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2020年上半年市场主体登记及发展情况分析

索引号: xzfgzbmtjj-GK-2022-0099 发布日期: 2020-07-01 17:21
来源: 汉阴县政务服务中心
内容概述:
分享:

  今年上半年,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提高投资创业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经济活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存量持续增长,新设动力稳中有进,经济总体运行体现出稳中向好的趋势。

  一、全县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情况

  (一)上半年市场主体新增情况

  2020年上半年全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46户,同比增长0.57%,新增注册资本(金)159311.8万元,同比减少15.99 %。其中:企业422户,同比增长41.61%;个体工商户819户,同比增长6.23%;农民专业合作社4户,同比减少97.63%。

1.png

  (二)上半年市场主体实有情况

  截至6月22日,我县实有市场主体18626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6.08%。其中:内资企业总量达到366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8.78%;个体工商户总量达到14399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4.04%;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到567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71%。

  二、市场主体发展特点

  (一)市场主体新增速度稳中放缓

  上半年,我县新增登记的各类型市场主体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平衡。内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增速保持稳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登记量同比下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场发展态势由最初的井喷式逐渐趋于理性;二是施行实名认证登记模式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冒用他人身份登记企业的现象;三是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投资意愿不强,全县范围内无新增集中商业网点。

  (二)新增企业以微小型企业居多

  新增企业户均注册资本金为350.8万元。注册资本金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户,仅占新增企业总数的0.4%;注册资本金在5000万元以下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2户,占新增企业总数的7.5%;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388户,占新增企业总数的92%。

  (三)传统行业仍占优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上半年新增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企业分别占新增企业总量的7.6%、28.5%和63.9%。第三产业仍为投资热点,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全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3.1.png

  从行业分布来看,从事传统服务业的企业占第三产业企业总数比重较大,比如人力资源类企业占比达30.8%,建筑类企业占比达27.3%,农业类企业占比达7.6%,批发零售类企业占比达11.8%,餐饮住宿类企业占比达4.3%,商业服务类企业占比达4%,培训类企业占比达1.42%,运输类企业占比达1.2%,其他类企业占比达11.58%。

3.2.png

  (四)注销效率提高,新陈代谢加快

  上半年,共注销企业70户,同比下降25.5%;注销个体工商户875户,同比增长 51.64%;注销农民专业合作社7户,同比增长22.22%。

  一方面,积极推广简易注销登记,企业注销登记实现全程网上办,取消清算组备案程序和报纸公告,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免费公告,市场主体注销成本进一步降低,激发了休眠市场主体主动注销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税务、市场监管加强了对僵尸户的清理力度,致使今年注销的市场主体增多。

  三、市场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主体增长放缓

  一方面受疫情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民众投资乏力;另一方面税收政策影响企业类市场主体增量。个体工商户享受免征政策,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后要申报纳税,部分转型企业只有选择注销登记,税收政策影响“个转企”积极性。

  (二)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当前,优化发展环境与经营者的愿望还有差距,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银行开户、水、电、气等与企业开办相关服务事项尚未实现应进必进;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和微信办照的宣传和普及度还不够。

  (三)便民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尚在建设完善中,部分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和站点人员尚未落实到位,办公设施设备不全,不能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办照需求。

  四、加快市场主体发展对策建议

  (一)突出“便捷高效”,在“宽进”上下功夫。持续做好“放管服”改革,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实施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构建公开透明的行政审批机制,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精简涉企证照,优化办事流程,为市场主体发展松绑减负,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

  下一步将银行、水、电、气等于企业开办密切相关事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窗口统一对外办理,探索实现企业开办全生命周期“一条龙”式服务,最大限度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全面完成2020年市场主体2万户的目标任务。

  (二)突出“制度保障”,在“扶持”上求实效。聚焦企业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有针对性地建立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的制度机制。

  充实“政务服务+招商引资”专班,与县招商服务中心、工业园区办、农业园区办、苏陕协作组织及相关部门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开辟政务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化、保姆式”服务,用服务的“精度”和“温度”换来企业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三)突出“便民利企”,在“服务”上做文章。紧扣便民利企业导向,试点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力促办理时限、办理环节、办理材料进一步压缩,为企业快速投入生产提供便利。针对服务对象多元化的需求,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有针对性的开辟“首席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证照邮递送达服务等特色服务,促使政务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

  (四)突出“部门联动”,在“严管”上出实招。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构建各部门联动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联合税务、市场监管及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市场主体证照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市场主体培育活动,确保各类市场主体证照应办尽办,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五)突出“标准创建”,在“品牌”上创亮点。以“政务服务标准化、营商环境更优化”为目标,抢抓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创建机遇,在审批事项、人员管理、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上多点开花,以标准化促规范化,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更加规范、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将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