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镇:建行帮扶引花来助力花海经济新亮点
8月初,正值郁金香种球销售关键期,汉阴县漩涡镇东河村敞口屋内,堆放着一筐筐晾晒好的种球,村民们正在对种球做最后的产品等级筛选工作。
“我原本常年在外务工,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没有出门,正好赶上村里大力发展郁金香,从土地平整、栽种、除草、挖种到晾晒,我全程参与了劳作,总共干了将近30天,挣了3000多块钱,这还仅仅是我镇内务工的一项收入,要是这些产业都能长久搞下去,我也就不打算再外出务工了。”东河村6组村民冯平忠高兴的说道。随着凤堰古梯田景区的知名度越来越响亮,像冯平忠这样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越来越多。以往单靠种植农作物,产生的收益仅能满足自给自足。如今,郁金香落户东河村,“美丽经济”的溢出效应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创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今年三月至四月,东河村梯田的百亩郁金香灿然绽放,红色的娇艳,黄色的明亮,美得令人心醉,吸引众多游客络绎不绝前来观赏,成为漩涡镇继油菜花海和3D墙绘打卡又一网红景点,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纷纷刷屏,慕名而来的游客挤满了景区的农家乐。据统计,郁金香开花季节带来观赏游客1万余人,间接带来农产品销售、农家乐吃住等经济收入50余万元。可观的经济效益离不开东河村“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在项目推进中,该村紧抓发展有利时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冯家堡子上100米及附近梯田内种植郁金香。
“春有鲜花,秋有果。郁金香种植是一个大产业,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可盈利、可持续的链条,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更大发展。目前我们已完成郁金香种球收获,共收获种球120万余颗,经过种球筛选分级,达到商品球可销售的种球有30万颗。通过中国建设银行帮扶引入的订单农业,预计销售收入24万元,除去用工等成本,2022年村合作社纯收入8万余元,种植郁金香劳务用工1000人次,带动村内及周边群众增收12万元。”东河村支部书记吴冬林兴奋的向笔者介绍到。
据悉,东河村的郁金香产业是由中国建设银行派驻汉阴帮扶工作组通过与中国驻荷兰使馆跨境撮合引入援建的花卉种植产业,主要有郁金香、洋水仙、葡萄风信子等花卉,总投资70万元。按照郁金香发展规划,余下的90万余颗花卉种球将继续种植。预计到2023年,年花卉种球产量可达130万颗,其中达到销售标准的商品球约为50万颗,预计创造销售收入40万元,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作为陕南地区首个此类项目实验点,油菜花开时节,有了郁金香的点缀,“魅力凤堰”更增魅力。
近年来,漩涡镇大力打造“花海经济”,在原有万亩梯田油菜花的基础上,打造东河百亩郁金香、汉漩路沿线油葵生态景观带建设,通过特色花海吸引人气,打造漩涡品牌,同时将富硒稻米、富硒茶叶、富硒菜籽油等主导产业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力,打造农旅融合新样板,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助力漩涡乡村振兴。
上一篇:涧池镇召开近期重点工作推进会[ 08-19 ]
下一篇:西安培华学院观察实践队到涧池镇栋梁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