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眸

索引号: xzfgzbmtjj-GK-2021-0012 发布日期: 2021-03-29 14:43
来源: 县统计局
内容概述: 汉阴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眸
分享:

  2016—2020年,时间的年轮镌刻着这五年坚实的发展足迹。

  这五年,不断跳动的数字、持续刷新的记录,见证着汉阴加快发展的脚步。

  这五年,“一城五园三带三产业”协同发力,不断夯实汉阴的发展根基。

  这五年,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汉阴广大群众喜笑颜开……

  这五年来,汉阴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总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发展成果更多惠民,为乘势而上顺利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重要基石。

  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GDP突破百亿。“十三五”时期,汉阴经济规模不断攀升,GDP总量在2018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受疫情影响,2020年汉阴县生产总值为100.2亿元,同比下降12.4%。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8.6亿元、42.6亿元、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下降23.3%、下降2.9%。综合实力稳固。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预计达到40045元,较2015年增加9544元。全省县域经济监测综合排名由2015年36位提升至2019年33位。产业均衡发展。“十三五”时期,全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2%、4.2%、4.9%。产业结构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占比由2015年的15.8:59.0:25.2调整为18.5:42.5:3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51.2%调整为36.4%。非公占比提升。2020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63.2亿元,占GDP比重达63.1%,较2015年提升5个百分点。市场主体突破2万。2020年末,全县实有市场主体20646户(企业3890户,个体工商户1618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69户),较2015年增加12594户。创新实力增强。“十三五”以来,全县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大幅增长,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830万元。获省级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培育入库高新技术企业3家;获市级认定“瞪羚”企业1家、“小巨人”企业2家、科技型小微企业5家;获得国家“登记编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市级科技项目6项。规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由2015年的0.1%提高到2020年的0.3%。外贸逐年攀升。外贸进出口企业由2015年的7户增加到2020年的24户,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的840万元攀升至2020年的3370万元。

  二、农村经济焕发新气象。“十三五”期间,汉阴着力发展现代富硒特色农业,全县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21亿元,较2015年增加9.07亿元。规模主体持续增加。截止2020年底,全县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83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39个、县级39个,园区建成面积15.5万亩。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6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4家,家庭农场854家。粮油产量保持稳定。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5.1万亩,粮食总产量10.01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加5.45万亩和1.62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5.6万亩,油料总产量2.63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加0.5万亩和0.11万吨。经济作物发展较快。按照“南茶北果(桑)川道园(菜)”产业布局,推行“三个一”产业发展模式,加快“茶叶、蚕桑、猕猴桃”等富硒特色产业发展。2020年,全县园林水果种植面积3.8万亩,产量3.32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加2.23万亩和0.76万吨;茶叶种植面积7.82万亩、产量0.17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加4.39万亩和0.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2.68万亩,产量20.45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加1.87万亩和3.51万吨。畜牧产业稳步增长。坚持“稳生猪、强牛羊、扩家禽”的产业构架,着力推进现代畜牧产业发展。2020年,全县生猪出栏24万头、牛出栏1.07万头、羊出栏3.69万只、活家禽出栏102.29万只,肉类总产量2.26万吨,禽蛋产量0.7万吨。渔业产业健康发展。2020年末,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24万亩,水产品产量0.6万吨。

  三、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重大项目推进顺利。“十三五”期间实施各类项目1600余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00亿元,年均增长15.7%。洞河水库下闸蓄水发电运营,G316平梁至涧池改线工程、汉阳汉江大桥等工程建成通车,S213控制性工程凤凰山隧道及引线、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三产投资增长较快。2020年全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5亿元,较2015年增长110.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3.1亿元,较2015年增长184.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4.2亿元,较2015年增长224.2%。投资结构逐年优化。“十三五”以来,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依次由2015年的21.2:21.6:57.2调整为2020年的12.2:20.9:66.9.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稳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态势。全县民间投资持续增长,占比提高到2020年的45.4%。

  四、工业经济汇聚新动能。“十三五”以来,按照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工业经济汇聚发展新动能。园区承载。以月河工业园区为承载,“一园三区”格局基本形成,月河工业园区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评审。2020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78.2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51.4%,工业园区已成为推动全县工业发展的主力军。总量提升。汉阴县规模以上工业户数由2015年的67户跃升至2020年的91户,全市排名第三(汉滨103户,平利101户);工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134.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54.0亿元,年均增长14.8%。结构更优。2020年,全县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11.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73.6%,其中:富硒食品实现产值45.6亿元,新型材料实现产值55.3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1.0亿元。效益向好。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114.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43.0亿元,增长25.2%。动能更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从2015年的17.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9.6亿元,增长12.6%。

  五、消费市场增添新活力。“十三五”期间,汉阴居民消费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全县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87倍,年均增长8.3%。电商发展迅速。2020年成功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县从事电商的商贸企业、微商共350余家,电商从业人员3000余人。销售平台以淘宝、天猫、建行善融、832扶贫网为主。全县141个行政村共建成镇村级电商服务站76个。2020年限额以上公共网络商品销售额8442万元,是“十二五”末的23.4倍。消费环境改善。“十三五”期间,建成投用东尚明珠、文景新天地、自强金海岸、凤凰国际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农村商务体系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农村消费环境极大改善。2020年,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103户,较2015年净增42户。消费结构优化。2020年全县限额以上企业(下同)汽车类实现零售额较2015年增长293.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额较2015年增长140.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较2015年增长93.2%。美食名片打响。2020年,汉阴“陕菜之乡”及新申报美食品牌项目通过复审验收 。全县共有陕西餐饮名店10家,陕西名宴5个,陕西名菜24个,陕西名小吃13个,陕西名火锅1个,陕西名食品3个。

