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公布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第一批工作成果
为持续接受监督,不断改进作风,11月15日,县纪委监委发出《通报》,公布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第一批工作成果。
《通报》指出,按照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有关要求,县纪委监委机关会同县政府办、县教体局、县卫健局、县扶贫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县水利局、县统计局等部门,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5个方面17类35个具体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针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集中发力,形成联动效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体是:
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方面
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对全县有义务教育适龄人口的6148户中8558名建档立卡学生就读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适龄儿童应上尽上。2019年秋季资助贫困学生5704人次,发放助学金39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5564人次,发放各类助学金、生活补助费385万元。
全县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各项医保政策,贫困人口全部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合规费用报销80%以上。3所县级公立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辖区5所1万人以下的卫生院均有1名以上执业(助理)医师,9所万人以上的卫生院均有2名以上执业(助理)医师,科室设置符合要求,配齐相应设备,137所村卫生室均有一名有资质的村医,阵地、人员全部达标。
全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58户,其中贫困户危房改造326户,非贫困户危房改造732户,拨付资金1965万元,其中拨付贫困户422万元,截至目前已全部竣工入住。
整合卫健、教育、民政等部门信息数据,对已脱贫户和边缘户实行精确动态监测,发现返贫风险及时预警并帮扶到位。
整治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三资管理、土地征收、惠农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方面
建设中小学幼儿园明厨亮灶视频监控中心,全天候对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进行可视化监督。全县中小学“明厨亮灶”率达到100%,幼托机构50%。检查学校、供餐单位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113户次,约谈相关负责人12户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26份,没收违法经营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30公斤,清理无证或证照过期小餐饮6家。
聘请法律顾问对医务人员开展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培训3次;引导医患双方通过县医调委处理纠纷1起。将儿童恶性肿瘤纳入大病专项救治,确诊儿童先心病3例,全部予以救治。
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810户次,现场下达责令整改书25份,收缴问题辣条1000余公斤,下架封存小食品50公斤,没收过期食品30公斤,办理食品案件12起。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70家次,阻止驱散10起非法“会销”活动。检查蔬菜农药残留、禽蛋兽药残留、水产品兽药残留生产经营主体90家次,检查生猪肉生产经营主体304家次,检查生猪屠宰生产经营主体1家,检查农药、兽药生产经营主体31家次,抽检食用农产品448批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20份,清理无“两证两章”猪肉摊贩9家。检查医疗机构3家,责令停止不合理收费项目5个,整改项目2个。检查药品经营企业60家,收回6家零售药店GSP认证,取消2家,责令整改8家,办理药品、化装品、医疗器械案件24件。
全县96个行政村(社区)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于9月前以“一卡通”方式兑付到位。
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方面
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排查重点整治对象383人,发现漏保1户1人,修正农村低保数据100余条,下发问题督办函涉及39人,追缴违规领取低保金6.67万元。
开展房产中介机构乱象专项整治,明确6类整治重点,对全县8家房产中介机构进行全面排查,针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持续跟进落实。
拨付各镇道路养护经费120万元,投入150万元组织每季度道路养护集中整治。为减轻财政负担,同时保证水毁公路得到及时抢修,为农村公路购买了灾毁保险。
整治环境保护、营商环境领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方面
办结中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整改问题8件,受理群众投诉1起,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件。责令两家企业限期落实整改,罚款25万元。
对河湖“四乱”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整改问题3类8个,落实专人进行专项整改。
整治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中“吃拿卡要”、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制定印发了《关于干部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将作风纪律、慵懒散慢虚、“四风”隐形变异等问题作为重点整治内容。修定完善了《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定期评选“服务之星”和“红旗窗口”,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性教育引导机制。
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清理编制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编制公布办事指南230余项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
整治统计造假问题方面
开展“五上企业培育统计基础提升行动”6个方面17条专项整治,对21个廉政风险点进行再梳理,制定梳理权责清单,对全县“五上企业”、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排查调研,对停产、不达标的30家企业严格进行名录库清理退出。
查处专项整治工作中违纪违法问题
持续紧盯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9-10月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专项整治五大领域17个方面有关问题4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