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阴县文旅游广电局2017年部门决算说明
索引号 | /2018-0000 | 公开目录: | 预决算公开 |
公开责任部门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8年09月07日 |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8-09-07 17:22 |
陕西省汉阴县文旅游广电局2017年部门决算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中、省、市关于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旅游事业方面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措施办法;全县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全县文化、文物、旅游、广播影视领域的管理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负责对全县文化、文物、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及领域内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三) 负责全县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管理、监督、检查;对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及公用天线的安装资格进行审查、验收、年检;依法对地面卫星接收设施使用进行管理。(四)负责全县电视网络播出节目、自办节目和其它台向公众传播的视听节目安全优质播出的管理;负责办好汉阴县广播电视台,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宣传报道。(五)负责指导和管理文化、文学、艺术、广电、新闻出版有关协会、学会、社团、研究会等各类组织;负责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推动全县美术、书法、摄影等各门类艺术的发展;负责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活动建设指导;负责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经营活动的监管;归口管理全县重大文化艺术活动。(六) 执行《文物保护法》,申报省市级重点文物的保护,考古发掘、古建筑维修项目并组织实施方案;审核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内建筑物的设计方案;依法查处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配合有关部门查处盗窃、盗掘、走私文物案件。(七)归口管理全县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拟定全县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负责全县文化产业培育、成长及文化项目、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搞好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工程建设;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保护和发展工作;负责全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八) 负责全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实施全县文化市场“打黄”、“打非”行动;依法管理各类文化市场,查处其违法违规行为;负责审查办理各类文化经营许可证并实施年检;负责各类文化、文物、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场所的安全生产。(九)依法对全县旅游市场及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及教育培训,查处违反旅游法规、规章的行为;指导旅游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十)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2017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承担的市对县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考核指标要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截至12月底,我县文化产业增加值预估达到15%,超过3%;考核指标要求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户,实际培育发展并申报成功规上文化企业3户(汉阴县泰邦商贸有限公司、陕西凯发标识有限公司、汉阴县瑞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超过任务100%,位居全市第一;考核指标要求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实际增长率达150%以上,前三季度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保持在200 %以上,位居全市第一;公共文化服务年度目标完成率为100%;年度考核任务要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20%。总建设任务为44处,实际完成91处,建设达标率为27%,超额完成任务;年度考核指标要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为350㎡,实际面积达到912.46㎡;考核指标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抽查合格率90%,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750人次,立案21起,罚款4.45万元,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1家,责令停业整顿4家共85天,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4份,全年文化市场抽查净化率和网络文化市场环境净化率为95%以上。
2.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今年实际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实际完成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1.52亿元,新增申报培育3家“四上”企业,实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00万元,包装策划项目4个,全年实际共争取项目资金1358万元,超额完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指标任务:有线电视实际入户率为54%,全年实际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98%以上。
3.完成了文化惠民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①已完成第六次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我县图书馆现为三级馆。②全年共组织完成“百姓大舞台”“三级联动·健康阅读”“四季旅游季”、“中秋诗会”“文化扶贫”“春节文化周”“文化三下乡”“安康龙舟节”等系列文化活动240余场次。③非遗保护工作:2017年完成皮影戏剧目整理30余个,整理皮影戏保护资料2辑,完成了炕炕馍申报省级保护名录等工作。④完成8个镇30个村、3个社区、4个100户以上移民安置点的综合文体服务中心建设任务。2017年共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了10个镇42个村、5个社区、6个100户以上移民安置点综合文体服务中心,建成达标率位于全市第一。⑤
4.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明显。①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物扶贫工作。凤堰古梯田景区PPP项目进入国家重大项目基础库,启动了老君观游客服务中心、太平寨、景观大门建设,整合景区资源以委托管理方式进行统一运营,为景区带来固定客源,带动了景区农民增收,文物扶贫作为全省先进到省进行了经验交流。②启动国字号文保申报工作。结合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相继对凤江人民公社等4处代表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历史价值评估、历史沿革调查论证,编制并申报。同时,启动了凤堰古梯田博物馆国保申报工作。③公布第六批县保。申请由县政府对钟家院子、玉皇庙遗址、青崖寺遗址进行了第六批县保单位名录公布。④启动1-2个镇村(社区)民俗博物馆建设工作。启动了枞岭村史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争取到省文物局对社区博物馆建设资金30余万元;完成了沈氏家训展览馆陈列布展年度工作。做好了沈氏家训文化挖掘整理、陈列布展大纲撰写、布展方案编制、展品征集等工作。
