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汉阴县委办公室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阴县2020年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引号 | xzfgzbmzfb/2020-4071 | 公开目录: | 县政府办文件,三农政策 |
公开责任部门 |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汉办发〔2020〕6号 | 成文日期: | 2020年03月11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20-03-12 14:36 |
各镇党委、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省驻汉各单位:
《汉阴县2020年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工作要点》已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汉阴县委办公室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11日
汉阴县2020年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工作要点
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办法》和省发改委、扶贫办印发的《陕西省2019年苏陕扶贫协作专项考核实施方案》及省市县出台的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为认真落实溧阳、汉阴两地签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协议》,聚焦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使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工作创新等工作,巩固提升全县脱贫成果,制定《汉阴县2020年度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工作要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1.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到溧阳对接调研交流各1次,邀请溧阳市委、市政府领导来我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交流;召开由双方党政负责同志出席的联席会议不少于2次,拟定双方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事项,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等专题研究推进苏陕扶贫协作工作各1次以上。(责任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
2.与溧阳市发改委开展对接交流,牵头统筹做好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各项工作;每季度组织召开苏陕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议,推动落实《苏陕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战略协议落实分工方案》,协调推进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各项工作。(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3.制定党政干部交流年度计划,选派2名党政干部到溧阳挂职学习(6个月以上);组织后备干部、科级干部以及脱贫攻坚基层人才赴溧阳培训1次以上。(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
4.做好溧阳来汉挂职干部的协调、服务和管理,建立工作制度,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挂职干部全力做好帮扶工作;将挂职干部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计划,邀请溧阳挂职干部举办讲座1次以上,充分发挥挂职干部的带动作用;安排溧阳来汉挂职干部分管苏陕扶贫协作工作,并联系深度贫困村。(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
二、推进人才交流,激发发展活力
5.制定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学习年度计划,组织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农林、行政管理、社会人才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赴溧阳交流学习,确保人数不少于21人,时间1个月以上。(责任单位:县人社局牵头,县教体科技局、文旅广电局、卫健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行政审批局负责落实)
6.做好溧阳来汉专业技术人才的协调、服务和管理,建立工作制度,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专业技术人才全力做好帮扶工作;邀请溧阳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开展专业技术培圳1次以上;安排溧阳来汉专业技术人才面向深度贫困村开展支教、支医、支农等帮扶工作。(责任单位:县人社局牵头,县教体科技局、卫健局、农业农村局负责落实)
7.开展两地助教助学活动。学习溧阳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邀请溧阳教育专家组来我县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及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提升5所对口合作学校的帮扶成效,落实签订协议各项任务;加强职教合作,建立两地职业技术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促进溧阳职业院校与汉阴县职教中心开展对口合作;落实5名贫困职高生赴溧阳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深化教师交流学习,提升我县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选派10名学校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到溧阳跟岗学习。(责任单位:县教体科技局)
8.开展两地助医活动。进一步落实江苏人民医院溧阳分院与汉阴县人民医院及14所镇卫生院签订的帮扶协议,双方互派专业人才交流学习,汉阴选派5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溧阳市卫健系统进修学习,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带动医院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对汉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消化内科、胸外科、泌尿科、ICU的建设进行重点帮扶,开展临床教学、技术培训、手术示教、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研讨等活动;通过溧阳市对口帮扶医院专家的技术指导、手术带教等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提升业务技能。(责任单位:县卫健局)
