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xzfgzbmzfbgs/2016-0189 公开目录: 工作报告
公开责任部门 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6年12月06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6-12-31 08:55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2月6日在汉阴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汉阴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飞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汉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汉阴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幸福汉阴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五年来,坚持稳增长、调结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6年生产总值实现85亿元,是2011年的2.5倍,年均增长13.3%;财政总收入完成4亿元,是2011年的1.9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7亿元,是2011年的2.1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155元、8869元,年均分别增长8.6%、11.6%;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9亿元,年均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60:25;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列全省82个县第36位,城乡一体化水平位列全省第45位;2013、2014连续两年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在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中5年4获优秀奖。

  五年来,坚持强园区、建平台,产业建设层次提升。月河工业园区道路、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招引入驻企业126户,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富硒食品、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不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达到78户,较2011年增加37户。全县工业增速保持在18%以上,2014年挺进陕西省县域工业增速前十名。月河物流园区“三纵一环”主干道基本建成,“中国硒谷·汉阴大集”快速推进,商贸服务业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日益活跃。月河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示范园区47个,建成面积占比位居全省第25位、全市第1位,参与园区建设的农户人均收入达1.6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1.8倍。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有机稻油、食用菌、魔芋、莲藕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南茶北果川道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凤凰山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建成西北首座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凤堰古梯田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美丽田园”,“四季旅游”持续升温,“陕菜之乡”美名远扬。2016年,我县被新华网评为最美中国文化魅力、特色魅力、美丽乡村旅游胜地。

  五年来,坚持重建设、强管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推进城南新区开发、老城棚户区及背街小巷改造,凤台新区建设初具规模,西坛和东南棚户区改造加快实施,青枫大道、中堰路、东城大桥等“八路五桥”竣工通车,北城街“肠梗阻”全面打通,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成投用,路桥、管网、环卫和标识体系等市政设施不断完善。迎宾公园、滨河公园等5处城市公园建成开园,水岸花城、文景盛世等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凤凰国际、文化广场等城市高地开业运营,月河两岸夜景亮化增添了城市魅力。持续推进县城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狠抓净化、绿化、美化,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同步推进集镇建设和1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8个清洁乡村、6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城关镇、涧池镇跻身全国重点镇,涧池镇入选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镇,汉阳、漩涡、铁佛寺、双河口4镇6村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县城、集镇、社区三级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城镇化率达43%,较201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五年来,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五年累计投入63.1亿元用于民生改善,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8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20.6万平方米,整合学校、教学点59所,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教育入园率分别达100%、113%,高中阶段入学率、高考本科上线率分别达96%、73.6%,小学生“德育作业”模式在全省交流推广。“双高双普”提前两年通过省政府验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提前三年通过国家评估。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3所县级公立医院创建为“二甲”医院,镇级“一院两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模式在全市推广。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计生国策全面落实。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图书馆,镇级文化综合服务站、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到户率达91%。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五年累计新增就业8345人,年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万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控制在3.5%以内。坚持社会保障扩面与规范相结合,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均达96%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8729户,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177名,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足额发放,城乡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驻村扶贫、“双万帮困”、扶贫连片开发等工作扎实推进,五年累计减贫3.38万人。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传承优秀家风家训,沈氏家训被中纪委宣传推广。深化平安汉阴建设,落实综治维稳各项措施,着力化解信访积案,社会大局和谐安定。狠抓安全生产不放松,加强防汛防滑、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建筑施工、非煤矿山、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隐患排查整治,切实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民族、宗教、统计、金融、移民、侨务、气象、烟草、电力、通信、邮政、残联、慈善等领域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五年来,坚持促改革、转作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积极跟进落实中省市重大改革部署,镇村综合改革、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单位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农业农村、财税金融、医疗卫生和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县镇两级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部上线公布,建成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实现审批效能、办事效率、服务质量“三提升”。“营改增”“五证合一”③和政府购买服务全面实施,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加强财政管理和审计监督,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全国34位,化解镇村债务1.5亿元,村财审计“汉阴模式”在全市推广。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干部作风持续好转,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五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69件、政协委员提案390件,办复率和基本满意率均达100%。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谋长远、打基础,集中力量办了一系列大事和实事:一是月河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月河物流园区、以凤堰古梯田为核心的凤凰山森林公园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推动了集群发展、链式发展,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二是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有力推进,建成集中安置小区82个,8619户2.57万人喜迁新居;三是全省首个水利PPP项目、汉阴人民翘首期盼的洞河水库工程开工建设,将为月河川道发展提供有效的水源保障;四是阳安二线启动实施,平涧一级公路、541国道改造开工建设,汉漩公路提等改造全面完成,县内交通运力得到提升;五是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汉阴中学迁入新址,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最漂亮的房子在学校,最优美的环境也在学校;六是县人民医院综合门诊大楼落成,妇幼院南迁新建,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卫生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七是建成了陕南一流的县级文化艺术广场,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八是持续推进龙岗公园建设,成功创建为3A级旅游景区,成为汉阴一张靓丽的名片;九是县城至川道公交开通运营,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免票156万人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十是县政务服务中心和全省首个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建成运行,产权交易量达到11.8亿元,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时间由119个工作日缩短到56个工作日,为民服务实现便捷化、高效化和阳光化。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高定位、高标准、高要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先进县、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生态县、省级平安县、省级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汉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过去五年的拼搏实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启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高点定位,紧盯先进、着眼短板、发挥优势,才能实现弯道超车目标;必须坚持循环发展,转方式、促升级、提质量,才能实现生态与发展共赢共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探索、破除障碍、激活要素,使改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不懈动力;必须坚持为民情怀,干实事、务实功、求实效,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县人民;必须坚持抓铁留痕的作风,突出重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才能打造出更多叫得响、能推广的“汉阴模式”。这些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共识,必将成为我们推动发展的动力源泉。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鼎力支持,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向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省驻汉单位、驻汉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关心汉阴、投资汉阴、建设汉阴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更少,经济总量、人均GDP尚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项目前期不深、储备不足,大项目少,尤其是缺乏10亿元以上的支撑项目;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群众增收难度较大;财政自给率低,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干部思想求稳、缺乏担当,不敢作为、不愿作为,作风建设还需持续用力。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争先进位、追赶超越”为主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农旅富民四大战略,统筹推进“1533”(一城五园三带三产业)发展布局,努力把汉阴打造为全省循环发展示范区、全市富硒产业发展核心区、特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建成月河川道重要经济增长极,建设整体脱贫与同步够格小康的幸福汉阴。

