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河湖的“四水四定”汉阴路径
近年来,汉阴县先后编制了《汉阴县水系规划2016—2030》《汉阴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2020—2025》等县域重大顶层设计,这是贯彻落实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对推进汉阴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阴县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境内溪涧纵横、沟河密布,以汉江、月河及其支流为骨架,构成全县水系网络,境内流域面积1km²以上的河流302条。全县已建成水库42座,人工湖泊景观水面2处,塘坝3000余口,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31%,建成河湖长制体系,汉江、月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实施了漩涡、汉阳集镇汉江防洪和月河五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凤堰古梯田被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4A级旅游景区等;洞河水库建成蓄水、电站试运行发电;完成了太丰等40余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节水示范县;农村饮水以“规范化建设、市场化管理、智慧化运营、科学化提质”为抓手,建管并重,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的批示宣传和水利部的肯定推广,水利工作在省市考核中位居前列,2020年12月获得安康市委脱贫攻坚记集体二等功,水行政执法走在市级前列,观音河于2022年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河流。
汉江水牵手月河,将实施引汉济月“解渴”。
汉阴县由于地形限制,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历来重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月河是汉江重要支流,流经汉阴县、恒口示范区、汉滨区和安康国家高新区,流域内分布着汉阴省级经开区、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恒口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区、汉滨区五里工业园区和安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安康市社会经济发展核心地区;也是安康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经济带和城市群。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山区人口大量向月河流域流动迁徙集中,月河现有水量已不能完全保障该流域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市县及时推进了月河补水(引汉济月)工程,计划年调水8000万方。下一步,汉阴县将积极申报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加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型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涵养水源,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实现流域内良性水循环。强化水资源调配能力,新建观音河与洞河水库连通工程,实现区域水资源互联互通、联合调度。
把节约集约用水内植于区域发展基因。
汉阴县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已全面完成了清水沟等40座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6万亩高效节水工程,以及农业、自然资源、乡村振兴等多个部门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有效的提升了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
汉阴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蒋孝军表示:“我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抓机遇,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贡献水利力量。坚持节水优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围绕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把节约集约用水内植于区域发展的基因之中,以创建小型水库管理样板县为抓手,全面探索节水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以节水扩大发展空间,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进一步优化全县水资源配置。”
水资源税尽显指挥棒作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税的落地,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水资源税的改革促进了全县规范用水,企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据统计调查,水资源税改革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采取差别化的水资源税标准,鼓励优化用水结构,部分企业已关闭或计划关闭自备井,主动连接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或者改用地表水替代使用地下水,初步达到了“引导取用地表水,抑制开采地下水,鼓励使用再生水”的目标,增强了民众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时也有效抑制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改善水生态,让“城水相依、人水相亲”。
目前,汉阴县以干净、畅通、宜居、文化“四个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月河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为抓手,完成了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汉江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建设。按照“连片治理,分类实施,全面带动”的思路,加快实施雨污分流,基本完成市政道路混接点改造,小区院落雨污分流全面推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步稳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四长治河”,河长治。
夯实镇村河长及村级护河员工作责任,坚决纠正被动等待、观望思想,切实解决基层河长履职不到位问题。健全河湖长制考核激励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真抓实干、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完善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监管机制,探索创新“河长湖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工作协作机制及护河员“汉阴321基层治理”,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和督查检查,解决河湖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逐步形成全社会守水、爱水、护水的良好局面。
按照“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实施河道生态保护修复,建设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全面改善水生态质量,把河湖打造成“水网相通、山水相连、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河湖、幸福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