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梁镇:“线上线下”双驱动战“豆”稳粮保丰收
“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时值夏收夏种的关键节点,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平梁镇农技人员“线下田间指导,线上答疑解惑”双驱动,无间断、零距离贴心服务农民生产,为“稳粮扩豆增油”提供有力支撑。
线下田间地头“点对点”
今年该镇计划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00亩,大豆扩种3000亩。眼下,这一种植技术已经全面铺开,从月河川道到南北部山区,处处能见到在田地里农民、农技人员忙碌的身影。
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技术早已轻车熟路,但在一块地里套种玉米和大豆,大多数农户还是首次尝试。村民欧定英是沙河村的种粮大户,目睹了本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后,心里有了新目标。“送技术、送政策上门,这让我心里很踏实,对种好25亩复合套种底气十足。”她面对村上的干部如是说。
把“农技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像在沙河村这样的场景只是“冰山一角”。西岭村好水源产业园里,玉米苗在村干部的精心管护下已露土展叶,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玉米苗期如何追施提苗肥、中耕除草,大豆播种最优的行株距是多少?”在地间,镇农技人员一边演示技术要领,一边向合作社负责人讲解有关注意事项;经过细心示范指导,领头人余金祥对合作社“茶+玉米+大豆”复合套种的预期收益信心满满。
为确保种植方式不走样,让群众种得放心,该镇“农技指导小组”每天都会分村对种植地块进行全面巡查,以便及时解答群众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截至目前,已开办田间课堂6余场次,开展农技“上门”5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800余份,解决重点病虫害问题2起,培训指导农民群众200人次,帮助合作社、农户购买大豆籽种3.6万斤。
线上专家支招“面对面”
“玉米根茎被虫咬断,这是什么害虫为害造成的,用啥药进行防治效果好”。4月28日上午,镇农业工作群接收到村干部传来的农作物病虫害照片,县镇农技专家连线互动会诊,远程开出“治病(虫)药方”,不与村民打照面就解了燃眉之急。“真是便捷又安全,只要一个电话、一条信息,农技专家线上就能“把脉开方”,为我们排忧解难。”村民陈代军如是说。
“秧苗叶子发黄啥原因,怎么治疗?”。看了微信里农技人员的细致讲解,义河村袁子莲帮助村民找到了防治的好办法。去年部分村民稻田遇到稻水象甲为害,她求助于县镇农技专家“云支招”,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保证了周边农户100余亩水稻的丰产、丰收。
疫情紧要时期,原先安排的集中培训活动不能举办,现场指导又免不了直接接触。如何快速、便捷、高效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该镇优化服务措施,通过微信号、便民电话、321民情在线搭建起服务“三农”的平台,远程在线确保“防病与防疫”两不误。据了解,县镇农技专家利用信息化高效便捷、覆盖面广等优势,线上及时解答农业问题10余个,发布农业生产服务信息40余条,实现了农技指导全天候、跨时空高效服务,专家农民无障碍沟通互动;目前,已有6个种粮大户和12个专业合作社得到了技术指导和帮助。
“线下+线上”双驱动,打造了精准助农新模式,确保了该镇今年3.6万亩夏粮油增收不打折,为全年7.9万亩粮油稳产、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城关镇:知路、爱路、护路 筑平安铁路[ 05-19 ]
下一篇:平梁镇:“疏堵”有妙招禁烧显实效[ 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