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xzfgzbmzfb-GK-2022-0858 发布日期: 2010-02-04 15:12
来源: 县政府办
内容概述: 汉阴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分享: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2月4日在汉阴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杜凤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实施率先突破发展战略,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齐心协力保稳定,圆满完成了县人大十六届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提前一年全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年生产总值实现23.83亿元,同比增长1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40.4%;财政总收入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23.8%;农民人均纯收入3322元,净增550元,同比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3元,净增2335元,同比增长23.4%。
  (一)工业经济呈现突破发展态势。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8.7亿元,增长40.7%,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支柱作用显著增强,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9户,庆华化工产值突破1亿元,31户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55.8%,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2.2%。以页岩开发为主的新型建材工业实现快速起步,荣辉建材等6户企业建成投产,金圣水泥正式投产,功力建材加快建设;富硒食品工业蓬勃发展,硒源食品、秦鹏食品等企业建成投产,川陕魔芋、新鑫米业等4户企业技改扩能全面完工,成林油脂成功实现产权并购;筹集3000余万元实施园区道路、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月河工业园区聚集效应初步显现;立足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方式招商引资,协议引资13.2亿元,到位资金2.8亿元,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国企改制步伐加快,粮食加工厂改制全面完成,计量器厂、麻棉纺织厂等企业改制平稳推进。
  (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3.6亿元,同比增长7.3%,粮食总产达10.24万吨,增长9.2%,油料总产达2.2万吨,增长19%。生猪产业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积极推广自然生态和正大养殖模式,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6个,全县生猪存栏21.4万头,出栏26.4万头。积极推广小蚕共育和大棚养蚕技术,实施养蚕补贴,全年养蚕发种4.5万张。烤烟、魔芋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5350亩和5100亩,蔬菜、茶叶、林果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综合收入达5.85亿元。以促进产业规模、集约经营为目标,实施土地流转3.3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平稳推进,勘界确权工作全面完成。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全年减少贫困人口6400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共向省市申报各类项目492个,新开工项目106个。年初确定的4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6亿元,有力地支撑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以公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十天”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我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等级路、村村通水泥路目标;22个无电村建设、12个村低压配电网改造全面完成;沐浴河等10条小流域治理、涧池等3乡镇土地整理和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汉阴中学迁建、城关二小、职教中心建设等社会事业项目快速推进,安全饮水、敬老院、廉租房等民生工程进展顺利,灾后重建项目一期工程陆续完工、二期工程全面启动。
  (四)城镇建设亮点纷呈。启动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了7个乡镇总体规划和30个村庄规划,县城、集镇、村庄三级规划体系不断完善。龙岗生态公园、北城街东延、“两桥四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双星三、四组集中安置区住宅建设基本完工,汽车客运站建成投用。蓝云大厦、睿正大厦、锦湖华庭3个高层建筑成为房地产开发建设新亮点。乘势而上,强势启动了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结合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在30个村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试点。涧池省级重点镇建设启动实施,铁佛寺、漩涡等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亿元,增长57.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500万元,同比增长49%。
  (五)财税金融稳健运行。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3亿元,增长2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28万元,同比增长50.1%。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构建民生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5亿元,增长26.2%。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45.6%,贷款增速首次超过存款增速,贷款增量、增速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蛋奶工程”实现全覆盖,惠及中小学生3.5万人。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全县高考二本以上达线286人,较上年增加51人。18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和中医院综合楼建设基本完工,妇幼院迁建工程已开工。县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正式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药品“三统一”工作启动实施,有效降低了群众用药成本。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扎实有力,完成重点人群疫苗接种8200余人。扎实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月和“三查两清两落实”活动,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6‰。农民安居工程完成992户,新建廉租房138套7176平方米,其中66套已配租到户,为334户兑现租房补贴30余万元。低保扩面和五保供养提标工作稳步推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顺利推进,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完成。汉阴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文艺创作成果丰硕。第三次文物普查圆满完成,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省级保护目录。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县通过验收。夯实责任、完善预案,加强预警、强化检查,防汛防滑减灾工作扎实有效。以创建“四无”县为目标,坚持领导包案和下访、约访制度,加强信访积案排查和办理,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年”的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深入推进“平安汉阴”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七)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四大突破、推进三化进程、富裕汉阴人民”这一实践载体,扎实开展政府系统学习实践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工作、推动发展。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人大意识,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密切与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建议,积极回应新闻舆论监督,不断改进政府工作。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政风行风不断改善。