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镇情快讯

镇情快讯

汉阴县乡村振兴工作交流(二):涧池镇

作者:佚名 来源: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3-07-08 14:27

  涧池镇紫云南郡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是全县最大的安置社区,安置搬迁群众692户2688人,来自10个镇73个村,其中跨镇安置381户1475人,占55%。整体搬迁后,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和社区持续聚焦收入难稳定、生活难融入、权益难保障等问题,在全面推行“138”后续扶持模式的基础上,依托“321”基层治理、“三联”工作等机制,不断丰富载体,后续扶持各项工作持续强化提升。


  三督三查防返贫

  坚决守住返贫底线是搬迁后扶的政治任务。针对搬迁社区和搬迁户实际情况,对防返贫监测严格扁平化管理,扎实开展“三督三查”。 “三督”即督纪律作风、督硬件过硬、督软件达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网格长作用,聚焦“六问六查”,引导农户通过防返贫申报“一码通”自主申报,发动网格长、帮扶干部日常排查申报,实现了实时、精准、便 捷。通过逐户监测排查,社区共发现并纳入监测对象22户,全部纳入防返贫系统动态管理,共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32项。

  “三查”即全面查、重点查、对标查,定期对“三保障” 、产业 就业、政策落实等工作,对照标准、重点、指标开展自查自纠, 逐项“过筛子”,保证每项工作一 目 了然、全面达标。


  三社三分稳增收

  群众稳定增收是搬迁后扶的前提。围绕“一厂一园”,创新推行“三社三分”。一是社企分业。按照“国企带镇村”思路,率先成立社区公司,将社区工厂、大棚、冻库、展厅等经营性资产计入公司,将物业管理授权公司,由公司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社区专职抓好社区管理服务、主要精力用于活动开展、民生实事等日常性事务,改变了社区“包打天下”的状况。2021年底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收益69.36万元。2022年,社区运转实现了收支平衡,不再年年靠支持、年底靠救济。二是社商分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2022年招引菲亚特纺织年产7000 万双成品袜生产线、秦巴珍稀、民康果业等市场主体入驻。特别是菲亚特纺织去年10月入驻后,已稳定解决社区120 余人就近务工;今年已缴纳税收2100万元,仅5个月就实现“升规”。目 前,该企业已成立进出口公司,正在搭建电商产业园,下游全自动纱线生产线已达成招商协议,有望三季度入驻。围绕招引企业需求,社区重点当好“服务员”,主要做好劳动力组织工作。南郡社区共有劳动力1315人,其中省外务工652人,省内县外务工383人,县内务工的280人中,除14人自主创业,63人在集镇或县城务工外,26人落实了公益性岗位,其余177人全部在社区工厂和农业园区务工,实现了一户不少、稳定就业。三是社群分红。定期对盈余采取“127”分红,预留10%作为产业风险金;20%作为产业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70%全部用于产业分红。通过入股分红、务工工资等形式,已累计发放工资158万元分红19.2万元。


  三位一体促融入

  一是党建引领,政治融入。把建强支部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社区党支部统领、社区自治支撑的管理体系下,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社区党员从2019年的9名稳定发展到20名。二是活动支撑,思想融入。常态化开展文艺活动和道德模范表彰,每周放映爱国电影,每季度开展优秀网格长评选,有效增进了搬迁群众对社区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三是六小暖心,生活融入。聚焦日常所需,建设了小厅堂、小厨房、小库房、小课堂、小菜园、小超市等“六小工程”,全需求、多角度完善便民体系,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真正让搬迁群众住的安心、过的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