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汉阴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索引号 xzfgzbmzfb/2022-1160 公开目录: 县政府办文件,应急预案
公开责任部门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汉政办函〔2022〕36号 成文日期: 2022年06月30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2-07-01 08:44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康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安政办函〔2022〕54号),加快推进我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代化建设,更好服务保障锦绣汉阴建设,助力汉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经县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切实加强安全监管,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到2025年,基本形成组织完善、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达到70%。到2035年,全县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服务能力达到市内第一梯队水平。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云水资源监测。优化人工影响天气重点作业区域气象监测站网布局,在汉阴国家气象观测站补充微波辐射计1套、以河道、水库为重点在各镇补充智能多要素气象站10套,不断提升卫星综合监测应用能力,为人工影响天气监测预警、指挥作业和效果评估提升技术支撑。开展秦岭水源涵养地常态化增雨蓄水作业,缓解水资源短缺。(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气象局,各镇人民政府负责)
  (二)提升空地立体作业能力。配合完成中部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西北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和秦岭水源涵养地工程项目建设,切实维护好“中央水塔”地位。提升平梁人影固定作业点安全等级为一级,加强地面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依托县通用机场,探索开展人工影响天气飞机作业。(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气象局,平梁镇人民政府、县机场办负责)
  (三)完善科学作业指挥体系。依托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平台和智慧型人工影响天气一体化业务系统,加强气象、应急、环保、林业、水利、农业等多部门沟通,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联动工作机制,能根据各部门需求及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作。(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
  (四)做好综合服务保障。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开展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调整优化增雨防雹作业站点布局,拟在双河口、漩涡各增加1个作业站点,扩大增雨(雪)作业覆盖面50%。围绕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库增蓄水等生态建设,常态化开展农作物需水季节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围绕干旱发生期、森林防火季、大气污染防治等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县气象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乡村振兴局,各镇人民政府负责)
  (五)加强安全工作监督管理。做好年度需用人影弹药的计划及采购储备工作,完成人影火箭等设备的年检工作任务。每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用弹药的储存、运输、作业、应急处置等安全排查治理,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安全事故指挥协调和应急救援机制,严格执行人影作业空域申请制度及作业程序,确保依法依规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县应急管理局、县公安局、县气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人武部保障科负责)
  三、保障措施
  (六)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每年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各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现装备、人员、经费保障等全覆盖。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综合监管”的管理体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全力做好人工影响天气相关工作。(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人社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负责)
  (七)加大支持力度。要将人工影响天气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将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作业站点建设、弹药的购置运输存储、装备的升级更新、作业能力提升等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体系。统筹推进,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常态化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负责)
  (八)加强队伍建设。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岗位等措施,稳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为每个作业点配备2名作业人员。强化技术培训,配强骨干力量。落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劳动保护、人身意外伤害和公众安全责任保险等保障制度。(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气象局负责)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