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李家台社区:“红色物业”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
随着城市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大量老小区由“三无小区”向物业管理转变,全新的生活环境与老旧的生活习惯产生碰撞,物业费收缴困难、乱堆放、不文明停车等问题时有发生。如何化解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纠纷,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成为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的新问题。城关镇李家台社区拓展思路,探索实施“红色物业”制度,为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生动事范。
开新局“红色物业”应际而生
城关镇李家台社区结合实际,依托辖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从社区“两委”和辖区物业网格员中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开启“红色物业”智慧小区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和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小区、街道等地,设置“红色物业”先锋岗,构筑起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共治网络”,将党员服务、物业服务、信息通知、问题反映、满意度调查等诸多功能及服务整合,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延伸到小区、延伸到楼栋,凝聚起了基层共治力量,形成“一岗多能”的“红色物业”。
“红色物业”以居民的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上接常规工作,下接群众诉求,是城关镇李家台社区社会治理的最新举措,是移动的“服务大厅”。
接地气“红色物业”畅通渠道
这些“红色物业”,是社区“两委”和物业骨干,他们只要忙完手头的工作,就会穿上志愿马甲,到辖区里转一转,看看哪里有公众安全隐患,听听居民们最近的需求,说说群众需要的法律法规知识,摆摆矛盾纠纷双方的事实道理。
针对基层居民类型多、管理难等特点,城关镇李家台社区全力打造“智能信息”型“红色物业”。“红色物业”移动办公,下沉楼道一线,根据居民需要协调作息,和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情况,通过网络微信远程联系的方式,随时受理居民诉求,通过微信联系为居民处理家庭矛盾纠纷,使外出务工人员能安心在外工作,时刻了解家庭情况。做到人在千里外,事在辖区办。同时定期向在外务工人员宣传最新相关政策,让大家从遇事到处跑,到现在的有事“红色物业”办。为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社区定期组织相关业务培训与交流,从以前的“专人专岗”变成了现在的“全科全能”,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了解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向居民发放人员联系卡,实现服务居民咨询问题“一口清”导办,户籍与民生业务“一门式”受理转办,让居民办事只咨询一次,只跑一次。逐步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了“问题在一线发现,难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
聚合力“红色物业”组团服务
在建好“红色物业”的基础上,由社区党委牵头,将社区两委、党员志愿服务队、辖区物业人员,组建了“红色物业”团队,打破条线分割,提高了办事效率,解决复杂问题。辖区党员、楼栋长和热心志愿者纷纷加入其中,通过挖掘一些人、带动一批人、服务一群人、惠及所有人。
“红色物业”,平日“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做、实时报及时记”,倾听民声、汲取民智,为民解忧,成为辖区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和“好帮手”,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感染带动更多的辖区居民自觉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显成效“红色物业”大有作为
“红色物业”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宣传上级政策、收集社情民意、整治安全隐患、调解邻里纠纷等,在平安小区建设、文明城市创建中效果显著。“红色物业”不仅推动了社区治理工作,更有效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模式的确立。
与此同时,城关镇李家台社区还将完善“红色物业”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构筑物业服务规范有序、居民自治充满活力、邻里互助和谐融洽、人居环境美丽舒适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