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法治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县司法局立足实际,把脱贫攻坚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紧密结合,以法治宣传、基层调解、法律服务、“两类”人员管控为切入点,通过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法律营养快餐”,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普法宣传线上线下同行,吹响脱贫攻坚法治集结号。开展线上互动宣传,加强引导。利用汉阴司法微信公众号、法治汉阴微博、电子显示屏、智慧普法媒体机等开展扶贫政策及法律援助知识解读,营造了浓厚的线上宣传氛围,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倡导广大群众注意甄别网络信息真假,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坚持舆论引导,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在网络媒体平台发布和转载,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同时开展线下专业团队面对面宣传。县司法局组织调解员、律师、普法骨干深入县城广场、各集镇、村社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通过现场解答、以案释法等方式就群众特别关注的土地承包、婚姻法、扶贫政策等有关问题进行解答咨询。定期组织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精准扶贫村坐诊,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依靠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村(居)法律顾问和调解员,主动为低保人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农村特困户等帮扶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免于经济审查,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同时法律援助中心深入到法律援助对象家中调查走访,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贫困对象现场办理了救助手续,重点解决了因案致贫问题,最大限度发挥了司法救助功能,维护了社会公平,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司法行政力量。今年以来,县司法局共向农户发放新编印的《农民工维权手册》《汉阴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手册》《百姓法治宝典》《法律进乡村读本》《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指南》及疫情防控宣传彩页、普法宣传购物袋相关宣传资料22000余份,在主要交通干道和农户居住集中区悬挂“精准扶贫”政策法规宣传标语230余条,组织普法宣讲团到精准扶贫村、巩固提升村和司法局联系,开展专题法治讲座18场次,为贫困户提供法律援助80起,发放司法救助资金20000元,为精准扶贫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及时化解矛盾,营造脱贫攻坚和谐氛围。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百日攻坚行动、贫困村矛盾纠纷化解行动,汉阴组织力量聚焦扶贫资金、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物业、供水供电、工程质量等领域,全面排查矛盾纠纷,做到全覆盖,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做到“早排查,早化解”,切实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为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强《人民调解法》学习宣传,加快推进易地搬迁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运用好落实好“人民调解一案一补”工作机制。目前已在涧池紫云南郡小区等4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立了规范化人民调解组织,县司法局为调委会配备了调解桌椅、档案柜等设备,人民调解标识、制度、场所、人员、工作等得到落实。充分运用了成熟的“321基层治理模式、“三调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及“一案一补”奖励政策,县财政全年按60万标准予以保障,不足部分由各镇财政补充。县司法局、财政局及时对各镇村申报的人民调解案件卷宗进行了审核评查,2019年度10个镇基层人民调解纠纷1980件,拨付补贴资金19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发挥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组织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群众家中,深入宣传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相关文件精神及政策措施,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把惠农政策宣讲到基层一线,把有关部门、帮扶单位落实的措施及时反馈给精准扶贫村、贫困户,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类人民调解员走访发放扶贫政策宣传资料18000余份,全县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2900余件,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为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特殊人群管控到位,创建脱贫攻坚平安环境。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对象报告、会见、外出、居住地变更等规定;认真落实社区矫正小组制度,为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制定了“五位一体”的帮教小组,并签订帮教协议,落实帮教责任和检查核查措施;严格落实每月“8小时集中学习、8小时公益劳动”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对象不脱管失控。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人员脱贫解困走访行动,走访中,工作人员通过到社区矫正对象务工场所及家中与矫正对象面对面谈话,深入细致地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目前的工作生活情况、思想状况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进行深入摸底调查,将精准扶贫村“两类”人员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定期开展走访和心理辅导,要求社区矫正对象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时刻保持通讯畅通,有任何特殊情况及时向司法所汇报。并积极开展职业培训,让“两类”人员掌握致富的“一技之长”,防止“因贫犯罪”现象发生,让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