  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脱贫摘帽、同步够格小康、挺进全省县域经济监测排名前20位”三大目标,主要经济指标预期为: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

  围绕三大目标定位,我们将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从五个方面实施追赶超越。

  聚焦创新驱动,在经济转型升级上追赶超越。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为载体,围绕富硒食品、新型建材、生态旅游等产业谋划引进项目,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结成利益链,形成以新型工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共生、循环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县打造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10个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0:30.同步推进“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全面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升级版。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技园区、产业基地和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项目落地建设,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十三五”期间全县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8000万元。

  聚焦协调平衡,在城乡一体发展上追赶超越。加强城乡规划和管控,突出城乡发展统筹性、持续性、宜居性,不断优化城镇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和功能格局。按照老城做文化、新城现代化的思路,实施老城区人口疏散、交通疏导、功能优化,重点完成西坛棚户区改造,打造文化旅游街区;加快新城区功能完善,建成凤台新区、花扒片区、凤凰国际商业区等重要区域,促进人气聚集、品位提升。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重点集镇功能配套,建设特色小镇、新型社区和美丽乡村,促进城镇与农村协调互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

  聚焦绿色循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追赶超越。坚持绿色发展,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试点,扎实推进“低碳、天蓝、地绿、水净、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以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沿河沿路绿色通道、绿色城镇、绿色家园建设为重点,补绿增绿,提升品位,建设多层次生态屏障;开展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实施月河综合治理,力促启动月河补水工程;完善覆盖城乡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狠抓污染减排、节能降耗,守住生态环保底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文明、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设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