任务分解、定期汇报、检查督察、公开通报、考核奖惩等落实机制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作月安排、月通报制度在促进工作落实和作风转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审计、统计、兵役、体育、档案、慈善、残疾人和妇女儿童、气象、工商、质监、盐务、供销、保险、邮政、电讯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广大干部,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汉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汉阴建设和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不大、特色不够鲜明,三产水平不高,新型工业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招商难、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破解;发展上缺乏大项目支撑、大企业引领、大品牌带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少数政府部门和乡镇创新意识不强,工作落实不力,说的多做的少、说的好做的差的现象并不少见,社会管理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失之于软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们乘势而上、保持率先突破发展良好态势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兴产业、扩投资、促消费、重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方针,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先导工程,把发展特色工业作为战略重点,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突出“工业扩张、农民增收、城镇建设、交通发展、教育强县”五大重点,全力打造“新型建材、富硒食品、园林县城、三沈文化、油菜花节”五张名片,全面推进“工业生态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三化进程,努力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新汉阴。工作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28亿元,增长15%,力争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4亿元,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1.56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22元,净增6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923元,净增1600元。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产业建设为龙头,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按照调优一产、扩张二产、提升三产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突破发展的产业支撑。
  培育壮大特色工业。一是以页岩深度开发为重点,推动新型建材产业突破发展。继续做好相关资源调查和新型建材产品研发,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着重发展节能建筑砌块、墙面装饰砖、地面砖、轻质玻化陶瓷等新型建材,加速页岩产品升级,全力打造新型建材基地。力促功力建材5月底前建成投产,委托陕西科技大学开展的陶粒、微晶玻璃等产品研发,尽快拿出成果。二是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富硒食品产业。依托富硒资源优势,以富硒大米、菜籽油、魔芋食品为重点,启动蒲溪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聚集区,支持盛发魔芋、新鑫米业、红星米业等企业入园建设,努力形成富硒食品企业集群效应。保持传统特色,改进加工工艺,丰富产品种类,提高包装档次,搞好富硒认证,叫响汉阴富硒食品品牌。三是以推进科技创新和应用为动力,支持庆华化工、金茂化工、禾烨植化等企业实施技改扩能,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四是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走深度开发、集约发展、大公司经营的路子,以石墨、石材、黄金为重点,加快矿产资源调查,深度包装,强化推介,引进有资金、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规模开发、循环利用。继续跟进中能源、上海明融石墨开发项目,加快探矿进度,早日转入开工建设阶段。五是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方向,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项目,力促10万辆电动自行车、1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建成投产。六是继续实行工业发展协调联席会议和县级领导挂联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加强对企业资金、电力、运输等需求保障的协调服务,加大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企业8户,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增长40%以上。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按照大力发展生猪、蚕桑、油料三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烤烟、蔬菜、茶叶、林果等特色产业的思路,以强村大户为支撑,推广种养结合模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以实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为重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和定单生产,促进粮油生产稳中有升,增加农民种粮(油)收入。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0万吨以上,油料总产达到2万吨以上。二是生猪产业大力推广自然生态和正大养殖技术,实行“猪、沼、园”相结合的种养循环模式,重点发展种养结合养殖小区和强村大户,加快百万头生猪基地县建设,力争生猪饲养量达到60万头,出栏35万头。三是蚕桑产业以示范推广大棚养蚕和小蚕共育技术为重点,实行企业带动,科技引领,一体化生产经营,提高产业效益,力争全年发种养蚕4.5万张。四是依托我县库塘众多、水产养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培训和技术服务,积极探索发展养鱼和特种水产养殖,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年发展水产养殖6000亩。五是因地制宜,区域布局,稳步发展魔芋、烤烟、蔬菜、茶叶、林果等特色产业,发展魔芋1.2万亩、烤烟3000亩、蔬菜9万亩、茶叶2000亩、林果5000亩。六是以加强技能培训为重点,建设人力资源市场,支持创办劳务公司,强化务工信息和维权服务,提高劳务经济质量和水平,全年劳务输出稳定在6.5万人以上。
  努力提高三产发展水平。以“花海人家、园林县城、特色小吃、民俗文化”为卖点,大力发展月河川道农家休闲游。结合月河川道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培育设施农业观光示范园,促进旅游与农业的有机融合。以大木坝森林公园、擂鼓台、万亩明清梯田为节点,精心策划包装,加大开发力度,串点成线,打造特色旅游景区。按照“突出主题、彰显特色、丰富内涵、提升品位”的思路,与知名媒体联手,精心办好第五届油菜花节,努力使油菜花节成为展演汉阴地域特色文化的舞台、展示汉阴文明开放形象的窗口、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的纽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高星级宾馆建设,推进现有宾馆、饭店、农家乐升级改造和规范管理,切实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物业管理、文化休闲、餐饮娱乐等服务业,拉动消费,促进三产快速增长。
  (二)以园区为重点,加快月河川道城乡一体化实验区建设
  按照“一川三带、一园三区、一城三镇”的格局,以月河川道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验区建设为引领,以月河川道新型工业带、高效农业示范带和城镇带为载体,坚持工农互动、城乡统筹,聚集要素、重点突破,努力将月河川道建设成为安康特色工业聚集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实验区,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大引擎,带动汉阴率先突破发展。
  着力打造工业增长极。积极探索园区开发建设新机制,充分发挥园区投资开发公司融资功能,通过市场运作、财政支持、项目支撑等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重点加快军坝、洞河、小街3个小区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凸现园区洼地效应。尽快完成月河工业园区建设性详规,强化规划管理,做好园区内主要地块的统征、收储等工作,实现“三通一平”,为招商项目快速落地创造良好条件。力争全年新入园企业10户以上,完成投资3亿元以上,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5%以上。
