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汉阴气象高质量发展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xzfgzbmzfb/2022-1152 公开目录: 县政府办文件,预警救援
公开责任部门 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汉政办发〔2022〕103号 成文日期: 2022年11月30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2-12-01 17:22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推进汉阴气象高质量发展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30日



推进汉阴气象高质量发展

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推进安康市气象局与县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汉阴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落实落地,按照汉阴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高质量推动全县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聚焦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以争创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切实提升气象服务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力争到2025年,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机制,建成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趋利避害并举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主要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达89%以上,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92%,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6%以上,公众服务满意度达93.5分以上,气象整体实力位列省市第一方阵。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精密监测能力。在我县川道或北部山区增设1部天气雷达,在全县10个镇监测空白区建设6套四要素气象观测站、4套六要素北斗智能新型气象站,升级改造3套气象观测站通信模块为北斗卫星传输。在暴雨敏感区、气象灾害高影响地区等区域增补便携免维护自动气象站5套,在粮食主产区建设1套农作物气象综合监测站、1套植被物候观测系统和1套土壤水分观测仪。在国家气象观测站建设1套大型蒸发和实景观测系统,实现全县气象观测站网密度达到9×9公里。统筹行业数据资源,推进农业、生态、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建设及以现有的“321”大数据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林业、气象、应急、住建等监测数据共享。(县气象局牵头,县委政法委、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各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精准预报能力。加快推进县级研究型业务,加强风云地球、秦智-陕西智能网格气象预报系统、NIFS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的本地化运用,提高对短时暴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和暴雨(雪)、雾霾、寒潮、低温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基于风险的预警产品在暴雨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等领域的应用。(县气象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精细服务能力。建设省市县一体化防灾减灾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打造气象服务产品一张网。升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统筹制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规程,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精准靶向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推进气象、应急管理、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旱、文旅广电等部门预警喇叭、电子显示屏等信息发布资源的共享共用,拓宽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提升信息传输能力。强化暴雨、干旱等8类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开展强对流、暴雨等重大气象灾害的定量化风险评估。(县气象局牵头,县文旅广电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县融媒体中心、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广电网络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工作机制,优化部门间重大灾害性天气综合会商研判调度工作流程,建立气象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林业等部门的快速应急热线,完善面向党政主要领导、基层责任人的叫应与直通式报告机制。将气象灾害预警纳入部门应急预案响应启动条件,制定气象灾害应急联动阈值指标和防御指南。建立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认定和风险防控机制,落实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小型水库堤防安全管理员、护林员、安全生产管理员、气象信息员、地震宏观观测员、防震减灾助理员和灾情信息员队伍共建共享共用。强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五项工作机制(县应急管理局牵头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各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增强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将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应对纳入全县领导干部、青年人才、妇女职工专题培训和党校培训课程。开展群众参与度高、传播效果好的气象科普活动,推进气象科普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科学防范气象灾害。宣传、教育、气象等部门联合加强极端天气自救互救知识宣教和技能培训,提高社会公众依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自主快速开展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建成全县综合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教体科技局、县应急管理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气象局、县融媒体中心、各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做优现代气象为农服务。加强农业农村气象基础设   施建设和信息共享,不断增强农业农村气象监测能力。围绕全县粮食生产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编制茶叶、猕猴桃、蚕桑等特色农业气候区划、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与保险公司探索农险+气象服务合作新机制。打响中国硒谷 幸福安康  中国天然氧吧 锦绣汉阴品牌,做好蜂糖李、猕猴桃、富硒茶、汉阴大米、汉阴菜籽油等申报省级生态气候好产品有机认证,提升汉阴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推进农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农业效益提升、农民增收。(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气象局、各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加强水利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共享,不断增强水利气象监测能力。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中小河流、山洪灾害气象风险监测预报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增强灾害预警时效性和预警服务的针对性,提升流域水利设施安全运营和水资源调度气象服务能力。推动卫星、雷达和自动站资料在汛旱情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上的应用,做好水库泄洪、库塘坝蓄水、水量调度等工作。(县水利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生态建设服务。增建2套生态气象监测站,加强卫星遥感资料在大气环境治理、森林火险、水域变化等决策咨询中的应用,助力在更广空间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做好双碳气象服务,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加强在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工业园区、经开区建设等方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有条件的镇积极申报避暑小镇、国内天气气候最佳观赏地。(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牵头,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文旅广电局、县行政审批局、县林业局、县经开区、县气象局、各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将气象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发展交通、健康、户外、运动等气象服务,完善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协作发展城镇内涝、地质灾害、道路交通安全及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联合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产业链、能源、数字乡村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县气象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卫健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围绕农业生产、治污降霾、森林(草原)防灭火、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开展常态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升平梁人工影响天气固定作业点信息化建设能力,在双河口镇、汉阳镇各新建1Ⅱ级标准化人工增雨作业点,购置1辆人工增雨特种作业车。建立气象、公安、财政、发改、应急、人武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协调、综合监管机制,保障汉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全。(县气象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县人武部保障科,平梁镇、双河口镇、汉阳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汉阴气象高质量发展,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工作,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县气象局牵头,各有关部门、各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健全气象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稳定的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对于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的气象人才,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予以支持。加强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将气象科学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列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推行部门联合执法,加强防雷安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完善地方气象标准体系。县气象局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教体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项目保障。认真执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局县共建项目建设计划,积极争取项目落地汉阴,做好项目用地、县级配套投资保障和建设手续办理等工作。重点实施天气雷达、人工增雨作业点、气象监测站网、气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县发改局牵头,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