  聚焦改革开放,在增强动力活力上追赶超越。坚持以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节点节奏,及时跟进中省市部署的改革措施,加快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完善政策举措,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深化行政效能和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探索新形势下行政审批“提速瘦身”、政府购买服务、干部绩效管理、审计全覆盖等领域的新路子,做实做细“三线两化一平台”“水资源管理”等自主改革任务,确保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走在省市前列。大力实施开放引领战略,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主动融入关天、成渝、江汉经济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聚焦共享均等,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追赶超越。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创新扶贫模式,坚持扶志与扶智双管齐下,确保全县6.38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推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实现更加广泛的创业、更加充分地就业。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加强医疗服务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保合一”,打造健康汉阴。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激发文艺创作活力,推出更多文艺精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抓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切实维护公共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汉阴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只要全县上下抢抓机遇不放松,顽强拼搏不懈怠,我们既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汉阴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17年工作建议

  2017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起首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扎实推进“1533”战略布局,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全年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0.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围绕上述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三大重点,夯实同步小康基础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按照“全面铺开、重点推进”的思路,坚持县为主导、镇村主责、农民主体,建立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扶贫与扶智(志)并重,全力实施易地搬迁、特色产业、劳务创业、生态建设、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金融扶贫“八个一批”脱贫工程,实行县镇村三级包抓帮扶机制,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一村捆绑一批项目资金、一户落实一名干部包帮、一户一套验收办法,精准施策,强化监测,确保2017年实现87个贫困村、12506户33280人脱贫,城关镇、涧池镇、平梁镇、蒲溪镇所辖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扎实抓好项目建设。紧扣中省市投资方向,切合汉阴发展需求,认真研究PPP项目运作模式,制定项目投资三年滚动计划,实行项目建设“预备库、项目库、建设库”三库联建,做好凤凰山隧道、通用机场、两湖两峡水利风景区、工农业园区中水回收利用等20个项目前期策划编报工作。坚持“招大、引强、选优”,进一步拓宽招商领域,转变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质量,力争全年招商落地企业20个以上。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领导包抓、定期巡查、限时预警制度,实现督导协调、资金投入、形象进度和质量安全“四个”到位,确保平涧一级公路、月河综合治理、仙鸡河水库、观音河水库总干渠改造等30个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以上。

  扎实开展生态治理。坚持“源头治理、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强化“河长制”和“网格化”监管,建成一批示范河道。启动月河综合治理试点段建设,推进水库移民开发,加快涧池、汉阳、漩涡集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力争汉江、月河沿岸集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强化企业能耗监管,督促28户企业完善环保设施。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推进工业废气、秸秆焚烧、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80%。加强生态屏障建设,完成植树造林4.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强化生态保护绩效考评,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系统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建设三大板块,提升发展承载力

  围绕“一城”建设显特色。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彰显特色,建设山水与人文共美之城。围绕宜居,集中力量推进西坛棚户区改造、凤台新区建设,全面建成凤凰大道、南渠路、滨河路三条主干道,打通青枫大道、对子沟路、凤堰路三条断头路,确保天然气门站、环卫中心、立体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成投用,逐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围绕宜业,以产城融合为导向,建成陕南美食街和城南商业步行街,尽快投用城南农贸市场,引进和培育一批城市新产业、新业态,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围绕宜游,实施县城夜景灯光亮化,建成明城墙遗址公园,实施龙岗公园提升工程,启动凤台公园建设,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彰显人文特色。巩固“双创”成果,强化市容市貌监管,强力整治城市顽疾,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人本化水平。

  围绕“五园”建设提水平。月河工业园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抓手,加快修编园区发展规划,做好功能性食品园区PPP项目招商工作,启动园区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管网和新型建材园区环形路建设,清理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拓展发展空间。现代农业园走“特高优、适度规模”发展的路子,提升科技化、组织化、设施化水平,新建现代农业园区6个,新培育市级园区4个,新发展家庭农场30个,新增产业基地7000亩。月河物流园按照资源共享、共建、共荣的思路,加快通用航空物流产业园区、铁路专业物流园区、公路物流园区、邮政物流园区前期工作,推进建材、汽车、日化等物流小区建设,推动物流产业多元化、立体化发展。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建设4A级景区为目标,引进隆基集团融资建设凤堰景区,完成景区景观门户、老君关和杨家湾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农家乐、农家客栈、小作坊提升改造,构建一园多区、相连互通的大景区格局。“三沈”文化产业园从文化创意、书画艺术、养老养生、家训文化、交易展示等方面策划包装项目,完成沈氏家训展览馆二期建设,启动建设沈尹默书法研究院,推动文旅融合、以文兴旅。

