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理论调研

理论调研

创新载体模式 推进搬迁后扶 ——汉阴紫云南郡社区搬迁后扶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文 飞 来源:安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22 09:20
  紫云南郡社区位于汉阴县涧池镇境内,是汉阴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安置全县10个镇搬迁群众692户2688人。为解决搬迁群众融入难、管理难、发展难的“三难”问题,紫云南郡社区创新推行“138”后续扶持和管理模式,积极践行“321”基层治理模式和“三联”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乐业安居促融入、网格服务促管理、结对联建促发展的实践之路。其经验做法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推行“138”后续扶持模式。搬迁群众离开故土,从散居到群居,从土房到砖房,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适应”的问题,为促使搬迁群众快速融入生活,涧池镇从党建引领方面入手,建好一个支部、搭建三大载体、建优八大中心,实现了以乐业促安居。
  一是建好一个支部。及时成立紫云南郡社区党支部,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加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邀请社区老党员、老乡贤、老教师参加社区支部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诚孝勤俭和等优秀传统美德,制定社区公约,以约束人、以德律人,逐步形成社区群众共同生活准则。成立以社区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性组织开展免费义诊、义务理发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拉近干群距离。
  二是搭建三大载体。按照“一个安置社区配建一个社区工厂、配套一个产业园区”的要求,采取“有业安置”与“有土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抓好产业园区和社区工厂建设。首先,成立农业合作社,搭建增收平台。组织成立南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加入一个组织、发展一项产业、奖补一笔资金”的“三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将搬迁群众5000元的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和3000元的易地搬迁奖补资金入股到合作社作为股金,实现资金变股金、居民变股民。其二,成立一社五部,搭建管理平台。组建“三个一”产业发展联合社,采用“统分结合”的运营方式,联合社下设生产发展部、物资供应部、财务部、技术服务部、市场营销部,实现“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有钱办事”的“一社五部”运营模式。其三,建好社区工厂,搭建就业平台。先后招商引进万顺兴电子、藤发五金、艺藤家具、康泉制衣等4家企业在社区建立工厂,优先选用社区劳动力来厂务工,为400余名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
  三是建优八大中心。在南郡社区配套建设便民综合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平价购物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托管辅导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民事矛盾调解中心、红白喜事服务中心,解决搬迁群众日常生活、就医、就学等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便民服务中心能够让搬迁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够办理常见的28项事项,涉及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残疾补贴等方面。尤其是紧扣“一老一少”,重点建好儿童托管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切实解决了社区526名60岁以上老人和237名6至12岁儿童的照管问题。以“八大中心”为载体,组织群众成立锣鼓队、秧歌队、舞蹈队等文化组织,提供活动场所,定期开展文体活动,促进了搬迁群众快速融入生活。
  (二)大力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面对10个镇搬迁群众在此居住,人员杂、情况杂、事情杂、矛盾杂、管理杂的“五杂”局面,涧池镇党委、政府坚持以“321”基层治理模式为抓手,以“五小五大”措施为载体,积极构建“致富+治理”易地搬迁安置区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小菜园大暖心。在搬迁安置社区周边,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建设一定规模的“小菜园”。对有能力有意愿种植蔬菜的搬迁农户,采取有偿划转、抓阄选地方式,合理划分菜园;对家庭较困难的搬迁农户,采取“爱心超市”积分管理方式,按年度定期评定,以奖励形式供其免费循环使用,满足搬迁农民土地情结,解决搬迁农户吃菜难、买菜贵问题。
  二是小活动大转变。由社区党支部组织,常态化开展以“讲卫生、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为主题的星级文明户评选、卫生流动红旗授旗、争做五好家庭等各种群众性活动,教育引导搬迁农户爱护环境卫生,珍惜社区公共设施,讲究公共道德,争做文明卫生新市民。深入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搬迁农户文化生活,坚决杜绝酗酒、赌博等恶习。组织搬迁安置所在地村与搬迁安置社区开展结对帮扶、点亮微心愿等活动,拉近搬迁农户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增强搬迁农户与当地群众的感情。
