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锦绣汉阴>人文汉阴

人文汉阴

活态利用 古梯田变身致富田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 发布时间:2023-11-03 15:11

  200多年前

  湖广移民一牛一犁在这里种上水稻

  如今

  古梯田变身生态博物馆

  成了村民的致富田


  凤堰古梯田是目前秦巴山区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

  除古梯田外,当地还留存有十余处清代古民居、古寨堡等与梯田开发史密切相关的文物建筑,经考证系清代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所建,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

  凤堰古梯田把南方的农耕文明北移,与凤堰当地小气候完美结合,从乾隆年间始,200多年来,这里从没有发生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它不仅是目前我国北方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更是湖广移民开发陕南的“活标本”和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

  通过保护修复,2012年3月,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挂牌成立,并被陕西省文物局命名为全国首座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

  中午时分,位于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核心区茨沟村的吴家花屋也迎来了许多游客。

  传说,湖南长沙吴氏迁陕始祖吴上锡于乾隆二十一年随迁蜀移民途经此地,见古木翳蔽天日,于是留族人在这里垦荒造田。

  这座老屋因院内百花荟萃、芬芳馥郁,因而得名“吴家花屋”。可以说,“吴家花屋”就是“湖广填陕西”移民开发陕南的历史见证。这个院子至今仍保留着清代中晚期的建筑风格。

  位于凤堰古梯田景区核心地带的格兰篷帐篷营地是今年新发展起来的一个旅游业态,开业以来每个周末都有不少游客。

  更让大家感到新奇的是,营地沿步道顺势设立在山腰,而且帐篷就建在稻田之上。

  汉阴县从梯田保护、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投入资金3亿多元用于基础配套、文物修复、产品开发。 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深刻影响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思想观念,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近些年,凤堰古梯田相继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美丽田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家4A级景区。目前正在申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