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民互动>政协委员提案

政协委员提案

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础保障的提案

名称 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础保障的提案
办理部门 县文旅广电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李东升 签发日期 2023-08-14 发布日期 2023-08-15 类别 B
正文
  孙凌月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础保障的提案》。
回复

  截至2023年7月我县非遗保护基本情况:

  目前,汉阴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已列入6大类21个项目,逐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现有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安康市市级项目17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1名,县级项目21个,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7名。陕西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所3个、安康市市级代表性传习所12个;汉阴县县级代表性传习所16个;安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处;汉阴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4处。

  2022年成功申报4人入选安康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录,分别是:吴善将、赖延成(汉阴皮影戏演技)、冯立奎(汉阴拐枣酒酿造技艺)、杨博勋(汉阴黑糖制作技艺)。成功申报9人入选汉阴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录,分别为李娟、谭文群(陕南歌谣(包括红军歌谣))、赖延成、吴超(汉阴皮影戏演技)、冯立奎(汉阴拐枣酒酿造技艺)、杨博勋(汉阴黑糖制作技艺)、刘涛(汉阴藤编技艺)、陈生祥(汉阴老陈醋酿造技艺)李小军(汉阴皮影制作技艺);成功申报4个项目入选汉阴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分别是:汉阴栽秧酒(民俗类)、汉阴老陈醋酿造技艺、汉阴皮影制作技艺、汉阴藤编技艺(传统技艺类)。

  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措施 :

  1.活态整体性保护。目前我县共有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即汉阴炕炕馍制作技艺汉阴星旗富硒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汉阴白火石汆汤制作技艺传世美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汉阴土陶制作技艺陕西秦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分别是汉阴皮影戏演技草桥小学保护示范基地、汉阴炕炕馍制作技艺汉阴星旗富硒食品有限公司保护示范基地;汉阴白火石汆汤制作技艺传世美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保护示范基地和汉阴土陶制作技艺陕西秦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保护示范基地。

  2.生产性保护。对于具有生命力、又有开发潜质的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实施合理开发,以生产性的方式加以保护。如我县双河口镇三柳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善将开设的皮影戏演技传习所、铁佛寺镇铜钱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赖延成开设的皮影戏演技传习所、汉阳镇交通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家坤开设的陕南歌谣(包括红军歌谣)传习所、城关镇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解远平开设的白火石汆汤制作技艺传习所、城关镇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成勇开设的炕炕馍制作技艺传习所、蒲溪镇沈兰蒲开设的炕炕馍制作技艺传习所、双乳镇刘苍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开设的汉阴手编棕叶扇子制作技艺传习所、双乳镇三同村冯立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开设的拐枣酒酿造技艺传习所等广泛传授技艺,活跃当地农民业余生活。

  3.记录式保护。在抢救与挖掘、记录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将搜集和普查到的资料整理编辑成文本,出版了一批相关书籍。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搜集整理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阴皮影戏演技和陕南歌谣(包括红军歌谣),成功出版了汉阴皮影戏演技代表性剧目集和陕南歌谣(包括红军歌谣)作品集。

  4.普查式保护。普查摸底是非遗保护的基础,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复杂工作。非遗保护工作者严格按照普查的工作要求,不漏线索,不漏种类,并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项目,突出重点,再重新走访调查,完整记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历史渊源及相关数据。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录音拍摄照片、录像等多种方法并举,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

  5.宣传性保护。宣传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我中心召开了座谈会、专家评审会,印制了宣传标语和材料,广泛宣传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今年,我中心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主题活动,共开展20场线下活动,20场线上活动,服务群众3950人次。分别为10场省级非遗项目汉阴皮影戏演技走进校园展演,10场省级非遗项目陕南歌谣(包括红军歌谣)走进校园,10场“激发非遗活力 创造美好生活”——“非遗”项目图片展分别在各校园、县凤凰广场等地点进行展览宣传,在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结合“非遗”项目开展汉阴皮影戏演技展演活动3场,开展“乡村振兴 非遗同行”——县级非遗项目汉阴栽秧酒展演拍摄活动1场;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通过我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开展20场“非遗”般的精彩线上展播。积极策划与组织了全市美食非遗培训学习活动在我县成功召开,7月,带领汉阴美食类非遗产品赴西安参加文旅非遗活动启动仪式与展销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关注、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和生动的非遗项目,营造全县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浓厚氛围。

  对提案建议的回复: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基础保障。”我县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托于相关政策,主观能动性不足,县文化艺术中心也根据非遗工作目前的情况,就非遗项目的挖掘、非遗人才队伍的培养、非遗项目的宣传,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保护“非遗”,促使我县非遗工作推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合理利用“非遗+”,发挥非遗项目集群效应。”就更好地合理利用非遗资源,促进非遗项目在新时代更好的走进生活,相关工作一直在稳步向好的发展,非遗项目涉及产品白火石汆汤销售额200万、拐枣酒销售额3700万、炕炕馍销售额700万,充分挖掘了非遗产品的市场份额,并就汉阴县五馆一中心之非遗展览馆布展已邀请专家对布展方案进行评审,以期在未来实现多维度的非遗项目保护展示、宣传、传承。

  未来非遗工作的发展方向:

  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努力发掘非遗保护工作中遗漏或不足的地方,建立健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长效发展机制,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基础保障,充分发挥非遗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探索非遗新模式,多措并举,连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活用地方非遗文化资源,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促进文旅融合,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塑文,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律特点,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各方面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提高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践能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有效地挖掘出汉阴人代代相传的精神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