  三是小讲堂大收获。根据群众需求,社区党支部邀请专业人员,经常性举办社区“小讲堂”,为搬迁安置农户讲授卫生健康、安全防范、婚姻家庭、邻里相处、家政服务、烹饪烹调等方面知识,让搬迁农户获得日常生活中所需文化知识,提升搬迁群众整体素质。同时,借助“小讲堂”让搬迁农民讲自己的故事、讲搬迁前后的变化,让搬迁农户感受到党的政策带给他们的实惠,在搬迁农户中形成感党恩、报党恩的良好氛围。
  四是小队伍大作为。深入推进“321”基层治理模式,围绕落实落细“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居民”,在安置区发展壮大“三线”人员队伍,以“三线”人员为主体成立“三个帮”品牌志愿者协会,为搬迁农户帮忙,为困难群众帮困,当党支部的帮手。同时,根据搬迁安置农户的特点特长,组织成立社区调解委员会、文体协会、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组织,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入推进新民风建设,全力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
  五是小网格大家庭。按照“有利管理、方便服务”原则,全覆盖设立一、二级网格,一级网格按社区两委班子包片情况来划分;二级网格以楼栋为单位设立,一栋楼选配一名网格员,做到不遗漏、不交叉、不重复。网格员由党员、群众代表、中心户长“三线”人员担任。每名网格员基本信息在楼栋或单元口显著位置进行公示,网格员定期走访搬迁农户,做到与搬迁农户之间相互知晓姓名、知晓联系方式、知晓居住位置。同时,网格员采取恳谈会、文娱活动等形式组织网格之间的搬迁农户相互交流、相互了解、互帮互助、相互关心,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三)积极践行“三联”工作机制。作为新成立的搬迁社区,紫云南郡社区的发展面临着一无土地、二无致富带头人的困境,为此,社区党支部积极践行“三联”工作机制,与相邻的紫云、中营、枞岭等七个村党支部结成联建对子,在党建、产业、就业、人才、资金、资源等方面互联共享,实现区域联建、抱团发展。
  一是支部联建,联出战斗力。社区与联建支部签订联建协议,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实现支部间的交流学习与传帮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联建支部共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常态化开展产业、就业帮扶工作,支部的向心力、党员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壮大集体经济,社区与各联建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探讨产业发展规划,寻求产业发展合作方向,并实地考察了解产业发展前景,学习经营管理经验。在党支部引领下,南郡蔬菜产业园和手工编织产业园相继扩大规模,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能力显著增强。
  二是产业联盟,联出竞争力。按照“北桑南果川道菜”的全县产业布局,紫云南郡社区与紫云村、枞岭村、中营村等7个村积极推进产业联盟,以枞岭基地和中营沙坝基地为中心,规划建设1200亩的富硒大棚蔬菜产业园,累计销售额超70万元。探索有业安置渠道,在中营村流转土地100余亩,建设手工编织产业园,合力引入优质企业入驻,实现年产值1140余万元。采取一社五部的运用模式,将联建村的能人大户、产业发展带头人、党员致富能手充实到五部之中,提升了合作社的专业化水平及带头致富能力。
  三是资源联享,联出新活力。紫云南郡社区产业发展深受土地资源限制,而周边村却拥有大量闲置土地,于是相继流转紫云、枞岭、中营、沙坝等周边村土地1300余亩,建成蔬菜产业园和社区工厂,盘活了土地闲置资源,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将联建村中拥有丰富种植经验和管理才能的人才充实进农业产业园和社区工厂,提升产业管理水平。建立联合培训机制,先后在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2场次,为联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蔬菜产业园和社区工厂的建立,为南郡社区和联建村群众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已累计为7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发放务工工资800万元,为合作社社员分红26.4万元。
  二、工作成效
  通过在紫云南郡社区创新推行“138”后续扶持管理模式,使紫云南郡社区乐业安居水平更好、管理服务能力更高、产业发展基础更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了搬迁群众快速融入生活。通过推行“138”后续扶持管理模式,让搬迁群众有了社区党支部这个“主心骨”。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农业产业园和社区工厂相继建成并持续扩大产能,带贫益贫作用凸显,“八大中心”在社区积极发挥作用,可以满足搬迁群众绝大部分日常生活需求。同时,社区成立的各个文艺活动团体,保留了搬迁群众原居住地的乡土气息,让搬迁群众在社区也可以找到乡愁,极大满足了群众搬迁后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实现了管理服务精细化。紫云南郡社区着力打造服务型社区,搭建居民自治平台,设立了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视频监控室、心理咨询室和公共服务窗口,实行线上线下“双线服务”。设置了三级网格,采取网格员直接包联到户的方式,实现便民服务精细化。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社区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在网格内有效处置,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在网格内传输到社区党支部,也让搬迁群众更易获取惠民政策、法律咨询、权益保障等方面信息。
  三是实现了产业就业全覆盖。一方面通过合作社入股和划棚到户,实现所有入社搬迁群众享有大棚的所有权和收益权,搬迁群众可在合作社里实行定单种植大棚蔬菜,也可交于合作社在合作社参与务工增加收入和入股股金分红等多元化发展,把搬迁群众镶嵌到产业发展链中,确保搬迁群众稳步脱贫持续增收的目标。通过“有业安置”与“有土安置”并举,据统计,社区共1424名劳动力全部稳定就业,其中194人在社区工厂和农业园区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