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四项举措”抓实人才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城关镇充分发挥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在精准扶贫上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提高人才服务基层发展的能力,为全镇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是选好人才配强力量。建立“323”帮扶机制,即:镇级主要领导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副职每人帮扶2户贫困户,普通干部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全镇共从机关事业站所选派125名党员干部,联合“第一书记”、村“两委”成员,成立“四支队伍”,组建21个驻村工作队,与贫困户“结对子”,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共同发展产业。在“四支队伍”的带动下,全镇组建产业合作社13个,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走上产业致富新路子。
二是聚集“三个领域”,加强贫困村本土人才培养。对于目前已小有成功的本土人才,利用对口帮扶、推荐培训等条件,让其参加各类培训班,提高其自身素质,做到既扶智又扶志。截至目前,已有103名贫困村本土人才通人才培训班,开阔了思路,回村后带动更多贫困户通过科学发展产业脱贫;对于那些有发展意愿、有产业支撑但缺少技术的本土人才,利用科技特派员跟班、“扶贫专家下基层”、新型农民培训等载体,打造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乡村人才;对于贫困村在外的创业成功人才,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同时,加大对本土人才的政策扶持和评先评优力度,支持现代农业企业,创建一批市级乡村产业创新团队,引导团队技术人员下沉基层一线,建设产业基地,助力脱贫攻坚。
三是用好人才精准发力。镇农林技术服务单位选派12名农业科技人才,成立“产业发展服务团”,定期深入产业合作社、科技示范基地、农业园区,指导贫困户发展红皮花生,青脆李、畜牧、花椒、猕猴桃、茶业等产业,积极协助解决产业中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等难题。在各类优秀人才的扶持和带动下,全镇共培育现代龙头农业企业2户,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发展专业合作社13个,家庭农场105个,为全镇脱贫攻坚拓宽了新路子。
四是激励人才焕发活力。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选用人才”,立标杆、树典型,鼓励人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比拼争先、创先创优。今年,在对站所长空缺职位调整中,充分听取扶贫指挥部的意见建议,将9名脱贫攻坚工作一线成效明显的年轻干部提拔到站所长岗位,树立了先进典型,激发了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