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理论调研

理论调研

关于汉阴农民增收的调研与思考

作者:程海林 来源:市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23-10-12 10:01

  汉阴县持续推动增收路径不断拓宽,增收动能不断壮大,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取得了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一、汉阴农民收入增长形式及主要特点

  (一)收入结构深刻变化,非农收入明显增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汉阴农民收入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收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居民收入的途径不断拓宽,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农民经营净收入在收入构成中占比不断下降;工资性收入占比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态势,但仍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财产净收入占比较小但相对稳定,转移净收入占比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占比由2012年7.5%增加至2022年35.2%。

  2022年相较2012年,工资性收入占比下降13.8%,经营性收入占比下降13.9%,财产净收入占比保持较低水平,转移净收入占比上升27.7%(图1)。可见,转移净收入仅略次于工资性收入,其推动农民增收的作用逐渐显现。转移净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迅速凸显,不仅是因为近年来政府通过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生活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医疗费等方式向农户转移的收入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农户家庭非常住成员通过外出务工经商等方式寄回带回的收入迅速增多。



  (二)农民增收实现稳步增长,收入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的新常态下,汉阴农民增收总体实现稳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除2014与2021年外,其他年份汉阴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发展进入新阶段。2012年汉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为15.9%,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1.1%,高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1.3%。2022年汉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为7.1%,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略高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0.6%(图2)。2012年至2022年间,汉阴农村居民收入累计增长123.3%,年均增长11.7%;城镇居民收入累计增长55.9%,年均增长10.2%,低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1.5%。



  (三)相对差距逐渐缩小,绝对差距呈逐渐扩大态势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数据显示汉阴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已明显快于城镇居民,导致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计算的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呈现不断缩小趋势(图3)。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3.41.2022年下降至2.38.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距仍呈不断扩大态势(图4)。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2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38元,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为14290元。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53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258元,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扩大到18277元,幅度扩大27.9%。


  (四)经营净收入结构明显,第三产业作用突出

  按当年价格计算,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1610元,其中来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营净收入分别为831元、71元和708元,分别占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的51.6%、4.4%和44%。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2609元,其中来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经营净收入分别为 1928元、128元、553 元,分别占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的73.9 %、4.9%、21.2%。2014年至2022年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占比结构伴随三产发展不断调整。总体呈现来自第一产业的经营净收入占比总体趋于下降,仅2022年占比较高;来自第三产业的经营净收入占比明显提高,这与近年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业农村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化有密切关系。第二产业的经营净收入稳中略增,但比重仍然较低。但总体来看,2012-2022年间经营净收入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

  二、当前汉阴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一)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压力不断加大

  一是粮食生产压力加大。一方面,汉阴作为安康市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总体稳定,但现有粮油、玉米、大豆等作物单产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因汉阴地处秦巴山区,以丘陵、中高山地地形为主,耕地坡度面积较大,种植条件较差,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健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不高,粮食生产规模化、市场化程度较低,粮食加工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不够。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升,种粮经济效益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种粮存在“兼职化”“副业化”现象,土地撂荒时有发生,耕地的“非粮化”和“非农化”现象多发。由于用工难问题显现,劳动力成本也随之提升,从事农资产品生产的企业也逐渐提高产品价格,这是农民生产成本提高的直接原因。二是农产品价格增长乏力。自2012年新一轮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以来,我国稻谷、小麦开始调整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但总体来说,粮食价格稳定增长但有逐年下降趋势。2014-2016年我国早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为2.76元/公斤,2017年调整后下降至2.72元/公斤,2018-2019年价格调整至2.52元/公斤,2020、2021年价格分别上调至2.54、2.58元/公斤。除此之外,玉米和大豆价格在总体上呈现下跌态势。

  (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农民就业增收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严重制约农民工非农就业机会的开拓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抑制部分非基本生活需要的农产品需求增长和农民农业收入的提高。数据显示,2022年汉阴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为72400人,较2017年减少5338人,较2020年减少9960人。从2012-2022年农村工资性收入增长程度来看,工资性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外出务工压力加大。此外,从文化程度看,汉阴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85%左右,高中文化程度人数占9.6%左右,大专以上人数仅占5.4%。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民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且就业流动性强,工资收入缺乏稳定性。而且,随着农民工大量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劳务输出的稳定性。

  (三)三产融合未充分到位,农业科技支撑不足

  长期以来,汉阴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仍然以农业生产经营居多,且相当一部分是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二产、三产融合不够,副产品综合利用程度低,产业层次偏低,还未形成从产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一是经营主体深加工发展水平有限。多数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出售原料或生产初级农产品的阶段,补链、延链不到位,精深加工产品较少,产品档次偏低,知名度不高,附加值偏低,企业效益率低,对农村和农业反哺成效不明显。二是综合性技术服务不足。作为中国农技推广体系的主体,县镇两级农技推广部门技术人才老化严重,大部分从事行政性事务,未真正发挥指导农户生产技术的作用,农户施用农药、化肥技术需求主要来自农资售后,农户农技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三是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基于经济欠发达、小微企业多的县情实际,决定了企业重视富硒产品研发大多有心无力,科研成果较少,更不能转化为有效生产力,产品支撑力、创新力、竞争力严重不足。

