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理论调研

理论调研

综合施策 多点发力 释放消费潜力

作者:陈延恒 来源:市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23-08-29 16:05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央连续密集出台一系列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特别是,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度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增强消费能力。如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汉阴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新的市场消费热点,引导商贸企业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全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品市场一季度稳中有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总体来说,农村消费水平还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市场扩张乏力,发展相对滞后。为此,就如何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促进汉阴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走进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汉阴县三柳村,对40户记账户三年来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和座谈,探寻乡村消费新亮点,展现消费升级给农村带来的新气象、新机遇。

  双河口镇三柳村是中央政研室、农业农村部在汉阴设立的农村经济固定观察点,是全国300个观察点之一。该村距汉阴县城以北11公里处,属浅山丘陵地区,全村264户、899人,劳动力560人,土地总面积4542亩,其中林地3357亩,耕地1185亩(含水田345亩),人均耕地1.32亩。2022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51亩,粮食总产量606吨。全村经营总收入128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6元。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处于中等水平,基本上能够代表全县农民的平均消费水平。

  一、主要特征

  三年来,三柳村农民消费风生水起,不仅有量的增长,还有质的提升。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在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下页表是三柳村农民三年消费情况一览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三柳农民消费的以下特征:

  1.消费观念不断改善。“钱袋子鼓起来了,消费底气足了,消费理念变了”,从过去一味追逐价低质次产品,逐步变成了价格、质量、品牌并重,开始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房屋不断翻新,家装升级改造,家电更新换代,线上下单成为新潮流。从家家户户的记账本里,感受到农村消费的热乎气,折射出乡村振兴的好势头。许多农户在生活改善后,就会将手中的钱投入到健康、教育、交通、通讯等方面,走上了科学消费的道路。

  2.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在满足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以往有大幅提高,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吃得健康、穿得舒适、用得方便,追求精神生活和耐用物品享受已成趋势。家电消费增长潜力显著,从大屏幕彩电、四开门冰箱、静音空调等传统家电的升级版,到净水器、微波炉、数码产品等新晋绿色家电,农村家庭对家电好货的需求量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优质消费品“飞”入农家小院,农村居民正逐步融入现代科技新生活。

  3.消费层次不断提高。虽然食品类消费支出仍排在第一位,但总体来看,食品消费支出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以粮食为主食的支出比重不断下降,副食支出比重显著上升,肉、鱼、蛋、奶、烟酒、水果、糕点等人均消费量增速较快,居民的食品消费向营养型、健康型转变,农民消费正从过去的“日求三餐、夜求一宿”温饱型向现在的“追求知识、追求舒适、追求健康、追求快乐”的科学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4.教育与衣着支出增速较快。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增收后的农民提高生活品质创造了条件。农民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对于自身的技能培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电脑、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的广泛使用,增加了农村居民的娱乐方式,各类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走进了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410.17元,比2020年同期增加465.58元,同比增长49.29%。其中,人均教育支出1165.23元,同比增长41.3%;人均文化娱乐支出244.94元,同比增长3.8%。衣着消费质量不断提高,购买服装的比重上升,款式、花样不断翻新,着装看质量,看牌子,还要看个性。2022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556.68元,比2020年同期增加57.94元,增长11.62%。

  5.保障性支出呈两增一减特点。合作医疗连续两年以4.11%、5.23%的速度递增,养老保险以6.15%、5.62%的速度递增,政策性保险三年来以3.45%、2.86%的速度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新农合和养老保险制度多年的实施,农民看到好处,参保购买意识增强,但农村政策性保险险种少、保额低,受时间、地理因素影响及理赔程序复杂等原因,影响农民积极性,导致参保投保减少。

  6.消费倾向弱,储蓄倾向强。储蓄仍然是农民当前处理家庭收入的主要方式。问卷调查显示,三柳农民户均存款3.85万元,其中72%的农户倾向于储蓄,28%的农户倾向于消费。农民储蓄的重要目的一是盖房子,用于改善居住条件以及准备子女婚事;二是用于子女的非义务教育;三是用于看病和养老。三柳村一组村民王军,全家4口人,夫妻俩外加一儿一女,丈夫及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女儿在西安上学,每年学费2至3万元,全家年净收入6万元左右,抛去各种开支每年能结余2万元。沉重的家庭负担,迫使农民不得不储蓄,不敢也不能放开手脚消费。

  二、存在的问题

  汉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但与农民强烈的消费愿望相比,农村消费还有不少梗阻,严重影响并限制了农村消费的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消费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也是制约农民消费的根本因素。收入低且增长缓慢,在消费中必然表现为消费数量少,消费产品种类单一,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扩大消费需求,提升优化消费结构。

  2.保障机制不健全。走访座谈中,农民普遍反映,收入低、没保障,没有能力、也不敢消费,此外,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生活和发展负担重也是影响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攒钱养老”的消费心理依然存在。城镇居民一般有“三险一金”,买房子可以贷款、退休了有养老金,社会保障机制相对比较健全,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整体来说还没有建立,盖房、教育、医疗、人情等大项开支占其收入的相当比重,迫使农民不得不储蓄,不敢、也不能放开消费。

