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汉阴要闻

汉阴要闻

汉阴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4-02-24 11:04

  近日,汉阴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第二批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汉阴县各级各部门经过近3年持续努力,将“生态立县”作为立县之本、发展之基,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创建成果,走出了一条更高层次具有汉阴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


  治理生态环境成效明

  近三年,汉阴县推行的“三大体系”治污(城镇污水处理体系、月河污水收集体系、农村五种模式治污体系)效果良好,月河2个省控断面水质保持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铁腕治霾,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2023年空气优良天数349天,空气优良率达95.6%;聚焦土壤污染调查、涉重金属管控、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三大重点,全面实施农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准入环境管理,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通过“三单”制考核,全面推动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汉阴县荣获省级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和“中国天然氧吧”等多项国家、省级荣誉。


  做好“五篇”文章狠抓创建

  一是做好创建规划文章。规划是蓝图,是本章。蓝图不明,本章不清,就会打乱仗。汉阴十分注重创建工作的规划。早在2019年就开展了规划,2022年初又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新要求,对前期编制的专项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形成《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3-2030年)》。二是做好统筹领导文章。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汉阴县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工作要求和任务分工,统筹高位推动任务落实,并通过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及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有关政策精神,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比例达到100%。三是做好真督实考文章。按照“三单”制考核办法,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占比达到20%以上。另外,严格执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为100%。四是做好严格监管文章。印发了《汉阴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文件,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督促指导企业及时申领排污许可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覆盖率、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提交情况审核率均达100%。五是做好务实整改文章。按照“消化存量、杜绝增量、标本兼治”的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务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从严从实抓好中、省、市环保督察等各类督导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确保环保问题真改实改、全部整改到位。


  突出“四大”亮点巩固创建

  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创新。全面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灵活用好“单户小三格处理、三五户小塘生态式处理、多户归集大三格处理、小院子微动力设施处理、大型安置点和社区纯动力设施处理”5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形成符合县域实际的经验做法,获得国家、省、市生态环境部门推介。二是生态环保单项考核体系逐步健全。在全市率先出台《汉阴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对各镇各相关部门实施“台账式”管理、“积分制”考核,县政府统筹资金用于奖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各镇各部门职责任务进一步细化夯实,全县环境保护大格局初步形成,经验做法得到省市肯定。三是探索建立八部门周轮值巡查机制。通过八部门联合巡查及时发现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工作短板。经巡查组联合研判,形成问题整改督办单,督促责任单位按时整改落实,防止问题反弹,闭环销号。周巡查机制真正做到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有效化解了各类行业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助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变好。周巡查工作模式被中国环境报宣传推广。四是生态文化深入推广。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厚植生态文明土壤,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满意度分别达90.6%、90.1%,建成12个公益垃圾分类回收置换驿站,政府绿色采购比例、生态环境信访事件办结率均达100%,“智慧水务”做法获“中国民生决策创新典型”奖。

  汉阴县将以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两山”理论,统筹发展与保护,坚定实施“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产业富民”五大战略,进一步夯实生态建设责任,高质高效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等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探索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让汉阴的生态环保成色更好、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群众更为满意称赞,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