  加快建设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按照“发挥优势、整合要素、合理布局、彰显特色”的思路,走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市场化的路子,以土地流转为抓手,推广“圈、沼、园、塘”农业生态循环技术,建设一批集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于一体的示范工程,带动汉阴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科学编制《月河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为园区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整合涉农项目,强化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加大招商力度,启动一批畜禽养殖+设施蔬菜、林果花卉+休闲观光的示范工程。推广无公害种养技术,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富硒食品认证,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县城和涧池、平梁、蒲溪等集镇为重点,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户籍管理、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就业政策,积极推进社保、入学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一体化。以促进农民工进城入镇为重点,将进城购房安家的农民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允许他们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或流转土地、林地等资产,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人口向月河川道集镇转移。学习借鉴外地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农村承包地换城市社保、林地承包权换股份收益的做法,切实打破制约农民进城的体制障碍,力争月河川道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以项目为抓手,确保投资高速增长
  精心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由发展计划部门牵头,成立专门班子,以项目为中心,以富民强县为目标,深入调查研究,深化县情认识,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五年全县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将我县引入新一轮率先突破发展的快车道。
  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善统筹项目编报机制,为项目集成、资金整合奠定基础。加强对项目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项目编报质量。对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产业项目,采取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式,积极与专业院校合作,聘请专家和专业机构充分论证,深度策划,精心包装,切实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水平。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导向,加大项目衔接争取力度,着力抓好洞河水库、文化大厦、体育场馆等10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更多项目挤进省市计划盘子,为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提供坚实的项目支撑。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项目是全局、全局抓项目”的思想,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关系经济发展、关乎民生改善的重点项目,突出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土地整理、垃圾填埋厂、污水处理厂等10个基础设施项目,上海明融石墨、10万台电动自行车、冷链物流、雨润集团良种繁育场等10个产业类项目,汉阴中学迁建、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妇幼院迁建等10个民生项目,强力拉动投资增长,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4亿元。
  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危桥改造、安保工程、示范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建管并重,加大道路管养力度,提高农村道路通行能力,积极创建全省交通发展示范县。实施28个行政村131个自然村的低压配网建设和改造,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通过项目捆绑集成,逐段建设月河堤防。抓好7条小流域治理、1.7万亩基本口粮田、2000口沼气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社区服务中心、库区移民开发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按照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迅速落实第二批36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帮包责任,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坚持基础设施改善与产业发展并举的要求,着力改变2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落后面貌。实施贫困人口搬迁工程,搬迁贫困人口759人,全年实现5000人脱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规范管理,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农村信贷有效担保范围试点,完善村级扶贫资金互助协会的管理和运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全方位扩大招商引资。强化对优质项目的包装、优势资源的推介、优惠政策的宣传,采取多种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扩大招商成果,力争全年引资6亿元。开展“十城百企万里行”招商活动,主动“走出去”赴东部发达城市有针对性地进行上门招商;建立招商合作机制,委托商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推介资源、引进资金,实现互利多赢;发挥落地客商招商牵线作用,通过现身说法,促进以商招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广泛发布招商信息,吸引客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全面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营造“招商有功、引资有奖”的浓厚氛围,掀起全民招商、全社会安商的新热潮。
  (四)以创“国卫”为动力,努力提升城镇建管水平
  严格城乡规划管理。按照“城南新区富有现代气息、老城区彰显历史文化内涵、一河两岸凸显山水园林特色”的要求,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明城墙保护规划、县城夜景规划、老城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从片区规划布局到重要地段单体建筑设计、从地面街景设置到空间视觉效果,都要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和个性。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30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强化规划控制力。县城要重点加强老城区、城南新区、凤凰大道两侧、高速路和国道入城口等重要区域和节点的规划管理,依法从严查处违反城镇规划的行为,真正把建设行为纳入规划的控制之中,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执行的连续性。
  加快山水园林县城建设。按照“扩出口、靓门户,拉骨架、畅循环,重生态、强功能”的思路,推进县城东扩西延战略。实施高速路口至北城街东端拓宽改造工程,做好沿线拆迁安置工作。结合汉阴中学迁建和北城街东延,高起点、高品位实施城东门户区建设。实施北城街西延、凤凰大道东延,建成泰和桥,连通县城西环线,贯通南北大通道,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改善城市道路通行条件。继续推进龙岗生态公园建设,实施公园绿化、亮化和坟墓迁改工程。加强县城生态建设,通过植树造绿、种花增美、蓄水添秀,使绿满龙岗、花开街巷、水映山城。开工建设城南新区四星级酒店、汽车销售维修服务中心、幼儿园、农贸市场、供销商城、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市政工程,不断完善县城配套功能,提升县城建设品位。
  协调推进重点集镇建设。加快推进涧池省级重点镇建设,启动涧池新区建设,完成投资5000万元,逐步将涧池镇打造成为县城次中心;加大铁佛寺、漩涡、蒲溪、汉阳、双乳、双河口等集镇道路、给排水、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建成双乳、永宁、铁佛寺集镇垃圾填埋场,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集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县城、集镇持之以恒地抓好“四自一包”责任制落实、“六小”行业整治、市政基础设施功能配套、环境绿化、靓化、美化等重点环节,扎实推进创卫工作。城乡结合部以治理死角死面、建立长效机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为重点,努力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机制,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生态优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争创国家生态示范县。