  六、财政金融实现新突破。收支质量提高。202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6.15亿元。全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95亿元。2020年全县纳税500-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户,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户。分别较2016年增加2户、1户。税收与非税占比由2015年50.5:49.5调整为2020年76:24.民生投入加大。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1.8%。民生支出23.84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85.2%,民生支出占比较2015年提升3.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增加。“十三五”期间,先后有开源证券、建设银行和人寿财险各1家落户汉阴。2020年底,全县有金融保险证券机构共计22家(银行机构9家,证券公司1家,保险公司11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存贷余额扩大。2017年5月,汉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2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3.6亿元,同比增长13.2%,较2015年末增加53.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3.0亿元,增长14.1%,较2015年末增加30.1亿元。

  七、城镇建设开启新篇章。城市承载能力增强。“十三五”时期,县城“东扩西延”加速推进,花月路、吉庆路、南渠路等24条市政骨干路网全面建成,城市综合承载力持续增强,“一河两岸、五位一体”城区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投入加大。五年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93.7亿元,实施了一批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垃圾和污水处理、通讯、园林绿化等工程。202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4%,较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建成区面积由2016年的7.45平方公里增加到8.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2016年的7.65万人增加到8.4万人,县城道路总长由2016年的66.4公里增加到95公里,县城道路总面积2016年的114.8万平方米增加到146.6万平方米。城市环境更加优良。县城污水处理厂平均日处理污水4500吨,污水处理率由2016年的85.8%提升到96%,垃圾处理场二期渗滤液工程已竣工投用并通过等级评定,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16年的96.4%提升到100%。2020年生活垃圾由市政垃圾处理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村、居委会(社区)占到100%;全县十个镇在全省率先实现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建成村级污水处理点20处。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十三五”时期,建成了睿正东尚世纪城、水岸花城悦城、龙城、凤凰未来城、盛鑫苑小区等一大批精品住宅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2016年的46.25平方米增加到49.3平方米。2020年全县房地产投资达8亿元,较2016年净增2亿元。

  八、生态环保迈出新步伐。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巩固提升开展“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阶段性成果。十三五”期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率16%。全县98条河流落实“河长制”。坚守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6.25万亩。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6.8%,较2015年提高3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持续好转。2020年我县优良天数为340天,较上年同期增加26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38.较上年同期下降13.55%;PM10平均值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71%;PM2.5平均值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95%。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共完成造林绿化28.7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175万亩,飞播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2.4万亩,退化林修复4.75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4.47万亩,森林抚育7.9万亩。 全县落实森林资源管护面积107万亩,森林蓄积量达505.56万立方米,森林蓄积净增量46.76万立米,湿地保有量16.55万亩,天然林管护面积107万亩,林地面积145.98万亩。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7.5%,较2015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九、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脱贫攻坚初战告捷。“十三五”期间,全县2.68万户7.46万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26.78%降至0%。2019年底,汉阴顺利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汉阴历史性地终结了绝对贫困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增加。202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95元,增长4.5%,“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1元,增长7.9%,“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9.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2015年缩小0.78个百分点。群众生活质量提高。2020年,全县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1.1%,家电全面普及,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13辆,手机拥有量278部,电脑拥有量24台。城镇人均住房面积51平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61平方米。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五年来,全县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共争取到上级各类工程项目补助资金约10亿元,完成干线公路建设100.47公里,实施村组公路780公里,“油返砂”整治779.5公里,危桥改造21座、公路安全防护工程300余公里。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由2015年的70%提高到2020年的100%。饮水电力更有保障。深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2.236亿元,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484处,切实提升了27.2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保障问题,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99.31%。建成投用龙岭水厂,县城自来水达标率达到100%。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现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通动力电。社保体系更加健全。2020年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6万人、18.8万人、28.95万人、0.8万人,分别较2015年增加1.6万人、1万人、1.95万人、0.2万人。

  十、社会事业得到新进步。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十三五”时期,全县累计投入7.12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2所,县二幼、三幼、实验中学、汉阴县城东体育场、汉阴中学图书科技楼、长兴学校、凤台幼儿园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汉阴县第二高级中学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2020年,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98.6%,较2015年提升5.6%,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9.36%。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2%,较2015年提升2.1%。高中教育普及率从2015年的70.3%提升到2020年的95.4%,提升25%。2020年全县1898人参加普通高考,本科上线1556人,本科上线率达82%,较2015年提高8.9个百分点。卫生保障能力提升。“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儿科大楼。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涧池分院),县中医医院综合住院楼,漩涡镇中心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南区分院)迁建项目等一批卫生项目扎实推进。县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成功创建或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汉阴被确定为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2020年,开放床位1760张,较2015年增加658张。全县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7.04 张。2020年卫生技术人员1787人,较2015年增加588人。平均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7.15人。2020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医疗卫生设备万元以上设备总值1.8亿元,较2015年增加1.4亿元。文旅事业成就斐然。“十三五”期间,汉阴县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凤堰古梯田,龙岗公园、双河口古镇成功创建为国家4A和3A景区,三沈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快速推进。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三级图书馆、沈氏家训展览馆、沈尹默书法研究院、城市24小时书吧、三元、枞岭村史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十三五”期间,我县投入近3000万元,全县141个行政村、20个易地搬迁社区、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全覆盖,文化活动器材、文化妇女专干配备覆盖率100%,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

  回眸“十三五”这五年,汉阴经济发展亮点纷呈,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开放发展卓有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质增效,汉阴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展望“十四五”,汉阴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创美好明天、书写壮丽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