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实施“三化”举措防返贫纪实

索引号: zsdwfpj-GK-2021-0034 发布日期: 2021-11-23 08:21
来源: 群众新闻网
内容概述:
分享: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汉阴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通过实施监测信息化、责任网格化、帮扶系统化,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让脱贫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监测信息化实时掌握动态
  全县156个村(社区)9.7万户农户信息都已录入汉阴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监测系统。今年,汉阴县试点研发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PC端及手机APP,将全县农户家庭成员、收入、产业、就业等72项指标80余万条信息集成建立大数据中心。
  针对家庭发生变化情况,由村(社区)“四支队伍”通过手机现场完成发现、初核、录入等工作,并随时随地上传,自动比对汇总,自动生成统计台账。为确保信息精准,汉阴县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畅通农户申报、村级排查、帮扶干部排查、网络上报、系统监测、热线电话受理6条渠道,实现了问题申报多元化。同时,通过医保、残联部门的病残数据、民政部门的低保数据、住建部门的住房安全数据,以及应急管理、卫健部门的灾情疫情等数据共享,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线索。
  同时,汉阴县将所有村(社区)全部接入小鱼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点对点调度指挥,使各项指令及时传达落实到一线,确保全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统筹指挥精准。在入户督导的同时,我县强化电子督查,对监测对象、帮扶措施等实行全程跟踪督办,自动预警提醒,形成动态监测帮扶工作闭环。
  目前,汉阴县共有脱贫不稳定户160户546人,边缘易致贫户162户43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9户31人,共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565项。
  责任网格化不漏掉一户
  今年以来,汉阴县按照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居民”为纽带,以“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路径,以村级高效治理平台为依托的“321”基层治理模式,全面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共划分4876个基础网格,网格长分别由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和部分群众党员、人大代表担任,实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监测全覆盖。
  为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全面防返贫监测帮扶责任体系,汉阴县将所有农户全部纳入网格内监测,实行帮扶干部负责脱贫户,村“四支队伍”负责“三类”重点监测户,村民小组长和中心户长负责其他农户,做到分片到户,包户到人。
  “网格化管理确保了不漏掉一个困难群众。”汉阴县副县长刘济兵介绍,网格长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按照“风险发现、村初核、镇复核、县审定交办、部门受理、跟踪回访、核实验收、风险消除”八步流程,县上因户因人分类精准施策,保证了一般性问题“不出村”,村里解决不了的,由县镇调度项目、资金和帮扶力量予以解决。
  帮扶系统化防返贫更有力
  为破解脱贫群众持续增收难题,汉阴县实施“加入一个组织、发展一项产业、奖补一笔资金”的“三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全县成立“三个一”产业专业合作社136个,1.4万户脱贫群众带资入社,新发展茶叶、蚕桑、猕猴桃等中长期特色产业6.9万亩,采取划地到户、分工分业、返租倒包、务工取酬等方式,促使合作社与脱贫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全覆盖。
  围绕易地搬迁户防返贫问题,汉阴县推行“138”搬迁后扶模式,按照1个党支部引领,社区居委会、社区工厂、产业园区3个载体支撑,搭建便民服务、日间照料、儿童校外托管等8大服务中心,实现产业、就业、服务全覆盖,有效破解了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难题。
  针对特殊群体防返贫问题,县上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全县11所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150人,建成失能半失能养护中心3所,派驻全科医生24小时坐诊,招聘脱贫户、残疾人为护理员,实现以贫助贫、以残助残、以医助养。
  汉阴县还按照全县总人口10%的比例,由县财政拿出185万元购买防贫保险。针对突发严重困难户支出远超家庭承受能力时,启动“防贫保”,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公司汉阴支公司按程序和标准进行赔付,筑牢防止返贫致贫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