  (四)财产性收入盘活不足,增收潜能未充分释放

  数据显示,汉阴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2021年比2012年增长155.5%,看似增长迅速,但由于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基数较小,实际绝对值仅增长56元,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仅为0.6%。一方面,农村居民财产性净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尽管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动产和不动产,但资金、土地、空宅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处于半闲置状态,没有将固定资产、家庭财产等盘活,财产净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经济分红和承包土地租金收入。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落后,制度不够完善,金融产品种类较为单一、服务功能不全,难以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此外,虽然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极大盘活了农村资源,但现阶段受现行《土地管理法》限制,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难以推进,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机制仍有待完善,承包土地租金及征用土地时土地补偿费较低,农民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热情不高,农村资产资源的收益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立足新发展阶段促进汉阴农民增收的对策选择

  (一)坚持激活主体,不断打造增收新引擎

  一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思路,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发挥新型主体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就业务工、入股分红、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与农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标准化生产、经营和销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将农户镶嵌到产业发展链条中,带动农民增收。二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开发农业休闲体验、乡村旅游、农村民宿等农村新业态,促使农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加快推进盘龙千亩桃园、三柳田园综合体、双乳千亩荷塘、凤堰古梯田民宿等农旅融合景区景点,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精心办好“四季旅游”“农民丰收节”等旅游活动,创新开发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旅游场景,打造一批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农家采摘、民宿康养于一体的特色休闲观光农业,提升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优化农户在产业链上的增值分享机制,让更多普通农户也能参与到高附加值产业环节。三是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组织开展多领域、多形式、多群体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产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技术培训等各类农业培训工作,提升农村居民在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方面的综合素质,帮助农村居民稳步提高收入。

  (二)坚持分类施策,不断激发增收新潜能

  一是深化“链长制”,持续挖潜经营性收入。聚焦汉阴新材料、富硒食品等8大重点产业链,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构建企业集聚、项目集合、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创新集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抓好富硒粮油、畜牧养殖等传统产业,指导好春播、秋播、夏收、秋收、补栏、出栏等常规性工作,守好全县50万亩播种面积和17.8万头生猪存栏的底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富硒茶叶、富硒猕猴桃、富硒果蔬等特色产业,用好汉阴富硒有机和“三沈”文化、农耕文化、美食文化等优势“土”资源,突出“品质、品种、品牌”等优质“特”属性,强化补链延链强链等提升“产”效益,推动特色产业品牌化、优质化发展,形成独有的“汉阴”品牌和无法替代的消费市场。大力推行套种、套养、划地到户、反租倒包、社企联营等多种方式,完善联农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将小农户嵌入到全产业链上,为农户持续增收奠定基础。二是鼓励就业创业,持续提高工资性收入。加快推进县镇村三级公共就业平台建设,加强订单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强化“点对点”劳务对接,推进返乡孵化基地、新社区工厂、手工编织培训等创业平台建设,多措并举提供就业平台。积极落实就业政策,优化就业环境,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持续发展新社区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提高工资性收入。建设农村创业见习基地及涉农“创业孵化基地”。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多渠道打造就业创业平台。三是激活乡村资产,切实提高财产性收入。一方面,要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村集体资金、土地、资产等发展要素盘活利用,增加农民分红收入。探索土地运营模式,通过适度规模流转或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探索资产经营模式,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厂房、仓库、生产装备设施等集体财产,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盘活存量,增加收入;探索资金运营模式,持续完善汉阴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分类管理村级扶贫资产,让每一份钱都发挥效益。同时,通过合法、民主程序入股经营稳定的企业获得投资效益。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理财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加大防范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风险,引导农民群众正确理财,合法提升财产性收入。四是优化补贴政策,提高转移性收入。积极协助相关部门落实养老金、低保金、五保金、残疾人补贴等各项转移支付,按时兑付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产业发展奖补等政策,促进低收入家庭收入不减,农村居民收入普遍增加。

  (三)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壮大增收新动能

  一是持续推进“三变”改革。巩固拓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积极探索撂荒地及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不动产抵押贷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有效路径,唤醒乡村沉睡资源、发掘闲置资源增收潜力,变荒山穷山为金山银山,全方位拓宽农村群众增收渠道,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群众同增收、共致富。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等新路径,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快建设汉阴县农村产权交易大厅,确保闲置资源资产上市交易,真正做到“应进尽进”。三是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步伐,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切实解决农村产业发展融资难题;鼓励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及林权抵押融资;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大力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险种创新。

  (四)坚持畅通渠道,不断拓展增收新空间

  一是强化平台建设。建设完善富硒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和营销店,健全完善富硒产业营销管理服务机制。加大对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在重要农产品产区建设一批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形成区域性农产品集散地。加快“农超对接”推进步伐,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二是拓宽平台领域。组建汉阴富硒农产品营销团队,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宣传汉阴富硒产品。紧盯“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大市场,以县招商服务中心为主体,利用各类招商活动,走出去广泛宣传汉阴农产品,力争将农民群众各类农产品传送到全国各地众多的消费者餐桌上。三是发挥平台优势。以“互联网+农业”为抓手,联结小农户和大市场,鼓励农村居民利用抖音、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网络平台,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产销对接,完善零售网络,致力于建设线上线下融合,高效集约、协同共享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让“生鲜配送”“直播助农”等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得到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