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政务服务标准化促进营商环境更优化
近年来,汉阴扎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以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为抓手,为企业群众提供多样化、便捷化、人性化服务,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站式”优质服务,群众好评不断
日前,临近下班时,抱着孩子的李女士风尘仆仆赶到县政务服务中心,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注销。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忙着翻证件、填表格,显得手忙脚乱。
“你安心办证,我来帮你带孩子。”见此情景,正在前台打印资料的志愿者小巧艳放下手头工作,走上前来接过孩子,当起了“临时妈妈”。
“你别着急,等你办好了,我们再下班。”窗口工作人员杨敏的话,让李女士踏实了不少。
“太谢谢你们了,我还怕今天赶不及了。”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李女士短短几分钟就办好了事情。
“办事方便、服务高效、态度热情、环境舒适”这是许多来汉阴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群众的感受。实行“一窗式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服务模式,坚持以“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的运作方式,让群众少跑路、少费心、办成事,让便民服务落到实处。对群众反映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效快捷“抓紧办”;对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深入实际“上门办”;对政策性涉及面广的问题,公开公正“透明办”;对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创造条件“协调办”。做到换位思考,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自政务服务标准化创建以来,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了“取一个号,递交一套资料、在一个窗口就办完全部流程”。再加上政务服务中心宽敞舒适的环境,空调、激光电视、饮水机、休闲区、免费wifi、自助充电设备、便民服务室等设施的配备,让群众在享受方便、快捷、标准化办事体验的同时更加舒适、省心。
“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从进门咨询到办好营业执照,前后用时不到20分钟。这是日前涧池镇栋梁村个体经营者陈学梁在涧池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办事体验。
“我长期在镇上做生意。在以往,开店要到县里去办理营业执照,来回跑手续费时费力。现在有了镇便民服务中心,简直太方便了!”体验到“家门口”十几分钟办完营业执照的便捷,陈学梁对涧池镇便民服务中心十分赞许。
“原来大事小事都要跑到县上去,现在大事小事都找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家门口就能办、就能解决。”正在涧池镇紫云南郡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老年证的张世刚一脸高兴地说。
据悉,政务服务标准化创建以来,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抢抓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契机,致力于打造以县政务服务中心、全县10个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全县144个行政村便民服务代办点为一体的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结合汉阴县易地扶贫搬迁“138”工作模式,在500户以上的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组建便民服务室,完善新社区政务服务功能。选取了基础条件好,经济发达的国家重点镇,县城副中心涧池镇,涧池紫云南郡社区作为试点。按照“精简、便民、高效”的原则,合理配置镇村“综合窗口”服务事项,将涉及群众和企业常办的民生保障、工商注册、食品经营、小餐饮经营等32个事项,作为首批进驻“综合窗口”的服务事项,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就近办”的需求。
除了构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外,县行政审批局还设身处地为从业者和群众减轻办事负担,积极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帮代办服务、邮寄服务等特色服务,构建“零跑路”主动服务体系,使商户们方便快捷地把所需证件办齐、办好、办到位,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政务服务,小窗口展现大作为
在县行政审批局,各个服务窗口都放置着标准化的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申请材料、申请条件、办理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写得一清二楚,着装统一规范的工作人员对办事群众主动问候,耐心办理业务,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倍感亲切。
自政务服务标准化创建以来,县行政审批局以标准化、信息化为抓手,持续推动实体大厅和网上办事融合发展,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了“取一个号,递交一套资料、在一个窗口就办完全部流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规范、优化窗口办事流程,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县行政审批局以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创建为抓手,在审批事项、人员管理、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上多点开花,利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实施无差别化审批,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近办事,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小小窗口的服务升级,顺应了群众的期望,赢得了百姓的称赞,不仅让群众实实在在的享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也传递了政务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的“正能量”,让一股股为民服务的暖流源源不断地流入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