5.文化市场管理亮点突出。全年做好了扫黄打非、文化、文物、旅游市场管理工作,启用了文化市场视频监管巡查平台,加强了文化市场巡查与监管,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750人次,立案13起,办结7起,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件次,文化市场及扫黄打非净化率达97%以上。3月9日代表陕西省迎接了文化部第29督查组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检查,3月29日承办了全市文化市场管理暨转型升级工作培训会议。
6.广播电视工作任务再续辉煌。①高质量完成了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片制作。按照县委、县政府规定,配合县考核办,高质量制作了一部反映汉阴经济社会发展变法的汇报电视专题片。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抓好广播电视宣传、节目创优工作,办好手机电视台。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深化新闻宣传报道,提高采编工作质量,今年共在央视发稿5篇、省台共发稿45条,市台共发稿482条,外宣发稿总量居全市第二,手机电视台点击率超70万人次。③全年广播电视无重大安全播出责任事故。2017年没有出现任何安全播出责任事故。。④高家岭电视转播台投入使用。2017年10月,高家岭电视转播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⑤完成电影放映任务。2017年共完成电影放映任务1692场,全面完成了电影放映任务。
7.保质保量完成其他考核指标。①完成2017年深化改革工作任务。按照要求全面完成了2017年度总分馆制建设、文化单位法人治理改革、文化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文化大本营等深化改革工作任务。②完成统战工作任务。2017年按照要求开展了文化系统统一战线工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③完成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已按照安委会要求,完成年度工作任务。④完成省级创业城市创建年度任务。按照创建任务,我局主要负责宣传,全年共完成创业城市创建宣传发稿40余篇(条)。3、文化产业发展势态良好,文旅融合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是三沈产业园项目已完成整体策划,正在做子项目分类策划,同时三沈产业园(沈尹默艺术研究院)一期工程的建设已完成招标,正在启动建设;二是双河口文化旅游名镇旅游开发项目已与陕西滟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约,并完成立项,即将进行建设;三是汉阴美食文化街区建设项目,目前已投资5000万元,街区主体建设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招商。
4、旅游工作全面提档升级。2017年年,全县旅游业接待游客 197.61万人次,同比增长16.01%,旅游综合收入11.48亿元,同比增长 36.245%。
5、新闻广电工作位于全市前茅。外宣发稿总量居全市第二。积极尝试运用新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汉阴新闻微信平台用户安装超过2万,手机平台点击率超过65万次。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零事故。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我局除文广局部门本级(机关)外,纳入本部门 2017年部门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共有5个包括: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电视台 |
2 |
电影公司 |
3 |
艺术中心 |
4 |
文物管理所/三沈纪念馆 |
5 |
文化市场执法队 |
以及纳入本部门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新成立单位1个: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 2017 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 69人,其中行政编制 8 人、事业编制61人(含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人员);实有从业人员68人,其中在编51人,临聘人员17人(含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人员)。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59人,已移交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7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收支:文广局系统2017年决算收入3344.24万元,比上年增加1572.74万,决算支出2346.4万元,比上年增加4571.47万元,收支增加概因本年决算纳入新成立单位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资金收支所致。
2、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本年度收入3062.1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642.45万元,其他收入1419.69万元。
3、本年支出构成情况。全年支出2346.4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23.65万元,项目支出1122.76万元。
(二)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收支情况如下:文广局系统2017年决算财政拨款收入1642.45万元,比上年增加310.84万元,决算财政拨款支出1435.23万,比上增加375.67万元。概因本年决算纳入新成立单位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资金收支所致。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435.23万元,其中行政运行、管理事务、机关服务支出383.16万元,其他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支出491.74万元,文化事业支出110万元,文物保护及文博馆所支出250.23万元,其他文体传媒项目支出200.09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 1223.65万元。人员经费支出685.29万元,公用经费支出538.34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拨款收支。
(三)2017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21.34万元,比上年减少4.83万元。无因公出国(境)费用。无公务用车购置。年末实有车辆4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3.21万元,比上年减少9.9万元。国内公务接待费支出8.13万元,接待25批次、520 人。
2、培训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培训费支出0.2万元,比上年减少0.03万元。
3、会议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会议费支出2.7万元,比上年增加2.03万元,增加原因是今年承办全市文化市场管理暨转型升级工作培训会议。
六、2017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7年本部门对专项业务经费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提高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 87万元。
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行政运行经费支出538.35万元,较去年增加367.76万元,增涨原因主要是因为今年本部门决算纳入了新成立机关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的支出。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年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共365.35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类支出16.64万元、政府采购服务类支出160.32万元、政府采购工程类支出188.39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7年末,本部门所属单位共有车辆4辆;单价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购置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购置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