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重申不操办不参与“谢师宴”“升学宴”有关要求》的通知
索引号: | xzfgzbmzfb-GK-2023-3180 | 发布日期: | 2023-07-25 09:47 |
来源: | 县纪委监委 | ||
内容概述: | 《关于进一步重申不操办不参与“谢师宴”“升学宴”有关要求》的通知 |
各镇党委,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省驻汉各单位党组织:
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巩固深化新民风建设成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现就不操办、不参与“升学宴”“谢师宴”有关要求进一步重申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县委《实施细则若干措施》,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隐形变异,把不操办不参与“升学宴”“谢师宴”作为推进巩固深化新民风建设成果的重要举措,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带头不操办“升学宴”“谢师宴”,教职工拒绝参与“升学宴”“谢师宴”,带动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升学宴”“谢师宴”,切实推进移风易俗,减轻群众人情负担。
二、压实主体责任。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要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认真做好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子女高考情况的排查报备,及时做出提醒,督促有子女升学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向所在党组织作出不操办“升学宴”“谢师宴”承诺,签订承诺书(见附件2、3)。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举办、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
三、重申纪律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禁违规操办和参加各种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严禁借子女升学之机违规宴请管理服务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务的人员;严禁以升学、谢师为名违规赠送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微信红包及其他电子礼金、礼券等;严禁采取分批次、多地点操办或“只收礼不宴请”等方式掩盖违规违纪行为。
四、强化监督执纪。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或参与“升学宴”“谢师宴”问题强化监督,县纪委监委要设立“升学宴”“谢师宴”监督举报专线,联合县市场监管局等单位通过查阅消费账目、订餐记录等方式,深入酒店、宾馆、农家乐等餐饮场所开展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着力发现“升学宴”“谢师宴”相关问题线索。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或参与“升学宴”“谢师宴”的,一律严查快处,绝不姑息迁就,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对因工作措施不实、教育监督不到位,导致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或参与“升学宴”“谢师宴”的,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也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
五、深化道德评议。各镇要指导村(社区)在新民风道德评议中,对非公职人员操办、参与“升学宴”“谢师宴”行为开展专项评议,并将道德评议结果在“红黑榜”上公布,进行公开批评教育。同时,将操办、参与“升学宴”“谢师宴”行为纳入“道德银行”扣分项目,并作为是否享受相关助学政策和落实社会助学帮扶的重要参考。
六、开展“集体升学礼”文明实践活动。各镇、村(社区)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积极动员帮扶单位、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等,整合民政、教育、工会、团委等各方助学资源,组织即将进入大学校园的学子开展“集体升学礼”文明实践活动,为他们送去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鼓励他们志存高远勇追梦,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各机关事业单位要立足实际,组织本系统、本单位有子女升学的干部职工积极参加“集体升学礼”文明实践活动,弘扬践行社会文明新风尚。
七、严格行业监管。县委宣传部要加大对全县各类媒体的教育监管力度,督促严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民风建设要求,营造不操办、不参与“升学宴”“谢师宴”的良好舆论氛围。县教体科技局要强化教育监管,通过召开会议、下发通知、发送廉洁短信、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将各项要求传达给相关学校,对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督促学校负责人对毕业班教师开展廉洁教育,拒赴“升学宴”,不收“谢师礼”。倡导学生家长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和破除陈规陋习,不操办“升学宴”“谢师宴”。县市场监管局要加强辖区内餐饮单位广告监管,严禁面向社会发布“升学宴”“谢师宴”类营销广告。要集中时间精力,对辖区内餐饮单位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餐饮单位门头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牌、条幅、彩虹门广告宣传情况,发现“升学宴”“谢师宴”广告立即清除。
八、公开通报曝光。县纪委监委、县教体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要将查处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餐饮单位、非公职人员家庭的典型案例,通过“报、网、端、微、屏”进行多平台、多渠道及时曝光,增强警示教育的覆盖面、震慑力。对个别典型案例,媒体要适时跟踪报道、曝光批评,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
广大群众发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或参与“升学宴”“谢师宴”的,可直接拨打12388或县纪委监督举报电话0915-5271904举报。发现餐饮单位向社会发布“升学宴”“谢师宴”类营销广告的,可直接拨打12345或12315电话举报。
附件1
“集体升学礼”文明实践活动工作导引
当前正值高考录取时间节点,为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树新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优良家风,塑造淳朴民风,杜绝举办“升学宴”“谢师宴”等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现就各镇、村(社区)举办“集体升学礼”活动规范导引如下。
一是精准掌握升学信息。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摸排学生录取信息。县教体科技局(招生办)收集汇总全县考生录取信息,形成工作台账,每周三向各镇反馈一次。同时,各村(社区)要对辖区考生录取情况进行自下而上精准摸排,并上报各镇进行汇总,与招生办下发台账进行比照,确保做到不漏一人。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各镇、村(社区)要通过“百姓讲堂”、倡议书等多渠道宣传新民风建设,营造“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谢师宴’”浓厚氛围,通过入户、短信、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点对点宣传,引导学生家庭不举办、不参与任何形式“升学宴”“谢师宴”,并提前告知和邀请参加“集体升学礼”。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组织有子女升学的干部职工签订承诺书。要加大媒体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总结推广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
三是明确举办主体和参与对象。活动要坚持规模适度,原则上各镇集中举办,人数多可分批举办,准大学生多于10人的村(社区)也可单独举办。每次活动人数控制要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参与对象是镇领导、相关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学生、家长、老师代表,镇上举办的应邀请联镇县级领导和包联牵头部门领导参加,村(社区)举办的应邀请联村单位领导参加。
四是灵活活动流程。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采取“8+N”形式灵活设置活动流程。“8”即:一是奏国歌,集体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二是看视频,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成长成才,报效国家视频;三是微宣讲,各镇、村(社区)自定宣讲主题,教育引导学生立志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四是感恩情,学生为父母敬茶,学生代表发言感谢国家、父母、老师教育培养,就立志成才的决心进行表态;五是做承诺,所有学生和家长现场签订《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谢师宴”承诺书》,学生和家长代表作承诺发言;六是送礼物,主办单位为学生送上旅行箱、笔记本、书籍等学习用品;七是赠祝福,到会领导为新生寄语;八是送书法,县镇书协会员根据学生需要送书法作品。“N”即各镇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送奖学金、慰问困难学生家庭、文艺表演等多种自选方式开展活动。
各镇、村(社区)要坚持节俭务实,把举办“集体升学礼”文明实践活动作为弘扬时代新风,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更具活力的重要举措,用“集体升学礼”引领社会新风尚,焕发文明新面貌。县委宣传部将定期督查,对没有开展的进行通报,并纳入年度意识形态目标责任考核。
附件2:
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谢师宴”承诺书
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自强,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移风易俗树新风,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民风,反对大操大办,作为学生家长,我承诺:
1.自觉遵守县上倡导和要求,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
2.自觉践行新民风,坚持移风易俗,勤俭节约,不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等各种形式的升学宴请;
3.不借子女升学之机违规收受礼金、礼品、消费卡等;
4.不用公车接送子女入学、外出游玩;
以上承诺,我将自觉遵守,做履行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并动员家属及亲朋好友自觉践行新民风。
中共汉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
中共汉阴县委宣传部
汉阴县监察委员会
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汉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