  一、组成人员

   人:县政府分管领导

  副召集人:县政府办联系副主任

  县气象局局长

      员:县委政法委、发改局、教体科技局、经贸局、民政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文旅广电局、卫健局、应急管理局、乡村振兴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科协、气象局、融媒体中心、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广电网络公司分管负责人。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气象局,县气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研究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和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建设重点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落地实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三、工作规则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联席会议由召集人或副召集人主持,以会议纪要或备忘录形式明确议定事项。根据工作需要,联席会议也可邀请其他相关部门参加会议,研究相关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牵头做好联席会议各项工作,加强对联席会议议定事项跟踪督促落实,及时向成员单位通报有关进展情况。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认真落实好联席会议部署的工作任务,指导行业部门落实有关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和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建设。



  附件2


重点任务

具体措施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一)提升精密监测能力

1.在我县川道或者北部山区增设1部天气雷达。在我县10个镇监测空白区建设6套四要素气象观测站、4套六要素北斗智能新型气象站。升级改造3套气象观测站通信模块为北斗卫星传输。在暴雨敏感区、气象灾害高影响地区等区域增补便携免维护自动气象站5套。在粮食主产区建设1套农作物气象综合监测站、1套植被物候观测系统和1套土壤水分观测仪。在国家气象观测站建设1套大型蒸发和实景观测系统。

县气象局

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各镇人民政府

2.统筹行业数据资源,推进农业、生态、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建设及以现有的“321”大数据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林业、气象、应急、住建等监测数据共享。

县气象局

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

重点任务

具体措施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二)提升精准预报能力

3.加快推进县级研究型业务,加强“风云地球”、秦智-陕西智能网格气象预报系统、NIFS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的本地化运用。

县气象局

 

4.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基于风险的预警产品在暴雨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等领域的应用

县气象局

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

(三)提升精细服务能力

5.建设省市县一体化防灾减灾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打造气象服务产品“一张网”。

县气象局

 

6.升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统筹制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规程,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精准靶向发布“绿色通道”制度。

县气象局

县文旅广电局、县融媒体中心、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

7.推进气象、应急管理、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旱、文旅广电等部门预警喇叭、电子显示屏等信息发布资源的共享共用,拓宽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提升信息传输能力。

县气象局

县文旅广电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县广电网络公司

8.强化暴雨、干旱等8类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开展强对流、暴雨等重大气象灾害的定量化风险评估。

县应急管理局

(县普查办)

县气象局

重点任务

具体措施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四)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9.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优化部门间重大灾害性天气综合会商研判调度工作流程,建立气象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林业等部门的快速应急热线,完善面向党政主要领导、基层责任人的“叫应”与直通式报告机制。

县应急管理局

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各镇人民政府

10.将气象灾害预警纳入部门应急预案响应启动条件,制定气象灾害应急联动阈值指标和防御指南。

县气象局

县应急管理局、各镇人民政府

11.建立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认定和风险防控机制,落实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五项工作机制”。

县气象局

县应急管理局、各镇人民政府

12.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小型水库堤防安全管理员、护林员、安全生产管理员、气象信息员、地震宏观观测员、防震减灾助理员和灾情信息员队伍共建共享共用。

县应急管理局

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

(五)增强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13.将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应对纳入全县领导干部、青年人才、妇女职工专题培训和党校培训课程。

县委组织部

县委党校、团县委、县妇联、县气象局

14.开展群众参与度高、传播效果好的气象科普活动,推进气象科普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科学防范气象灾害。

县科协

县委宣传部、县教体科技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县融媒体中心、各镇人民政府

15.建成全县综合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县气象局

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科协

重点任务

具体措施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六)做优现代气象为农服务

16.加强农业农村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共享,不断增强农业农村气象监测能力。

县农业农村局

县乡村振兴局、县气象局

17.围绕全县粮食生产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编制茶叶、猕猴桃、蚕桑等特色农业气候区划、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县气象局

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

18.与保险公司探索“农险+气象”服务合作新机制。

县气象局

县财政局、保险公司

19.打响“中国硒谷 幸福安康  中国天然氧吧 锦绣汉阴”品牌,蜂糖李、猕猴桃、富硒茶、汉阴大米、汉阴菜籽油申报我省第一批省级生态气候好产品有机认证,提升汉阴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县气象局

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各镇人民政府

(七)加强水旱灾害防御

20.加强水利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共享,不断增强水利气象监测能力。

县水利局

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

21.推动卫星、雷达在汛旱情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上的应用,做好水库泄洪、库塘坝蓄水、水量调度等工作。

县水利局

县农业农村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

(八)加强生态建设服务

22.增建2套生态气象监测站。加强卫星遥感资料在大气环境治理、森林火险、水域变化等决策咨询中的应用,助力在更广空间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

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

23.做好“双碳”气象服务,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

县气象局

县发改局

24.加强在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工业园区、经开区建设等方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

县气象局

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行政审批局、县经开区

25.有条件的镇积极申报“避暑小镇”、国内天气气候最佳观赏地。

县气象局

县文旅广电局、各镇人民政府

重点任务

具体措施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九)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26.将气象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

县财政局

县人社局、县气象局

27.协作发展地质灾害、道路交通安全及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联合发布风险预警信息。

县气象局

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局、县林业局

28.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产业链、能源、数字乡村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

县气象局

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经贸局

(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29.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我县经济发展规划统筹考虑。

县发改局

县气象局

30.围绕农业生产、治污降霾、森林草原防灭火、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开展常态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县气象局

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

31.提升平梁人工影响天气固定作业点信息化建设能力,在双河口、汉阳各新建1处Ⅱ级标准化人工增雨作业点,购置1辆人工增雨特种作业车。

县气象局

县财政局、平梁镇、双河口镇、汉阳镇

32.建立气象、公安、财政、发改、应急、人武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协调、综合监管机制,保障汉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全。

县应急管理局

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人武部保障科、县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