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有关责任的通知

索引号 xzfgzbmzfb/2019-2742 公开目录: 县政府文件,应急措施
公开责任部门 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汉政发〔2019〕8号 成文日期: 2019年10月30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9-10-30 22:20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防灾减灾救援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有关责任的通知》(安政发〔2019〕10号)精神,健全和完善应急救援有关指挥体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构建符合汉阴县貌的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体制

  各镇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按照“防救分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适应改革新要求、发展新形势、工作新需要,探索建立“对上衔接流畅、对内防救有效、左右联动有序”的新机制新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抵御和防范各类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新格局,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

  二、进一步明确和夯实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责任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统一指挥、分口把关,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责任。

  (一)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按照“行政首长负总责”和“一岗双责”要求,全面落实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主体责任。县、镇政府成立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和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防汛抗旱、地质(地震)灾害4个专项指挥部(见附件1)。按照“总指挥部综合协调,专项指挥部具体负责”的方式,由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全面做好各项领域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二)落实部门防治责任。按照“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防灾救灾理念,全面落实自然灾害防范和治理责任。县气象局是本辖区气象灾害应急防治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组织编制气象灾害防治规划、防护标准和应急预案并指导实施,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监测预警、督促检查等工作,负责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及气象灾害防治、评估等工作。县林业局是本辖区森林(草原)火灾防治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组织编制森林(草原)火灾防治规划、防火标准和应急预案并指导实施,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负责森林(草原)火情监测预警、火灾防治工作,组织指导国有林场林区和草原开展防火宣传教育、监测预警、督促检查等工作。县水利局是本辖区水旱灾害防治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组织编制洪水水旱灾害防治规划、防护标准和应急预案并指导实施,负责水情旱情监测预警、水旱灾害防治工作,组织编制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利工程的防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方案,按程序报批并组织实施。县自然资源局是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防护标准和应急预案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指导开展群策群防、专业检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负责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县住建局是本辖区地震灾害防治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地震灾害防治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编制和实施防震减灾规划、应急预案及地震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制定全县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建设工程及重要设施的抗震设防工作,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及地震灾害防治工作。

  (三)落实应急救援责任。县镇两级政府要发挥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的主体责任,负责做好一般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等级划分见附件2)应急救援工作,配合做好较大及其以上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县应急管理局要在县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和各项专项指挥部的领导下,承担应急救援指挥职责,组织协调一般及其以上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协助县委、县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做好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灾情核查、损失评估等救灾工作。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气象局要指导各镇做好各自领域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配合县应急管理局做好一般及其以上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并承担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抢险技术支撑工作。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一)建立部门工作协同机制。坚持“应急牵头对上、相关部门分口负责、协同配合运转”的原则,打好总体战和协同战。一是对中省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地质灾害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各类会议,各有关指挥部办公室要积极筹办和认真贯彻落实。二是对中省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地质灾害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下发的各类文件,各有关指挥部办公室要迅速做出安排部署。三是对市应急管理部门下发的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和地震自然灾害防灾救灾文件,县应急管理局接到文件后1个工作日内分转各有关部门立即安排落实;接到会议和活动等通知后1个小时内分转各相关专项指挥部办公室。需要以县应急管理局名义上报的各类文件等材料,由各有关部门拟定审核后,以县应急管理局的名义上报。四是对中省市来汉开展的各类相关调研、检查等工作,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同中省市调研、检查组的衔接对接,由各有关部门按照衔接对接要求抓好落实。五要对需要组织多个部门联合开展多灾种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工作检查的,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拟定检查方案,按程序报审以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方式印发执行。六是县上四个专项指挥部办公室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对接工作,争取支持和理解,直接接受业务指导,逐步过渡到直接接收指令和文件、信息。

  (二)建立信息统一报送机制。各镇政府是本辖区自然灾害信息报送的主体,要按照“政府审定,一事双报”的原则,统一规范信息报送。一是报送格式,要参照《自然灾害情况报告》(见附件3)报送,报送信息要详实准确。二是报送时间,要按照自然灾害发生后半小时电话报告、2小时内书面首报、次日10时前续报、事故救援处置结束后终报的方式进行上报。三是报送程序,要实行逐级上报。对一般自然灾害信息,由镇政府报送县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县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按程序送县政府审定后,报送市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并抄送县应急管理局。对较大及其以上自然灾害信息,由镇政府直接报送县应急管理局,同时抄送县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县应急管理局负责将有关信息送县政府审定后,以县政府名义向市政府报送,同时抄送市、县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和市应急管理局。对社会群众电话报告的自然灾害,接听单位要做好有关情况登记,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迅速组织辖镇政府进行核实,及时反馈核查情况,并按照自然灾害信息报告要求分级报送。

  (三)建立分级救援处置机制。对一般自然灾害,由镇政府负责先期处置,县政府负责响应救援,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地质(地震)灾害防治指挥部有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对较大及其以上自然灾害,由属地镇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在规定时限内报县应急管理局,由县应急管理局向县政府报告并及时组织先期处置。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地质(地震)灾害防治指挥部和县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应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根据灾情需要,县应急管理局要统筹协调县消防大队、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或衔接驻汉解放军、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并由县政府向市政府报告请求支援。对预判一般自然灾害可能衍变为较大及以上自然灾害的,县镇政府在做好灾害先期处置工作的同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四、进一步加强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保障工作

