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片”管好用活扶贫“大资产”

索引号: 发布日期: 2020-08-06 17:28
来源: 县财政局
内容概述:
分享:

自2016年以来,汉阴累计投入各类精准扶贫资金37.48亿元,形成扶贫资产22.21亿元。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为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防止扶贫资产闲置浪费流失,持续发挥资产最大效益,近年来,汉阴探索建立“一卡摸查、三级明权、三次分配”的“133”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脱贫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年来接提供牢靠的物质基础。


“小卡片”摸清“大家底”

资产范围广、资金渠道多、时间跨度长是扶贫资产确权的难点。为彻底盘清扶贫资产家底,确保账物公开透明、精准无误,汉阴探索推行了“项目一卡清”模式清产核资。

县财政部门建立统一规范的资产卡片、资产管理台账和到户登记台账,并将全县10个镇划分3个片区分头培训、督导,明确依据项目的资金构成和组织实施单位,科学界定扶贫资产的所有权后,各镇及行业主管部门按照项目建设内容、使用资金性质、扶贫资产类别以及扶贫资产管护移交等20多项要素对2016年以来使用各类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项目及资产进行全面核查,逐一登记资产卡片信息,全县共形成扶贫资产卡片2800份。

摸底数据真实准确是扶贫资产管理的基础,汉阴按照上下联动、横纵关联对各镇和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摸底形成的扶贫资产清单进行全口径比对,比对一致后再分级锁定建立扶贫资产台帐,实现了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和扶贫资产“三统一”。


三级明权夯实“责任田”

为有效解决部分扶贫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想管管不住、可管可不管的问题,汉阴按照县、镇、村三级逐项目签字背书方式落实管护责任。

    经营性扶贫资产采取自主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由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签订协议,建立管护制度,明确日常管护责任;公益性扶贫资产,由所有权人落实管护责任,县财政每年安排扶贫资产专项管护费用,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管护,确保定期保养、正常运行。到户类资产由贫困户自主管理、村级进行监督。

以交通扶贫为例,近年来,为加快完善农村路网结构,切实让通村到户的扶贫路成为群众的致富路,汉阴以‘四好’农村路为基点,通过扶贫资产移交到建设点所在行政村,强化了受益行政村和全体受益群众对资产的管护责任,使所有扶贫资产的保值率实现最大化。

为夯实扶贫资产管理责任,县直部门、镇、村逐一签订扶贫资产移交清单和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实现所有资产管护全覆盖。全县县级部门单位直管扶贫资产签订责任书198份,涉及资产3.59亿元;向镇级签订资产移交清单109份,移交扶贫资产项目761项,涉及资产12.11亿元;镇级向村级签订资产移交清单626份,涉及资产18.60亿元。

    扶贫资产确需处置的,产权主体应进行资产评估并向上一级履行报批报备手续后方可实施,资产清查、处置和评估结果须在县政府网站、镇(村)公开栏等予以公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处置程序符合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防止扶贫资产流失。


全民共享产业“新成果”

“情为民所系、钱为民所用、利为民所享。”扶贫资产收益分配上,汉阴重点围绕经营类扶贫资产产生的收益在经营主体与村集体、村集体与贫困户、贫困户与贫困户之间进行“三次分配”,既体现了精准性和差异化扶持,又保证了公平公正原则。

按照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的原则,脱贫攻坚期内,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贫分配相结合,体现了劳动致富、多劳多得、“不养懒汉”的要求,按一定比例提取公益公积金后,重点用于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问题,杜绝了简单发钱发物和“一分了之”的现象。

“把钱管好用好,以钱养钱、带贫致富。”是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初衷和原则。以蒲溪镇盘龙村为例,该村围绕“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三生盘龙十里桃花”旅游扶贫为目标,5年来共争取扶贫项目20个1800.6万元。通过“一项目一卡片”形式,将扶贫项目和资金细化管理,确保了扶贫资金一对一落实到项目上,实现了惠民项目投资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了190户477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稳步致富。

小卡片、大作用。脱贫攻坚以来,汉阴通过“项目一卡清”模式,实现了扶贫资产有人管、扶贫项目有人管的目标,带动全县21705户64635名贫困人口快步奔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为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