  (五)以保民生为根本,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按照民生工程实施规划,进一步强化牵头部门主体责任,全面完成民生八大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年培训2600人,努力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350个,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加快实施公共卫生工程,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卫生项目和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认真抓好农村育龄妇女、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和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免费补种工作。巩固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参保率达到90%以上。实施2000户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建设200套10000平方米廉租房。建成安全饮水工程30处,解决2万群众的饮水困难。加快城乡社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农村养老工程,建成县级中心敬老院和2—3个区域敬老院,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启动县城殡仪馆建设,改革殡葬习俗。继续为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大农村信息工程建设力度,297个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以办人民满意、与汉阴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为目标,深入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和教研教改两项基础工作,突出抓好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机制,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职教中心、城关二小、灾后重建学校建设进度,力争年内竣工投用。科学制定学校布点调整工作规划,用3—5年时间调整到位,努力打造一批规模较大、教学质量较高的示范学校。坚持安全与营养并重,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蛋奶工程”,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行药品“三统一”,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深入贯彻落实计生“两个条例”,强化依法管理,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充分发挥计生中心户长作用,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稳定低生育水平。精心组织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县人口信息。加大科技运用和成果转化力度,不断增强科技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实施引智工程,改善人才结构,为突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开展民俗文化展演和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启动“三沈”纪念馆二期工程,深入挖掘“三沈”文化内涵,大力弘扬沈尹默书法艺术,积极争创全国书法之乡。设立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广泛开展文艺创作,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加快构建民生财政。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认真分析税源,挖掘税收潜力,完善征管机制,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全面完成1.56亿元财政收入任务。以优化支出结构为重点,加大“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切实改善民生,让公共财政的阳光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温暖。以加强监督管理为关键,严格预算约束,严肃财经纪律,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积极推进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六)切实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行政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健全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和监控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夯实责任、落实预案、强化措施,扎实做好防汛、防滑、防火等防灾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从源头上减少信访。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和接访制度,强化考核奖惩,全力推进“事要解决”,着力化解信访积案。坚持教育疏导与依法处理相结合,引导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规范信访秩序,确保实现“四无”县创建目标。深化省级平安示范县创建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严防邪教破坏活动,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感和平安建设知晓率;深入推进公安“三项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率先突破发展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科学理政,增强创造力。积极稳妥实施县政府机构改革,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做到发展不缺位;深入推进政事分开,把政府注意力放在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努力做到行政不错位;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一批行政性收费项目,努力做到管理不越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学习借鉴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努力在增强创造力上取得新突破。
  (二)坚持依法行政,增强公信力。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过错问责追究制,依法开展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以创建“法制汉阴”为契机,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明素质。以建设诚信政府为先导,加强全民诚信教育,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建设阳光政府,努力在增强公信力上取得新突破。
  (三)坚持高效施政,增强执行力。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加大对重大部署、主要指标、重点工作和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工作落实。对基层、企业、群众反映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效快捷“立即办”,对发展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办”,对一些条件暂不具备但对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办”。加快转变工作作风,少开会、开短会,少行文、行短文,少评比、评实效,腾出更多的精力谋发展、办实事。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廉政建设、领导班子“三位一体”考核体系,不断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体公务人员务必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习,提升服务群众和推动发展的能力,努力焕发创业热情、创新激情和创先豪情,以敬业奉献、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在增强执行力上取得新突破。
  (四)坚持从严治政,增强约束力。坚持抓源治本,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建设,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坚持从严治政,着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关键部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监管,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严格机关管理,严明工作纪律,强化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的责任追究,努力在增强约束力上取得新突破。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光荣艰巨。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汉阴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勤勉尽责、锐意进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步一个脚印把汉阴率先突破发展事业推向前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