  3.消费设施不够完善。与县城相比,农村的消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学会网上购物,但是,在农村地区存在着物流市场规模小、物流覆盖率不高、电商配送服务点少、配送时间长,甚至有的农村地区不支持配送或是配送成本比较高的问题,导致农村的物流市场缺乏完善的体系,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物流市场的需求。

  4.消费环境不够理想。全县农村流通市场以私营小店、小铺为主,这类商业设施体系不健全,进货渠道混乱,规模小、商品类型少、品质参差不齐,服务方式相对滞后,甚至有的商超存在销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未明码标价、无资质销售等经营不规范问题。特别是对于大量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分辨商品的真假以及过期与否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客观上也为低价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三无”商品提供了生存土壤,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这些都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

  5.消费市场建设缓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和转变,但是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开发的力度与农民的心里期望相比,与农民的消费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少生产和销售企业对农村市场缺乏深入的了解,生产和销售严重缺乏为农民服务的观念和意识,忽视了农村市场的需求和特点,没有对农村大市场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将一些城市不好销售的产品推向农村,从而限制了农村的消费。

  6.消费维权意识差。农民大多风险防范意识较差,没有索要发票或者消费票据的习惯,再者由于消费纠纷处理的法律程序繁琐,存在维权成本等问题,导致部分农民嫌麻烦而放弃对自身权益的维护,让消费维权变得比较困难。

  三、几点建议

  面对庞大的消费主体,旺盛的消费需求,需要瞄准这些难点痛点堵点,协调各方,共同发力,让农村消费市场从“一时火”到“时时火”,持续不断“火”起来。

  1.政府搭台,政策发力。找准方向,明确路径,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一直制定出台系列刺激农村消费的“加强版”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让农民“真金白银”得实惠,带旺人间“烟火气”。如发放消费券、家电下乡、农机具补贴等,引导鼓励汽车、家电、餐饮等大宗消费品下乡;相继实施重点促进农村消费的活动,如立足“三沈文化”和农耕文化,丰富以传统民俗文化为底色,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商贸旅游为一体的汉阴“三月三”古庙会(也称物资交流大会),以展促销,以会促购,活跃城乡经济,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

  2.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提高农民购买力的首要任务是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坚决支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定不移的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门路。二是大力推行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方法,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拓宽农民的就业领域。三是建立健全劳务市场体系,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环境。四是大力发展“双创”,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自主择业的能力。以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以产业振兴为核心,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奠定经济基础。

  3.推动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效率。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结合农村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生产,提高土地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4.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群众幸福感。坚持把本级财政的60%以上用于保障改善农村民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持续推进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惠民工程,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5.加快寄递物流建设,激发消费潜力。通过对三柳农民的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综合满意度调查为70分,总体较好。但群众对眼下的快递服务仍有怨言,这表明在快递到村、售后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并作出“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等部署。建议一是聚焦电子商务,着力打造县—区域中心—乡镇—村四级电商寄递物流站,鼓励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深化合作、融合发展、互惠互利,共建农村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建立“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双向流通、深度融合”的物流配送模式,构建农产品产、销、运一体化供应链体系,进一步畅通农产品的寄递渠道,激活和带动农产品销售,促进消费和稳增长。二是加大电商促销力度,加快电商快递协同发展,建设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围绕茶叶、果蔬、粉条、魔芋、香菇、木耳等优势特色富硒产业,进一步培育推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一县一品”项目。三是建立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引导中通、圆通、韵达、申通等快递企业通过“邮快合作”的方式实现快递服务进村。推动利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服务站、农家书屋、农村供销社、新型乡村便利店等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资源,提供农产品寄递、邮件快件代投等便民服务,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

  6.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一是加强农村市场治理,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着力建立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提高农村商业发展水平。质监农业等执法部门重拳出击,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市场,加大对伪劣和“山寨”等侵权假冒产品打击力度,确保合格优质产品走进农村市场,使农村消费环境便捷舒心,健康有序。二是抓好法律援助,强化公共法律服务。通过以社区、村委会为单位建立完善法律援助中心、配备法律援助顾问等方式,为农村消费者消费维权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三是完善农村消费者维权支持网络,建立健全服务农村基层的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加大消费教育宣传力度,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进乡村工作,并根据农村居民需求特点,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消费维权知识宣传,逐步提升农民消费维权意识。

  7.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即期消费。一是完善保障制度。逐步加大以社保、低保和特困救助“三条主线”为骨架的社会救助网络建设,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及特困群众大病救助制度,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帮”。二是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倾斜力度,提高财政补助补助,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通过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农民消费安全感,让农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不断释放乡村消费的巨大潜力,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

  农村市场是一片广阔的海洋,正展现出消费升级的蓬勃动力。让农村消费火起来,需要各方共同施策,多维度发力,用心营造生态健康的市场环境,不断把农村大市场蕴含的消费潜力激发释放出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