9.开展农业林业和乡村振兴对接交流。利用我县富硒资源优势,加强双方在农业产业化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茶叶产业、苗木花卉、园林绿化等领域深度合作;选派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溧阳市农林系统进修学习,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农业2人,林业2人);落实两地农业企业开展产业合作,签订对口合作协议2个以上,引导溧阳有意向性的龙头企业来汉考察,吸引龙头企业入园;引进溧阳市优质农业、林业产品新品种、推广新技术1项以上;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考察学习溧阳乡村振兴规划和农旅融合建设先进经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发改局、财政局,各镇人民政府)
10.开展文化旅游交流协作,邀请溧阳市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对我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方式创新、农旅融合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指导;选派1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溧阳市旅游局学习,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积极对接溧阳市旅游局,协助做好我县全域旅游项目策划指导,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责任单位:县文旅广电局)
11.深化与溧阳市民政局对口交流,学习溧阳在社区建设管理、养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推进我县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组织相关人员赴溧阳市民政局考察学习社会事务管理、敬老院管理质量提升等先进经验;选派1人交流到溧阳市民政局跟班学习民政相关业务。(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12.深化城镇建设、城市产业和重点项目征地拆迁等方面交流学习,组织相关部门和镇到溧阳学习先进经验做法。(责任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相关镇人民政府)
13.深化与溧阳供销社交流合作,学习溧阳在“三会制度”、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进我县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责任单位:县供销联社)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14.用好苏陕扶贫项目资金。根据省市县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要求,下达汉阴县2020年度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计划,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和就业,精准聚焦贫困村尤其是深度贫困村全覆盖;通过土地流转、产品收购、委托代管、公益岗位、务工取酬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带贫成效;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项目、学校和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补短板项目,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对招引江苏落户汉阴企业带贫效果明显的项目予以支持;对于实在不具备发展产业扶贫项目的深度贫困村,将扶持资金投向工业园区、有条件的集镇和搬迁社区,由其代表贫困农户以入股权投入的方式,选择产业和就业扶贫项目投资,与项目实施主体签订入股分红协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确保贫困人口稳定收益。(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扶贫局)
15.加强苏陕扶贫项目监管。强化苏陕扶贫协作项目“三定”管理,明确具体任务、完成时限、具体责任人,全力推进项目按时开工建设,确保当年苏陕扶贫资金支出达100%,用于县以下基层100%;建立苏陕扶贫项目评审机制,按照项目单位自愿申报、书面承诺,县发改局组织评审,县政府常务会议确定方式安排项目资金。(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扶贫局牵头负责,各项目主管部门、各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
16.强化苏陕扶贫资金监管。完善苏陕扶贫协作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严把项目申报、实施推进、竣工验收、绩效评估关,做好项目公示公告;按照省市县苏陕扶贫协作资金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及时将项目资金和各级捐赠资金拨付到位,管好用好各类苏陕资金,坚决防止挪用和出现骗取套取、违纪违规使用资金等行为;开展苏陕扶贫资金专项审计,重点对苏陕扶贫协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苏陕扶贫协作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苏陕扶贫协作目标实现和苏陕扶贫协作项目建设运营等情况进行审计,确保苏陕扶贫协作对口帮扶资金高效、合规使用;推动县审计局、财政局与溧阳市相关部门对口交流,学习其“阳光财政”“智慧审计”方面的经验做法和管理机制,并依托“321”民情在线公众号,打造汉阴村财审计“升级版”,实现“村财审计网上看、惠发补贴在线查”,提升涉农资金、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扶贫局、审计局,各镇人民政府)
四、强化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17.邀请溧阳市省级经开区专家团队为汉阴县月河工业集中区在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功能布局、产业发展、构建大数据平台、智慧园区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组织双方管理人才及重点企业管理层技术人员互访交流、学习;对招引入驻汉阴的江苏企业发展做好相关配套服务。(责任单位:月河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18.加强项目招商,围绕我县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规划,策划生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招商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发挥汉阴驻溧阳市商务局招商联络处平台和我县选派赴溧阳交流学习干部的“桥梁”作用,深化与溧阳市商务局、商会合作,认真组织策划系列招商活动,推进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委托招商,对接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和投资商,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实现江苏来汉投资落户企业数不少于5家(县招商服务中心2家、县人社局1家、工业园区1家、农业园区1家),实际投资额较2019年有所增长;积极引进毛绒玩具、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汉阴新社区工厂,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基地。