强链,坚持“招大、引强、选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引进到位资金5亿元。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树立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理念,用好“镇园产业联盟”平台,发挥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及纽带作用,加快发展富硒粮油、食用菌、猕猴桃、青脆李、生猪、茶叶、拐枣、花椒、核桃等特色产业。实施百村百园工程,加快陕果科技等园区建设,建立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高效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职业农民培育,促进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业园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

繁荣活跃第三产业。积极支持三沈文化产业园围绕做强三沈文化品牌,立足文化创意、教育研究、民俗展演、休闲养老产业平台,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拆迁安置工作,启动汉太路建设,开工商业步行街二期工程,积极培育古玩市场、美食街区、书画产业,力争跻身全省重点文化街区。加快旅游示范村建设开发进程,做好乡村旅游文章。加强汉阴美食品牌体系建设,建成汉阴富硒食材配送中心,壮大美食产业。深入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加快镇村电商服务中心和快递仓储分拣中心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力促电商交易额增长5%以上。

3.2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加快建设步伐。目前以安全饮水为重点的15个水利项目,18条新修水泥路、23条油返砂项目已经下达,拟在5月31日前全部竣工。同时进一步完善易地搬迁安置点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认真抓好非贫困户危房改造,确保2019年5月底前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和搬迁对象的全部入住。

紧扣产业促增收。“镇园产业联盟”为载体,深化“公司+X+贫困户”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以“三变改革”为动力,鼓励村民以土地、资金与村集体、合作社合股联营,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继续抓好以中坝1000亩猕猴桃、200亩西瓜种植、赵家河村2000亩脆李,平安514亩拐枣、新星600余亩花椒黄花种植、月河300亩狮头柑、麒麟440亩花椒种植、五一100亩红枫等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巩固民康食用菌种植、凤凰山茶叶等老园区发展成果,继续抓好以龙岭、月河为重点的社区毛绒玩具产业发展,继续大力支持秦邦书画等一大批电商产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积极推进消费扶贫,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消费贫困村或者非贫困村的农副产品、鼓励多消费咱们汉阴或者城关本土的产品,来助推脱贫攻坚。

加快推动实施乡村振兴。认真学习领会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坚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扶贫帮困促振兴的基础,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产业兴旺。深入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弘扬优秀本土文化,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系统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深入推广“321”基层治理模式,健全自治、德治、法制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3.3提升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县城重点项目建设精准发力。配合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修订完善好发展蓝图。要围绕重点项目和片区建设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

积极支持综合整治,美化靓化县城。“五城联创”为抓手,完善公共设施,整治环境卫生,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美化靓化县城,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美丽的生活环境。继续发扬创建时的优良作风,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验收。

助推功能完善繁荣县城。抢抓棚改政策机遇,抓好李家台、东尚三城、花扒、西坛、解放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实行棚户区回迁房、村民安置房、商品房“三房同建”。加快推进幸福里、星城国际、龙城悦城项目建设,启动实施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项目建设,加快建成兴汉酒店,促进陕南美食街、民俗文化步行街、文景新天地、自强金海岸招商做强,培育一批“航母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坚持完善城市功能与优化城市产业相结合,合理配置公共资源,鼓励发展康养、家政、电商、教育等城市经济业,促进城市焕发新活力。

3.4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抓好民生实事。抓好15处人饮工程,实施城南供水系统智能化工程,改造建设观音河水库输水主干渠,实现集中供水智能视频监控全覆盖,分步推进有条件区域的农村供水改革。抓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积极推进通讯网络智能化升级改造。配合交通部门完成五一跨月河大桥建设,认真高质量完成18条道路硬化23条油返砂项目建设,助推交通脱贫、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中小企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参保面。健全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劳务用工精准对接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各类人员稳定就业。扎实做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基础工作。全力支持县老年公寓正式运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落实城乡低保、高龄补贴、优抚安置、社会救助等惠民政策,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大力发展卫健事业。全力保障外围环境,建成县妇幼院产科儿科大楼,支持加快中医院医养中心和中医院扩建,不断提升卫生保障能力。扎实开展健康县城和健康促进县创建,广泛开展健康社区、机关、学校、家庭建设,开展健康科普教育宣传,全面提高公民健康素养。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抓好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大力开展科技文化三下乡和文化使者行动等活动,积极支持办好中坝威风锣鼓、西街群艺团文艺创作、三元农民趣味运动会、舞狮等已有一定影响力的节目或者活动,积极参与各类文艺展演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城关美誉度。加强公民意识形态、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扎实开展新民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加快推进中国书法之乡创建,做强做大书画产业,培育文化新业态。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双高双普”县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实验中学、中坝小学、县幼儿园建设,建成恒大小学、第三、第四幼儿园,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突出农村教育设施提升,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5提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铁腕治理环境污染。持续做好中省环保督察和秦岭生态问题整改,聚焦环保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有关环境保护措施。扎实开展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打好“减煤、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加强扬尘、油烟、秸秆、烟花综合治理,尤其是要采取管用措施抓好规划区烟花禁放工作,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按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的工作要求,坚持秸秆禁烧与秸秆粉碎还田、企业回收、集中堆放沤肥等综合利用相结合,通过召开镇、村、组专题会议、出动宣传车,制作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进一步加大禁烧宣传,落实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加大督查巡查力度,营造全面防控和重点清查相结合,在全镇实行“全域全面全时段”禁烧,禁烧内容以夏、秋季秸秆禁烧为重点,同时全面禁止露天焚烧树木落叶,田间杂草和生活垃圾。