  围绕“三带”建设促均衡。坚持区域互动、均衡发展,推动川道引领、两翼腾飞。统筹推进“三带”建设,月河川道城镇经济带重点推动月河沿线城镇产城融合、错位发展,建设特色小镇,培育与城镇体系相配套的支撑产业。南区沿江生态旅游经济带重点以汉江为轴线,以凤堰古梯田为依托,抓住541国道改造通车的机遇,做美漩涡古镇,做强汉阳集镇,做精汉水文化体验区。北区山林经济带重点以打造工业第一车间为目标,发展林下种养业,开发生态有机产品,使山林经济成规模、增效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汉双二级、汉药三级公路提等改造,新建小街、叶家坝2座月河大桥和观音峡、洞河水库2座旅游大桥,实施60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1万亩,发展节水灌溉1万亩,新建87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天然气门站和次高压管网工程,开工建设涧池和工业园区天然气储配站;实施750千伏电网工程(汉阴段)、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电网改造投资1700万元。

  (三)狠抓三大产业,增强发展硬实力

  做强以富硒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制定出台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推进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引领富硒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力争全县富硒食品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粮油、魔芋、生猪和饮用水为重点,整合资源、项目、人才和资金,强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建设,每个产业培育2—3户龙头企业、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技术人员,打造富硒全产业链。加强富硒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力促在富硒食品质量标准、生产加工技术集成、有机生产种植、富硒有机肥料等领域出成果、见成效。加快建立富硒食品追溯体系、全过程质量安全体系,以稳定可靠的产品品质,增强富硒食品产业核心竞争力。抓好茶叶、食用菌、蚕桑、杜仲、苗木花卉、油用牡丹等特色产业建设,提升规模和效益。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粮食总产达到10万吨以上,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22亿元,增长3%以上。

  壮大以新型建材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坚定工业强县不动摇,推动工业提质增效。优化存量,助推庆华化工、中昌管业、永丰纱线等重点企业扩销促产、做大做强;加大对成长性好的企业培育扶持力度,确保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以上,规上企业总产值达到175亿元,增长16%以上;对停产、半停产企业摸底排查,逐一研判,采取帮扶解困一批、技改升级一批、清算重组一批,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扩大增量,力促墙体保温材料、硅微粉提取等项目落地建设,陶瓷瓦、绞股蓝饮片、光学眼镜等项目建成投产,福田富硒饮品、硒汉豆制品等企业达产达效,吸引一批优质项目入驻产业孵化园,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量。强化服务,落实工业稳增长促投资十条措施,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促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提升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围绕“一心三线”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凤堰古梯田、双河口旅游名镇、两湖两峡水利风景区等重点景区景点,启动观音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开展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认定,增强生态旅游竞争力。加大特色旅游农产品、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培育2至3条精品旅游线路,办好“四季旅游”系列活动,力争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8%以上。建成汉阴美食配送中心,实施“推名菜、育名厨、创名店”工程,丰富沈氏家宴、冬季养生宴等主题菜品,进一步扩大“陕菜之乡·汉阴美食”的影响力。以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为抓手,推行“互联网+”经济模式,建成县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力争全县线上产品销售额增长30%。积极培育商贸零售业,打造城北、城西、城东三大商圈,增强城市消费拉动力。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向农村拓展,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亿元,增长13%以上。

  (四)打造四大平台,强化发展支撑力

  推进融资平台建设。深化政府投融资改革,整合规范、做大做强县级投融资平台,增强融资能力。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大力推行PPP合作模式。稳妥推进“三权”抵押贷款工作,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活力。建立中小企业发展、旅游发展、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移民搬迁后续产业扶持等各类基金,完善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机制,抓好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撬动金融资本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推进科技平台建设。依托小黑马创客孵化团队,在全市率先建成县级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和小微企业孵化平台,打造全省领先、全市一流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平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科研院所创建联合实验室,力争建成1个省级研发中心。设立科技发展基金,探索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集中力量实施富硒食品、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关键技术攻关,以产品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

  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以智慧汉阴建设为引领,有效整合电子政务外网,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启动大数据中心建设,建成启用旅游微信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智慧汉阴手机台,实现农村广播电视入户全覆盖。加强和完善电子政务督查系统建设,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镇4G网络覆盖率达100 %;行政村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达90%;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80%以上。

