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部门动态

部门动态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三项举措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萍 来源:县审批局 发布时间:2023-08-14 09:47

  今年以来,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精简统一高效便民原则,不断创新政务服务工作模式,以改革提速、以创新增效、以服务增温,积极为民营企业在发展上解忧、环境上解压、政策上解惑、帮扶上解渴,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为全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生机。

  按下审批服务“加速键”,推动民营企业落地更加高效。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创建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落实行政审批“容缺受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等制度,进一步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让企业和群众花最少的时间就能把事情办完办好。

  通过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优化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力推动部门之间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积极对接“秦务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24小时自助办”,切实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0%以上,81%事项“一窗受理”,95%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环节减少52%,办理时限减少72%,申请材料减少65%;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1个工作日内,审批环节、材料减少30%以上,审批时间减少50%以上,群众跑路次数减少40%以上。在工程建设审批领域,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由原来的385个工作日缩减至88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的核准(备案)类项目审批时间由原来的200个工作日缩减到60个工作日。

  理清民营企业“需求单”,推进投资创业更加便利。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项目建设审批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瞄准企业需求,从全县64个重点项目中筛选出24家重点项目作为包抓服务对象,按照“一个项目一名管家一支队伍”的要求,全局从领导到干部全员参与,每人牵头包抓一个重点项目,围绕项目审批全链条、项目建设全周期,实行主动介入、靠前服务、绿色通道、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帮办代办等服务机制,帮扶企业生产、经营、用工、融资、项目落地等堵点、难点问题,精准打通产业堵点,用心用情为企业提供“穿透式、直达式”服务,推动国家、省、市助企纾困政策应享、尽享、快享,助推项目建设驶入“高速路”“快车道”。

  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主动倾听企业的呼声和诉求,推进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办理,切实将服务前移至“企业家门口”。在省市层面推出15项“一件事一次办”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可办事项范围,推出了18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套餐,设立“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服务窗口,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站办结”的要求,整合“一件事一次办”服务链条,推动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多个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今年1—7月份,全县4000余件12345社情民意工单,按期回复率100%,群众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

  树牢作风建设“风向标”,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以问题整改解决为导向,定期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到政务大厅开展“坐窗口、走流程、强作风、优服务”活动,通过现场走流程、窗口办业务、面对面交谈沟通等形式,让部门领导“换位思考”,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工作的办法和措施,倒逼服务提质增效。

  聚焦行政效能监督,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进行“红黄绿”三色预警督办,同时融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321”民情在线平台和“好差评”协同服务平台等功能,构建起线上线下全方位监督检查评价体系,全面推进事项办理提速提效,实现了干部作风更实、服务质量更优、政府效能更高的工作目标。今年1-7月份,14.75万件县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办事零失误、群众零投诉、服务零差评,为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