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结合畜禽养殖实际和环境保护需要,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严格控制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区的数量和规模农牧结合,同时有序关停迁转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场,引导支持畜禽养殖向适宜养殖区集中,并与种植业生产配套布局。积极开展畜-粮、畜-菜、畜-果种养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形成养殖业、种植业生态循环大格局。至2020年,全镇畜禽养殖场(小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推广配方肥落地和减量施肥技术到位,加快推广有机肥、配方肥、缓控释肥。实施农药控量增效工程积极推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发展,淘汰高毒农药。减少地膜污染,鼓励使用可降解农膜,积极推广光解膜、生物降解膜、草纤维农膜等环保降解农膜。建立健全农膜回收机制,加强与专业回收机构合作提高地膜回收利用效率。至2020年,全镇农用化肥、农药的施用强度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指标要求,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严格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方案,建立饮用水水源环境评估体系。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检查,加强备用和应急水源建设。积极推进河流、水体环境属地管理,继续执行河长制管理体系,大力监管大木坝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坚决禁止河道游泳、捕鱼、采砂取石,抓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2020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落实镇、村、组三级森林防火责任,加强森林植被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以经济林木病虫害为重点,抓好各类林业有害生物的除治工作,按照预防为主,科学管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思路,进一步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网络体系,提高测报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林业生产做出贡献。到2020年,全镇林草覆盖率及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指标要求。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围绕绿色、智慧、人文、宜居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集镇配套功能,全方位提高集镇发展水平。加强集镇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集镇环境卫生常态化维护,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强化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模式,合理设置仿生态垃圾箱和垃圾运转设施,规范垃圾收集清运,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向农村延伸污水管网,建设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污水处理站运营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规范运行、达标排放。全面推进道路净化、庭院绿化、村庄美化、集镇亮化工程,为乡村旅游发展做好配套。对外抓招商、对内优环境,对外树形象、对内转观念,逐步实现农民变股东,农村变景点,为乡村旅游发展整合资源。努力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美、人居条件优越、地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到2020年,全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居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加强环保宣传引导,鼓励村民日常生活使用节柴灶、电磁炉、太阳能热水器等器具。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生产与应用,科学推进光伏及生物质能项目开发,构建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用能结构。到2020年,全镇使用清洁能源的户数比例达到60%以上。

扎实推进改厕工作。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充分利用会议、宣传标语、宣传栏、微信群等形式,对农村户改厕重要性、政策补贴、改厕标准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农村户改厕的认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普及三格化粪池、水冲式等形式的农村卫生厕所。到2020年,全镇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

3.6营造和谐文明风尚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鼓励农户按能否腐烂为标准,对自家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一次分类,分成“可烂垃圾”和“不可烂垃圾”两类,可烂垃圾处置方法有农户就地消化、开挖林地堆肥垄。在自然村庄、乡镇集镇、公路沿线、自然村庄垃圾收集点、居住小区、农贸市场等处,按照不同的规格和数量定点投放分类垃圾桶。配足配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员,做到定人收集。2020年,全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居民户数比例达到70%以上。

推进政府节能产品采购。选择供应商时,政府部门要优先采购符合国家节能与环保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在产品和服务效能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对于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或服务,财政部门应给予优先采购。至2020年,全镇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达到100%

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村规民约。把生态文明建设和村民自治管理有机统一起来,深化完善村规民约,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纳入村规民约,明确群众责任和义务,有效提升村民环保意识,规范村民的环保行为。镇、村、组三级协调配合,做好硬件设施支持,组建保洁员、义务劝导员队伍,强化日常督查,保障“节约环保村规民约”有效实施。至2020年,制定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村规民约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4. 实施安排

