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汉阴要闻

汉阴要闻

汉阴:让普法守法成为城乡公民的共识

作者:何远利 来源:县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10-10 17:47

  “八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安康市汉阴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宪法和民法典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活动,为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强化思想引领,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落地。印发并落实“法治汉阴、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和“八五”普法等规划方案,夯实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法治建设培训内容纳入全县科级领导干部、村干部、驻村干部、政法干部、执法队伍培训的必学课程,举办“法治大讲堂”,开展法治思维与依法行政能力专题培训,三年来培训科级领导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1900余人,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八五”普法工作3个集体、8名个人受到安康市委市政府表彰,1个集体、5名先进个人受到省委普法办表彰,2名个人受到司法部表彰奖励。

  围绕重点对象,推进“八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落实。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制度、党委(组)中心组专题法治讲座制度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坚持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编印《干部法律知识读本》8000余册。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章等10项内容列为各级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共性必学清单,把各部门行业相关15项法律法规内容列为个性选学清单。推进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法治副校长制度,积极组织开展秋季“法治进校园”宣传周活动,由法治副校长、政法干警到各学校进行专题法治讲座,并将初中义务教育学生阶段作为普法重点,三年来开展“开学第一周法治第一课”、“法治进校园”宣传系列活动260场次。积极组织开展“红领巾法学院”创建工作,汉阴县实验小学作为安康市仅有的两所获奖学校之一,被命名为2021年度省级“红领巾法学院”示范校。以乡村群众为重点对象,“法律六进”活动多样化,“三下乡”、平安建设与扫黑除恶斗争、疫情防控、全民反诈等重点工作,到村、社区、企业、集镇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600余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12万余份,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治电影进乡村巡回演出活动174场次,形成了安康市独有的“普法+法治文化”的特色普法品牌。

  营造守法氛围,积极开展宪法和民法典宣传教育。积极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宪法主题活动和专题活动,深入村组、院落、机关、企业、学校开展“宪法七进”法治宣讲活动,拍摄平安建设、宪法宣传周活动短视频进行全方面宣传,增强了群众的宪法法律意识。认真组织“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组织普法讲师团、政法干警、驻村工作队、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队伍等,在集镇、村组、社区、学校、单位、集中安置点、企业等地广泛开展民法典进基层巡回宣讲宣传活动380场次,发放民法典“八进”宣传册、普法手提袋、纸杯、民法典系列挂历台历等相关宣传资料68000余份。2022年汉阴县用好“321”基层治理模式推进民法典宣传活动入选中国法律服务网司法行政典型案例。

  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法治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在全省率先推行“三线两化一平台”基层治理模式,创造性地发挥了三级网格员在“三治”融合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广大群众遇到问题、找个说法的“第一对象”,参与村级事务、获得便民服务的“第一渠道”,发现矛盾苗头及时化解上报的“第一探头”,最大限度地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该模式先后入选全国第四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典范案例、全国首批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示范县。同时,探索建立干部说法说政策、群众说事说心声、大事要事民主协商的“两说一商”工作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拓展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广阔空间。2022年汉阴县在全国乡村治理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交流会上作了典型经验发言,中农办《乡村治理动态》刊发汉阴县经验做法。汉阴县被安康市委编委确定为全市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县。两年多来,汉阴县聚焦乡镇执法面临的“看得见无权管、有权管看不见”问题,坚持顶层设计和试点先行,创新推行“村社区吹哨、执法队报到,镇呼县应、上下联动”的镇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了“三张清单明权责、一个平台管调度、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络连百姓”的“县镇一体、条抓块统”执法格局,有力助推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该项工作被《陕西日报》头版、《安康日报》头版头条专题报道,获评2022年度陕西机构编制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在安康市乡镇社会治理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中予以全面推广。全面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乡村“法律明白人”的遴选对象和程序、明确“法律明白人”培训管理的要求。联合陕西省乡村振兴专业研究会、西北政法大学联合举办乡村“法律明白人”轮训暨示范培训班。全县遴选第一批“法律明白人”1410名,并为他们颁发《乡村“法律明白人”证书》和徽章。加强法治文化和法治阵地建设,高标准建成1.3万余平方米的花月湾法治文化公园,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全县各村(社区)全部实现至少有1个法治宣传栏等法治文化阵地。持续推动各类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成效巩固提升,2022年汉阴县城关镇中坝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县国家级民主法治村达到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