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榜样力量 引领文明风尚 | 汉阴县第四届道德模范和第三届“汉阴好人”事迹展播(刘学)
让爱在血液中传递
刘学,男,38岁,中共党员,汉阴县委编办干部。2002年12月参军入伍,2007年12月退役后先后在乡镇、县委编办工作。2015年起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累计献血18次,献血量高达7000mL,是当之无愧的“献血达人”。先后被安康市卫计局、安康市红十字会评为市级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并被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评为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点滴热血,点亮生命,无偿献血,无限光荣。一个正常人的血液量大概就只有5000mL,而刘学相当于把整个血液都奉献了一遍还有余,这些血液不知流向了多少男女老少的血管,挽救了多少他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的生命。
血液是生命之源,为了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他多年如一日为血液事业而奋斗,荣誉的背后承载的是他用奉献托举起的大爱,用血液凝聚的生命源泉。
“退役后参加工作时献血是2015年夏天的一个周末,路过凤凰广场时,看到了献血车,十几个人在排队做献血前准备,当医务人员向我介绍献血知识和相关政策,我听完后决定去试试,在医务人员的热情讲解和专业操作下,第一次我献出了两个治疗量成分血。 ”回忆起第一次献血的场景,刘学仍记忆犹新讲到。自从第一次献血后,刘学与无偿献血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无偿献血成为了他固定的“打卡”项目。
无偿献血,传递温情。每一位献血者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献血故事。刘学讲述到:“作为一个身体健壮人,不定期无偿献血,都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他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能够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让更多危在旦夕的宝贵生命得到延续。
“刘学,你尽然献了那么多血,你献血的初衷是什么?又是什么让你坚持了这么多年如一日?”在他微信朋友圈里,很多朋友都这样问过他。
“没有什么初衷,用爱延续生命,只是觉得每献一次血,实际上就和另一个生命产生关系,捐一次血,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而我过一段时间身体就可以恢复正常,总觉得这是一件‘性价比’非常高的事情”刘学非常淡然的在朋友圈说出了这段话。
从2015年至今,只要符合献血时间的要求,看到献血车驻点时,刘学总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献血,风雨无阻。在无偿献血的路上,刘学也逐渐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事业中来。不断自己坚持献血,他还给身边的朋友宣传,倡导亲人、同事、朋友加入到无偿献血事业中。
用热血凝聚爱心,刘学作为有1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为人厚道热心,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据他的同事程静介绍:“刘学早期在部队就参与无偿献血参与公益活动,退伍到地方,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人的善良,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高贵的品格。“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认为献血是一种生命价值的分享,是救人于危难的责任,说不定身边走过的一个路人,身上就流着我的血,能给予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也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这是刘学内心肺腑之言。
献血有量,大爱无声。在无偿献血、奉献大爱的道路上,刘学的人身感触和荣誉是双丰收,在这里,笔者也为刘学同志写几句话以表由衷敬意。“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滴滴热血诠释爱心,生命或有长短,奉献永不止步,作为一名退役不褪色的你,用爱心和热血来温暖这个社会,都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一曲奉献之歌,让爱在血液中传递,让生命之花绽放,向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