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县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 xzfgzbmczj-GK-2022-0059 | 发布日期: | 2022-11-11 17:03 |
来源: | 县财政局 | ||
内容概述: | 关于2022年县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
分享:
——2022年10月28日在汉阴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汉阴县财政局局长 李鹏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县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预算调整基本情况
一是中省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新增因素,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增加2.3902亿元;
二是上级财政下达我县专项转移支付补助(专项资金)预计增加3000万元,相应调增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
三是一般债券收入减少4216万元,相应调减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
四是年初计划从2022年财政盘活存量资金、政府性基金中调入资金2.4389亿元,实际调入仅有9903万元,相应调减调入资金1.4486亿元。
五是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加3.3906亿元,其中:新增政府专项债券收入3.9506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5600万元。
六是受中省转补政策调整影响,特别是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调整因素,上级下达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对我县可用财力影响较大,需调增当年支出,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由年初的26.18亿元调整为27亿元,调增8200万元。
二、预算调整具体内容
(一)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方案
1.收入预算调整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增8200万元。其中: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调增2.3902亿元,上级财政下达我县专项转移支付补助(专项资金)调增30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调减4216万元,县本级调入资金调减1.4486亿元;以上调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00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年初县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4.2亿元调整为25.02亿元。(详见附表三)
2.支出预算调整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调增8200万元。其中:(1)新增人员经费1500万元。由于当年增加新招录各类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调资增资等因素增加支出;(2)调增县本级财政专项资金3700万元;(3)调增上级专项资金支出3000万元;以上共计调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8200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年初县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4.2亿元调整为25.02亿元。
本次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调整后,收支平衡。(详见附表二)
具体支出功能科目调整如下:
教育支出调增300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调增7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调增70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调增180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调增45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调增350万元;农林水支出调增128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调增550万元,合计调增8200万元。(详见附表四)
(二)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方案
1.收入预算调整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调增3.3906亿元:调增专项债券收入3.9506亿元。根据安财债(2022)21号、安财债(2022)23号、安财债(2022)68号、安财债(2022)72号文件,下达我县新增专项债券资金4.9506亿元(其中:职教中心学生宿舍楼项目1000万元,涧池镇污水管网项目1000万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600万元,城关镇凤台新区(解放村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8000万元,城关镇西坛棚户区改造项目8000万元,城关镇东南村东尚三城(二期)棚户区改造项目1.2亿元,月河工业集中区新型材料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1.08亿元,月河工业集中区循环化改造提升项目3600万元,城关镇太平片区雨污分流管网项目1900万元,西康高铁建设项目1606万元),同时,受土地交易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调减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600万元,共计需调增政府性基金收入3.3906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由年初县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的4.16亿元调整为7.5506亿元。(详见附表六)
2.支出预算调整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调增3.3906亿元:增加专项债券支出3.9506亿元,增加征地拆迁补偿支出567万元,调减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筹安排支出6167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由年初县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的4.16亿元调整为7.5506亿元。(详见附表七)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本次暂不做调整。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的调整需待上级统一安排部署,暂不纳入本次预算调整。
三、需要报告的有关事项
今年以来,由于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刚性支出增加的影响,全县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支出缺口较大,财政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剧。目前,到年底预算执行完毕还有两个月,上级补助资金、一般债券资金等可能还会发生一些变动,对后期涉及预算调整变动的事项将按程序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一)收入方面
1.一般转移支付增加2.3902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增加1.3752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增加1703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增加921万元,支持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7526万元。
2.新增一般债券收入调减4216万元。
3.为实现当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年初预算暂列调入资金2.4389亿元,本次调减调入资金1.4486亿元,共列报调入资金9903万元。今后,随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可收缴的存量用于平衡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越来越少,调入资金已无潜力可挖。
(二)支出方面
1.新增专项支出2.1052亿元无财力支撑。由于全县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领域等支出的需要,截至目前已新增县本级专项资金1.4752亿元(县本级新增支出9702万元,镇级新增支出1050万元,债务还本付息支出4000万元),其中仅有3700万元有财力支持,剩余1.1052亿元因无财力支撑财政内部拆借暂作挂账处理,实际已形成刚性支出缺口1.1052亿元,主要包括兑付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教育、交通、民政、人社、卫生、农林水、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等专项支出,新增专项支出明细表已报县人大财经工委审查。预留后期重点工作经费1亿元,因无财力支撑暂作挂账处理,累计挂账2.1052亿元。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按照“收支平衡、不列赤字”的原则,建议对当年无新增财力支撑而实际已作安排的新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暂作挂账处理,后期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存量资金收缴、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等途径予以消化。
2.债务还本付息刚性支出压力巨大。截至2022年9月底,全县债务单位累计政府性债务余额为30.51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5889亿元。根据债务协议,2022年还本付息支出总计2.61亿元,其中还本支出1.81亿元,付息支出8000万元。因年初受财力限制,当年预算仅安排还本付息支出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安排1亿元,政府性基金安排1000万元),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1.11亿元,还有4000万元债务本息尚无财力偿还。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目前财政工作已进入年度最后冲刺的重要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上述预算调整安排,紧盯“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重点,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好中省市财政的各项工作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继续大力压减和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压缩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二是全力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教育、社保、保障住房等重点民生支出,确保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80%以上。三是围绕年初财政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资金拨付下达工作效率,切实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确保当年支出进度达到调整预算的97%以上。四是积极盘活存量资金。严格落实定期清理制度,加大县镇两级财政及各预算单位结余结转资金的清理处置力度,对符合收缴的存量资金及时统一收回县级总预算统筹安排,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五是加强直达资金监控,管好用好直达资金,切实加快直达资金分配和使用进度。
(二)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对标调整后预算方案,盯重点、保目标,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二是充分发挥财源信息化平台作用,为收入征管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收入数据分析,提高税源质量,优化税源结构,不断堵塞税收征管漏洞,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坚持部门联动,狠抓重点税源的征管,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四是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及宅基地腾退指标交易尾欠清收力度,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五是加大往来款项催收力度,加快财政资金回笼,确保财政预算正常执行。六是持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更多上级各类专项资金落地,切实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三)强化预算约束,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一是严格执行《预算法》和人大批准的预算及预算调整方案,坚持按预算安排支出,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二是严格坚持“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严禁部门单位随意增支、政府被动买单的现象,确保有限的财力向民生倾斜。三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构健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严防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沉淀、损失浪费等现象发生,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四是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的监督检查,扩大检查覆盖面,严查挤占挪用项目资金和民生资金缩水走样、虚报冒领、套(骗)取、贪污、挪用等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确保党的民生政策真正惠民。
(四)严格规范管理,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健全“借、用、还”相统一约束有力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千方百计偿还既定化债任务,按期偿还政府债务本息,切实维护政府公信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更好举债信誉和更多举债空间。二是加快推进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按照“两个优先”顺序,切实兜牢全县“三保”底线。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赢PPP模式,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努力减轻财政投资压力。四是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强财政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增强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改革发展的本领。全面夯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和制度,切实防范岗位风险,确保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安全。
上一篇:【目录】汉阴县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 10-10 ]
下一篇:【目录】汉阴县2021年教体系统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 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