(责任单位:县招商服务中心、人社局、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农业园区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19.针对到当地投资、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江苏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落实省内各级出台的支持政策,严格按照《汉阴县支持苏陕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经贸局、税务局、自然资源局、人社局、招商服务中心、月河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农业园区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20.强化产业协作和消费扶贫,加强与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发展公司产销对接与消费扶贫合作,组织有意愿的优质企业赴江苏开展产销对接与消费扶贫活动1次以上,助推两地更多企业深入交流合作;推动两地电子商务深度合作,通过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实现两地消费扶贫金额达到120万元以上(其中县经贸局60万元、县供销联社30万元、工商联30万元),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责任单位:县经贸局<电商办>、供销联社、工商联)
五、深化劳务协作,助推就业创业
21.以培训促创业,增强造血功能。开展苏陕劳务协作就业培训(不含我县组织的一般性种植养殖技术培训)2次、培训人数100人次以上,贫困劳动力培训后6个月内就业创业率达到40%以上;组织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不少于31人次,致富带头人创办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6户以上,且带动贫困人口成效明显。(责任单位:县人社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配合)
22.提升有组织劳务输出。出台并落实交通、培训、稳岗、社保、就业、就读等支持政策鼓励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就业,通过信息共享、人岗对接,组织贫困人口到江苏等省外就业140人以上。(责任单位:县人社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配合)
23.支持就地就近就业。依托劳务招聘、就业培训、社区工厂(扶贫车间)等平台,实现就近就地吸纳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数150人以上。(责任单位:县人社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配合)
24.配合江苏组织贫困人口到其他地区就业(3个月以上)30人以上;集中招聘活动后1个月内达到招聘就业意向的贫困劳动力至少有20%上岗就业。(责任单位:县人社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配合)
六、深化结对帮扶,携手奋进奔小康
25.深入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建立县、镇、村、企业立体帮扶体系。推进蒲溪镇、涧池镇、漩涡镇与溧阳市上兴镇、南渡镇、社渚镇对口帮扶工作,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赴结对镇村调研对接不少于1次;争取汉阳镇、铁佛寺镇开展对口合作,延伸对口合作领域;推进镇镇、镇企、村村、村企、社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至少落地1个产业合作项目,实现社会帮扶和扶贫协作有效对接,提升帮扶成效。(责任单位:涧池镇、蒲溪镇、漩涡镇、汉阳镇、铁佛寺镇)
26.开展群团组织结对帮扶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协作,推动溧阳乃至江苏社会组织、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及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消费扶贫、捐资、捐物、扶贫志愿服务等形式,积极参与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捐赠款、物聚焦贫困人口,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和就业,确保发挥带贫实效。(责任单位: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工商联、县慈善协会)
27.加强贫困残疾人脱贫帮扶,支持适合贫困残疾人就业和发展的项目建设,带动贫困残疾人(50人以上)通过就业、产业增收脱贫。(责任单位:县残联)
七、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督导考核
28.加强苏陕扶贫协作工作宣传。通过报刊、网站、电视台、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苏陕扶贫协作工作亮点、工作动态、先进典型,各相关部门、各镇在中、省、市、县各类媒体上刊发宣传稿件5篇以上(其中省级以上刊物登载至少1篇)。(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牵头,各相关部门、各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9.注重经验总结和典型推广。深入挖掘和总结苏陕扶贫协作工作中涌现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突显工作成效和亮点,形成典型经验材料,向省级和国家级刊物推送并登载各1篇。(责任单位:县发改局、教体科技局、卫健局、人社局、经贸局、农业农村局、残联,蒲溪镇、涧池镇、漩涡镇)
30.按时报送苏陕扶贫协作工作信息,各相关部门、各镇每月25日前向县发改局报送当月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各镇人民政府)
31.对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办法》,围绕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使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工作创新、工作亮点八个方面25项评价指标和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签订的协议目标任务,结合中省市各项工作部署,认真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努力完成好各项“规定动作”和“创新工作”。定期对相关部门和各镇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通报结果;将苏陕扶贫协作工作纳入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县委、县政府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责任单位:县委考核办、扶贫局、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