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鑫在陕西调研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11月3—5日,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带队赴陕西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王琳陪同调研。刘焕鑫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持续响鼓重锤抓紧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农民生活越来越红火。
经过多年的发展,陕西省苹果面积和产量已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刘焕鑫深入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苹果园和苹果洗选车间、储藏冷库,详细询问苹果种植技术、采摘方法、品种质量、销售价格和农户增收情况,对当地深入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后,要坚持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保持历史耐心,锲而不舍抓下去;要积极为帮扶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各要素保障,支持帮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全产业链开发,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发展水平,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发展壮大乡村特色帮扶产业,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致富,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刘焕鑫来到渭南市富平县圣唐乳业有限公司、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商洛市山阳县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入项目现场、加工车间,详细了解各家企业品种改良、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生产加工销售和联农带农等情况,对公司立足本地特色优势农业资源,走市场驱动和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给予肯定,对公司坚持产业和就业带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做法表示赞赏。他强调,要持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牢牢把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要采取代养托养、订单种养、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入股分红等形式,实现农户与经营主体抱团发展、互利共赢。
易地搬迁脱贫群众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要群体。刘焕鑫深入到商洛市山阳县丰东新区,与社区干部、搬迁脱贫群众深入交谈,详细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情况。丰东新区共有搬迁脱贫群众2439户11256人,2020年以来,山阳县先后引进迈思普电气公司和瑞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丰东新区建设帮扶车间,采取“订单式”培训、点对点接送等方式,吸纳带动社区978人就地就近就业。刘焕鑫对山阳县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解决好搬迁群众就业问题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强调,要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加大搬迁安置点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及时解决搬迁安置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脱贫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确保搬迁脱贫群众稳得住、融得进、逐步能致富。
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刘焕鑫实地察看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情况,对法官庙村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精心编制《法官庙村实用性乡村规划》《法官庙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逐年列出建设清单,稳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做法表示肯定。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对乡村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期盼。他强调,和美乡村建设要紧紧围绕“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目标,紧盯“和”和“美”的内涵要义,坚持硬件和软件一起抓,坚持以村庄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