  推进人才平台建设。研究制定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有重点地引进各层次专业人才和团队。积极对接中省市人才计划,统筹推进企业管理人才、名师名医名家、农业科技人才“育才工程”,注重汉阴“土专家”、技术能人的培养和利用,切实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统筹抓好农村劳动力、贫困人口、外出务工人员等各类人员技能培训,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以上。

  (五)实施五大民生工程,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启动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巩固提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成果,积极普及15年免费教育。加快村级完小和幼儿班标准化建设,实施城区周边“卫星学校”扩容提质,建成汉阴中学图书科技楼,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质量奖惩机制,全面提升教育工作水平。

  实施卫生健康工程。以健康县城建设为契机,加强县级公立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提升重点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形成15分钟医疗服务圈。持续深化医改工作,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编制人事备案管理,提升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活力。积极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将同济医院、中医院打造成为医养结合示范医院。扎实开展省级计划生育幸福家庭示范县建设,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不断提高人口计生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县文艺创作精品奖的激励作用,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讴歌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深入实施文化“五个一”工程,完成陕南抗日第一军纪念馆布展,加快建设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43个村、5个社区综合文体中心建设。加强文化社团的引导、扶持和管理,力争各镇都有文化社会团体。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继续推进文化下乡、全民阅读、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社会保障工程。继续推进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提标扩面,提高供养生活水平。县老年公寓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启动二、三期建设。7个区域敬老院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敬老院全部实现冬季供暖。以大病保险和农业保险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实现保险服务到村到户到人、贫困人口愿保尽保。建立完善留守儿童、老人关爱保护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社会救济、社会互助和志愿服务活动。

  实施平安建设工程。开展“七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养。着力推进“三线两化一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深入实施双拥共建,促进军地融合发展。坚持解决合理诉求和依法治访同步推进,化解积案减存量,源头管理控增量。深入推进平安汉阴建设,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启动建设应急减灾中心,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食品药品、校园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群众的所想所盼,就是政府的所思所为。2017年,我们将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努力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完成棚户区改造345户,实施陕南移民搬迁3588户,改善城乡群众居住条件;二是建成凤台小学,实施县幼儿园迁建扩容,加快县实验中学、第三、第四幼儿园、中坝小学迁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解决入学难、入园难问题;三是启动花扒新区河堤路、龙岗公园三期、凤台公园建设,安装主干道路口红绿灯3处,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四是开工建设县第二人民医院和县妇幼院孕产妇住院楼,增强医疗卫生供给能力;五是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2公里,低压线路29公里,实施一户一表改造1.8万户,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六是实施月河综合治理西大桥段和平梁集镇段试点工程,改善月河水生态;七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村级垃圾填埋场2处、生活污水处理站32处,为41个行政村配备保洁设施,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八是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以上,开展免费技能培训3000人次,推动创业、促进就业;九是建成城东体育场,启动老城体育场改造,为群众锻炼健身提供良好场所;十是改造“天眼工程”视频前端400个,整合城镇安防智能设施,建设城市智慧管理信息平台,增强群众公共安全感。各位代表、各位委员,我们一定以实际行动践行政府的庄严承诺,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将认真践行“两学一做”,内外并举提效能,以上率下树形象,始终如一抓落实,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创造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始终把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大兴调研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使政府各项决策更近民情、更顺民意、更贴民心。要求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接地气、察民情、连民心,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严格落实民生政策,优先保障民生资金,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心全意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道路建设、上学就医等热点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始终把法纪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始终把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为政之要,贵在落实。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大事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敢于直面矛盾问题,善于破解棘手问题,不推诿、不退缩、不气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强化标准意识和效率意识,制定“路线图”,划分“时间表”,强化跟踪问效,确保政府工作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全面落实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始终把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源动力。新常态下,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开展理论培训、法制培训、管理培训、科技培训,增强适应新要求、担负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善于思考学习,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和守旧观念,抓住机遇、奋勇争先,凡有利于群众、有利于发展的,都要大胆探索,努力在创新思路中实现新突破。创造性地用足用活各项政策,盘活用好各类资源,挖掘发展潜力,切实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用恪尽职守履行政府责任,用奋发有为回应各方期待,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谱写幸福汉阴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