  县应急管理部门要会同县发改局、民政局、经贸局,认真组织编制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确定年度购置计划,根据需要下达动用指令。县发改局、民政局、经贸局,要做好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根据应急管理部门的动用指令按程序组织调度,确保防灾救灾物资保障有力。各镇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做好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工作,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积极开展防灾救灾宣传“七进”活动,大力普及预防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切实提高公众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的意识和能力。

  各相关部门,指挥部办公室必须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拾遗补缺,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邻为壑等行为,将提交纪委监委查处。



附件1


汉阴县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


      总     指     挥: 刘飞霞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责任副总指挥: 罗国才   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  总  指  挥: 李宗山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向诗兵   县政府副县长

                           赵   云   县人武部部长

                           胡世斌   县政府办主任

      成员由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人武部、县公安局、县发改局、县教体科技局、县经贸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消防大队)、县医保局、县林业局、县公路段、武警汉阴中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气象局、电力局、县邮政局、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电信公司、县广电公司、铁塔汉阴分公司、汉阴火车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总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连远丹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县水利局局长王良斌、县林业局局长李超、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陈前志、县住建局局长李鹏、县气象局局长陈庆庆担任。

      总指挥部下设4个专项指挥部,负责各自领域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会商、研判、决策等指挥工作。

      一、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指     挥    长:李宗山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副  指  挥  长:丁   涛   县政府办副主任

      责任副指挥长:陈庆庆   县气象局局长

                            连远丹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联     络    员:王   娜   县气象局副局长

      成员由县人武部、发改局、教体教科局、经贸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文旅广电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局、应急管理局(消防大队)、公路段、武警汉阴中队、消防大队、电力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塔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气象局,办公室主任由陈庆庆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县气象局副局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担任。

      二、防汛抗旱指挥部

      指     挥    长:李宗山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副  指  挥  长:丁   涛   县政府办副主任 

      责任副指挥长:王良斌   县水利局局长

                             连远丹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联     络     员:李权兵   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站副站长

      成员由县人武部、发改局、教体科技局、 经贸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文旅广电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局、应急管理局(消防大队)、公路段、武警汉阴中队、电力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塔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由王良斌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水利局副局长,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站站长,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担任。

      三、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

      指     挥    长:李宗山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副   指 挥  长:丁   涛   县政府办副主任

      责任副指挥长:李   超   县林业局局长

                             连远丹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联     络     员:孙国平   县森林公安分局局长

      成员由县人武部、公安局、林业局、交通局、民政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教体科技局、卫健局、文旅广电局、应急管理局(消防大队)、武警汉阴中队、公路段、气象局、电力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由李超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林业局副局长、县森林公安分局局长及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担任。

      四、地质(地震)灾害防治指挥部

      指     挥    长:向诗兵   县政府副县长

      副  指  挥  长:胡志强   县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

      责任副指挥长:陈前志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李   鹏   县住建局局长

                             连远丹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联     络     员:胡英英   县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站站长

                             陈世模   县地震监测站站长

      成员由县人武部、发改局、教体科技局、经贸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消防大队)、文旅广电局、卫健局、市场监管局、公路段、武警汉阴中队、气象局、电力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塔汉阴分公司、火车站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陈前志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担任。



附件2


森林防火、草原火灾、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及防震减灾等级划分


  一、森林防火等级划分

  1.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2.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以上50人以下的。

  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4.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森林防火条例》

  二、草原火灾等级划分

  (一)特别重大(Ⅰ级)草原火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受害草原面积8000公顷以上的;

  2.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造成死亡和重伤合计20人以上的;

  3.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

  (二)、重大(Ⅱ级)草原火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受害草原面积5000公顷以上8000公顷以下的;

  2.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10人以下的,或造成死亡或重伤合计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

  3.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三)较大(Ⅲ)草原火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受害草原面积1000公顷以上5000公顷以下的;

  2.造成死亡3人以下,或造成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的;

  3.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

——《草原火灾级别划分规定》

  三、防汛抗旱等级划分

  (一)洪水等级

  1.一般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5~10年一遇的洪水。

  2.较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峰的重现期10~20年一遇的洪水。

  3.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20~50年一遇的洪水。

  4.特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大于50年一遇的洪水。

  (二)干旱等级

  1.轻度干旱: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30%以下;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在20%以下。

  2.中度干旱: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达31%—50%: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比例达21%—40%。

  3.严重干旱: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达51%—80%;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达41%—60%。

  4.特大干旱: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80%以上;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高于60%。

  (三)城市干旱等级

  1.城市轻度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需求量的5%-10%,出现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在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2.城市中度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10%——20%,出现明显的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较大影响。

  3.城市重度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20%--30%,出现明显的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

  4.城市极度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30%,出现极为严重的缺水局面或发电供水危机,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受到极大影响。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四、地质灾害等级划分

  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五、地震灾害等级五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0及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备注:以上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附件3


自然灾害情况报告(样本)


  报送单位:                                      签发:

  报送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关于XXX镇“1.7”较大森林火灾情况的报告

(括号中注明:首报、续报或终报字样)

  一、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XXXXX。(包括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对公共安全和社会影响等简要情况)

  二、救援处置及应急响应情况

  XXXXX。(包括报送单位对自然灾害事件的先期处置准备、应急响应情况以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三、下步处置措施及建议

  XXXXX。(包括此次自然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处置过程中的后续措施,下一步的工作建议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联系人:                联系电话:                   )

  主送:县政府办。

  抄送:县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县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