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党建引领为医改工作赋能增效
近年来,汉阴县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将医改与党建工作融合,依托“党建领航护卫健康”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卫健系统干部职工政治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推进落实“1522”医共体建设,打造“县强、镇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医改工作新格局。
突出核心引领,发挥党对医改工作举旗定向作用。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编制、人社、医保、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医共体建设相关事宜。将医保、医疗、医药县级分管领导调整为一人,有力推动人事、薪酬等关键改革措施落地。县卫健局组建成立县域医疗健康共同体总院党委(功能型),进一步加强党对医改工作的领导保障作用,形成上至总院、下至基层分院(镇卫生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工作网络。医共体总院党委负责领导总院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调各方关系、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发挥总院党委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对镇卫生院党组织实施双重领导(即:接受属地党组织和医共体党委领导),通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化整为零,形成合力,以双向考评机制促进系统集成。截至目前,汉阴县医共体总院党委共有20家成员单位,含3个党委、19个党支部,覆盖党员371人。
坚持党管人才,全面落实“人才兴医强卫”战略。出台《卫健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每年设立100万元高层人才引进基金,明确引进人才、继续教育,住房、子女入学和家属就业政策,并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切实增加岗位吸引力。县政府支持开展“名科、名医”评选表彰活动,大张旗鼓表彰各类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医务工作者,形成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畅通基层人才晋升和人员流动两个渠道,提拔3名中心卫生院院长兼任县公立医院副院长,县公立医院派出后备干部到中心卫生院担任业务副院长。依据“深山到浅山,浅山到川道”的人员流动机制,依规正向流动69名基层医务人员,保障基层人才有序递补。按照“县强、镇活、村稳”的医改工作目标,全面落实技术贯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机制,在基层分院中选派党员职工、业务骨干到县级医疗机构进行业务培训学习,从县级医疗机构中抽调人员到基层分院中进行挂职锻炼。推行专业技术人员“互换式交流”,以共同体成员单位进修人员与医共体牵头医院下派人员“一对一互换”的模式执行人才顶岗使用制度,缓解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不足与服务能力提升之间的矛盾。同时,强化医院党建引领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引才、育才、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依托“党建领航、护卫健康”主题活动,强化系统职工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聚焦领导班子能力提升,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院级党组织会议、院长办公会议、书记院长定期沟通等议事决策机制,充分发挥院级党组织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院级党组织和医院管理层或理事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成齐抓共管、推动落实的良好格局。聚焦党员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培训和“智慧党建”平台自学方式,将新医改工作要求与理论学习同步安排,对党员职工开展“过关式”培训,增强医务人员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大力实施“双培养工程”,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注重把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科室负责人,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该县推动党建、医改工作“同频共振”,以党建活动推动县镇一体、镇村一体改革深入融合,每月由基层分院党组织领办或协办主题党日活动,充分结合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创新活动形式。组建“党建+健康宣教”“党建+健康义诊”“党建+医防融合”活动小分队,让医院党员职工深入千家万户,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实现党建服务医改,医改推动党建的目标。
狠抓作风建设,为医改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在卫健系统全面开展干部作风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实施“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反馈-总结评估”的闭环机制。持续深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对口帮扶医疗机制,着力整治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不相认、重复检查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各医疗机构强化医德医风建设,认真落实“九不准”纪律要求,健全完善医药代表院内拜访医务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器械、后勤物资购销领域的纪律要求和“高压线”,拧紧廉洁采购“螺丝”,建立清清爽爽的合作关系,着力防范医疗购销领域党风廉政风险。通过有机融合,我县实现党建引领医改工作“四个转变”,即:实施党史学习教育、党建领航等系列载体活动,引领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由“不同心”向“一家人”转变,提高机构间的协同性,提升医疗卫生整体服务效率和质量;引领牵头单位负责人由“大院长”向“总院长”转变,管理理念向基层分院延伸;引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由“两张皮”向“同发展”转变,让群众少得病、不得病,在分院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引领群众看病习惯由“大医院”就医向“家门口”就医转变,让群众获得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县县内就诊率达到95%以上,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从2019年的82.1%提高到2022年的93.1%,全县医保基金由2019年亏空转向连续两年有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