4.1创建方案编制

时间周期为:20194-20195月。编制完成《城关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方案》报市环保局组织审查通过后,由县政府批准,镇组织实施,并报省环保厅备案,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公开创建方案和实施情况。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创建宣传发动,建立创建工作机制,安排部署各村认真组织实施。

4.2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时间周期为:(20196-2020年)。

技术评估。创建方案经批准实施一年以上,经自查,四项基本条件和19项建设指标全部达标,提交申请技术评估文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方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工作报告三项材料,通过市环保局的技术评估初审。

考核验收。根据技术评估意见,已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或无需整改的,向省环保厅申请考核验收,按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工作及整改情况汇报等四方面主要准备工作,经省环保厅审查合格后,迎接市环保局组织的考核验收,验收材料报省环保厅审核、评审和抽查复核。

公示公告。通过考核验收后,待省环保厅公示,期间未收到举报和投诉,或投诉和举报经核实完成整改后,报请省政府命名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有效期五年。

4.3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时间周期为:(2019-2020年)。

技术评估。创建方案经批准后实施1年以上,经自查四项基本条件、21项建设指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各项标准。提交技术评估申请、创建方案等四项主要材料,由县环保局向省环保厅申请技术评估,省环保厅进行资料审查合格后,组织进行技术评估,按要求认真做好创建方案实施、档案资料、建设指标完成等技术评估要求的主要六个方面准备工作,迎接省环保厅和市环保局组成的技术评估,待省环保厅书面向县环保局反馈技术评估意见后,按要求认真进行整改。

考核验收。完成技术评估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后,向省环保厅申请考核验收,按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工作汇报、评估整改意见落实等四方面主要准备工作,迎接省环保厅和市环保局组成的考核验收,待省环保厅书面向县环保局反馈验收结果。

公示公告。通过考核验收后,待省环保厅进行公示;期间未收到投诉和举报,或投诉和举报问题已经查实完成整改,同时做好现场抽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待审议通过后发布公告,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称号,有效期5年。

监督管理。持续深化创建工作,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并逐年更新档案资料。完成不定期抽查和定期复核。


5. 保障措施

5.1加强领导

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责任组长,镇人大主席、镇纪委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业务干事为组员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管理评审会,设置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制定年度目标、分解落实建设任务,执行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完成职责范围内的主责工作和配合工作,并将完成情况书面汇报给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5.2狠抓落实

村组和创建指标承担单位根据创建任务,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措施,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制定时间表,有计划、分步骤地扎实推进。要按月、按季对所承担的创建指标和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不断查找差距,完善措施,强力推进。

5.3严格考核

创建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对任务落实不力,不能按期完成创建指标和工作任务的单位通报批评,并责成其限期完成;对工作完成不好,影响创建工作大局的,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对创建工作完成好,有突出表现的实行奖励,并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

5.4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政府公布栏、镇政府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宣传活动,引导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镇政府要开辟专栏,及时报道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重点工程进展,弘扬先进典型,定期跟踪各、各部门的生态文明创建工作进度,扩大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公众参与率,增强参与积极性,形成举全之力,集全民之智共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的良好氛围。

5.5创建任务分解

类别

序号

指标

单位

指标值

指标属性

牵头单位

参加单位

生产发展

1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

≥60

约束性

各村

2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6

约束性

水利站、各村

3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

折纯,千克/公顷

<220

约束性

各村

4

农药施用强度

折纯,千克/公顷

<2.5

约束性

各村

5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8

约束性

环管办、各村

6

农膜回收率

%

≥90

约束性

各村

7

畜禽养殖场(小区)粪便综合利用率

%

100

约束性

各村

8

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通过审核比例

%

100

约束性

市场监管

经济办

9

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经济办

环管办

生态良好

10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水利站

各村

11

生活污水处理率

%

≥80

约束性

环管办

各村

12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5

约束性

环管办

各村

13

林草覆盖率

山区

丘陵区

平原区

%

 

≥80

≥50

≥20

约束性

 

林业站

国土规划各村

14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15

约束性

 

林业站

国土规划各村

15

居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

%

≥95

参考性

 

党政办

党政办、环管办国土规划所统计站、各村

生活富裕

16

农民人均纯收入

/

高于所在地市平均值

约束性

 

农业站

统计站社保站、各村

17

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比例

%

≥60

约束性

 

环管办

经济办、统计站

农综站、各村

18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100

约束性

 

农业站

环管办、各村

乡风文明

19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农户比例

%

≥70

约束性

环管办

各村

20

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

%

100

参考性

 

党政办

环管办、财政所、各村

21

制定实施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村规民约的行政村比例

%

100

参考性

 

环管办

党政办、国土规划所、经济办、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