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民互动>人大代表建议

人大代表建议

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关于办理汉阴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0号建议的函

名称 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关于办理汉阴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0号建议的函
办理部门 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刘康明 签发日期 2021-07-27 发布日期 2021-07-27 类别 A
正文
  陈忠秋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规范书写汉字教育的建议》。
回复
  自2012年以来,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县教体科技局结合我县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成立了汉阴县书法教育研究会,负责全县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工作。近年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不断促进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建设,行政推动保驾护航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书法教育,县局从管理、教学、评价、考核和督导等方面出台相关文件,确保将学校书法教育逐步推进到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一是规范课程体系,采取行政推进。2012年统一配发书法教材《沈尹默楷书.习字帖》供学校师生免费研习使用;2019年由我县刘康奇老师主编的小学三至六年级毛笔书法《临写字帖》,由陕西省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分期出版发行,供学生学习使用。同时将书法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落实每周一节的书法课程。另外部分学校开设书法校本课程,从时间和内容上对课程进行了延伸,在书法教育教学中,要求做到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相结合,书法课教学与语文写字课结合。二是纳入整体考核。出台《汉阴县学校书法教育教学考核评估标准》,将书法教育纳入学校年终综合考核,从学生书写的“双姿”即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书写速度、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有效提升书法教育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地位。三是建设书法教室,全县中心小学和中学全部建设了书法专用教室,打造了良好的书法教学平台。四是规范书法课常规监管,按《纲要》各学段书法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制定相应的书法课堂要求,保证书法课有序分层推进,这一系列保障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书法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强化队伍建设,壮大书法教师团队
  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师资是关键,面对书法教师队伍紧缺和分布不均衡现状,结合实际,加强书法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县局统一安排,几年来,先后由刘康奇老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县书协副主席)利用暑期教师培训或到各校组织教师参加《纲要》解读学习培训及书法技能培训达20余场次,培训教师达2800余人次,通过这些专项培训,全县中小学教师对书法教育教学的认识、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为了破解书法教师紧缺的难题,提出构建以语文教师为主体,多元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学校书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思路,每年坚持开展全县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掀起“三笔字”练功高潮。各校设置有能力有水平书法教师为骨干,承担书法教师的书法技能辅导,同时采取以“毛笔带硬笔,以硬笔促毛笔”的方式,以校本研修的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在教师掌握基本书写技能的基础上,又以“自主练习,验收提高”的方法,突出教师自我练习的过程和结果,目前我县书法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全县书法教育良好氛围的形成,书法教育工作的推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规范教学,促进专业化成长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为了确保书法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按《纲要》要求开齐书法课,将书法课列为地方课时,为书法教育提供课时保障,同时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书法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所有学科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特别在语文课上强调要求,每堂课保证至少10分钟的汉字书写时间。二是将书法与国学经典、古诗词诵读相结合。文墨相依相伴而相映生辉,在教学中将书法与国学经典、古诗词互为载体,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三是将书法教育与艺术体育“2+1”工作相结合结合。开展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比一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中,向孩子们渗透“汉字及书法的文化渊源”。引领孩子们在“翰墨文化”丰富多姿的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情和魅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渐渐溶化在学生的血液中。
  四、多管齐下,营造翰墨育人氛围
  坚持赛事引领,营造翰墨育人氛围。自2015年起,由县局每年举办一届师生才艺大赛(大赛分别设师生硬笔、毛笔赛)、每年一届师生“汉字书写”大赛、师生“国学经典书写”大赛;各校每年自主定期开展书法比赛,同时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书法赛事,在2018年“纪念沈尹默诞辰135周年省展”、2020年全国“家训展”我县获奖入展总人数中教师占半数以上,另有多名师生先后分别在省市县书法比赛中获奖。2020年成功举办全县纪念沈尹默诞辰137周年中小学书法展,展出学生硬笔、毛笔作品300余件,两个月的展期,参观者络绎不绝。通过丰富这些活动,极大的提高了中小学师生的书法参与积极性。在翰墨文化的熏陶下,为了塑造“知性、儒雅、仁爱、豁达”的师生形象,我们以书法艺术为媒,通过“党建凝心、习字养心、翰墨育心、书香润心”等系列活动,丰富师生的文化厚度,让所有师生均能附着的“翰墨”的清香。2018年第二高中、平梁初级中学、城关一小、太平小学等11所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确定为陕西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另外获批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3所、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9所。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由于全县书法专职教师严重缺乏,学校几乎没有专职书法教师。部分学校书法课随意性较强,书法老师在教学中存在人为的拔高或降低要求。比如有的在小学阶段就涉及行草书或隶篆书,有的又以硬笔替代毛笔,以社团活动代替书法课。书法课的结构单一,范字挑选不精细。对书写的基础知识要求不规范,学生的执笔、书写姿势、书写习惯存在问题。对书法文化重视不够,书写工具的使用与保养、书写环境及卫生习惯。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继续组织教师加强对《纲要》学习研讨,认真领会书法教育的基本内容、目标和途径,由书法教育研究会牵头,组织书法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努力做到能写会教。全员参与,营造氛围,努力实现全面提升,同时进一步构建以语文教师为主体,美术及书法爱好者多元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学校书法教师队伍建设,多方聚力推动全县中小学书法教育再上新台阶,为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