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安康可感可享——推进安康生态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生态美是安康最具优势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亲临安康考察,作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重要论断。走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方略。近年来,安康将旅游康养纳入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提出建设“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康养度假胜地和生态旅游强市”发展目标。为更好推进生态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让幸福安康可感可享,结合调研提出一孔之见。
一、发展形势和有利条件
随着产业升级、老龄社会和亚健康时代到来,康养产业正向全生命周期延伸并且需求持续旺盛。立足安康独特优势资源,加快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生态友好型经济体系,康养旅游业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旅游业已由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康养复合型转变。安康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业不仅有中省政策支持,有国内外先行经验可借鉴,更有独特资源优势。安康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过渡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涵养区和国家生物多样性主体功能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珍稀动植物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市林地3014.88万亩,森林覆盖率68%,生物物种4600多种,其中国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260多种。安康有中药资源1299种,占全国10.14%,占全省39.47%。其中药用植物1215种,占全国10.9%,占全省44.5%;药用动物57种,占全国3.6%,占全省12%;药用矿物27种,占全国33.8%,占全省67.5%。全市野生药材100多万亩,人工种植面积80万亩,平利绞股蓝、镇坪黄连、宁陕猪苓、宁陕天麻、旬阳拐枣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连、当归、葛根、杜仲、厚朴、麝香、玄参、独活、云木香、猪苓、绞股蓝、黄姜等产量居全省首位,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基因库”“天然中药材之乡”。安康是全国最大天然富硒区,全市81.87%的土壤硒含量达中硒标准以上,粮油蔬菜瓜果富含有机硒,有“中国硒谷”美誉。安康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均居我省首位,富硒矿泉水等储量在全国位居前列,汉江及支流梯级电站形成独特康养旅游资源。同时安康也是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市、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陕西省“样板市”、荣列全国康养城市50强,百岁老人占比全省第一。安康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也是践行“两不负”论断的生动实践。
二、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安康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发展成效。一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近年来,安康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全领域、一体化保护治理,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等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茅。二是生态旅游蓬勃发展。近年来,紧扣“秦巴明珠·幸福安康”形象定位,安康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4A级旅游景区15个、3A级旅游景区39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打造紫阳花婆婆、石泉智苑石里和竹间堂、汉滨瀛家耕读、汉阴花栖玥、宁陕渔湾逸谷、旬阳少年院子、恒口南山云见等精品旅游民宿159家。三是康养旅游部署有力。已制定《安康市中医药发展规划(2018—2030年)》,成立了安康市生物医药(中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安康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重点打造富硒产业、旅游康养、新型材料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努力建设全国生态康养旅居体验基地。2021年12月,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要聚焦文旅康养等产业链,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健康养生之都,制定了构建秦岭之心森林康养度假体验区、汉水之滨文旅康养休闲体验区、巴山之巅生态康养运动体验区的规划。硬件设施及内外部环境全省领先的医养结合型三级综合医院安康市高新医院(一期项目)已经建成开业运营,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
(二)存在问题。一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各县(市、区)程度不同存在旅游、康养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景区和高端民宿基本各自为战,营销管理较为粗放,专业人才匮乏,产业链未形成等问题。相较于生态旅游,康养产业在这些方面的问题更突出。二是产业经济效益不高。目前安康的旅游产业基本是在“游”上做文章,游客主要以西安等地区游客为主,旅游方式以“周末游”“三日游”为主,停留在游山、玩水、休闲、美食初级阶段,全市各景区景点仅在节假日等特殊时节才有旅游高峰,单一的产业形态引不来“回头客”,更因其它时段游客少迟滞了行业整体的投资回报。三是产业发展难以成链。全市康养产业刚刚起步,无论是事业属性较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医养结合产业、健康养老产业,还是以游客消费为导向、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农旅产业,产业链均未形成,缺少知名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带动引领,没有叫得响的康养品牌。特别是各县(市、区)在发展生态康养旅居体验基地时,无一例外都遇到用地瓶颈制约。不少已建成的设施和改造的民宿,都因无用地指标和手续不到位被整改拆除。四是融合发展缺少合力。目前涉及旅游和康养的政策性投资较少,主要依靠资源型平台融资和市场主体投资,加之健康医疗、生态旅游、文化体育、绿色农业、交通水利、民宿改造、康养运营、专业人才等归各个不同的部门主管,项目规划、用地审批、资金筹措、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等尚未统筹,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调机制,各管一行或各管一段没有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导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不配套。五是康养旅游缺少核心竞争力。调查中发现,全市高端民宿和旅游休闲度假区都缺少有资质的康养机构和专业化团队,缺少根据不同人群健康需求制定的科学养生健康方案和健康产品,缺少品牌效应和核心竞争力,发展活力显得不足。国家有关政策措施落地慢,中医药产业、社区“中医阁”、中医药人才及健康服务业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与安康中医药资源和康养旅游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三、促进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一)补齐短板提升要素配套。一是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各县(市、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和美乡村”建设,在旅游集镇、核心景区周边、交通环线等精心打造乡村旅居目的地,打造共享生态农庄、康养民宿、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新业态,精心策划各具特色的乡村度假旅游带等主题旅游线路和短程旅游产品,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新空间。二是改造提升旅游民宿。大力发展特色民宿、农家客栈、太空仓旅馆、汽车旅馆等旅游住宿新业态,依托安康自然生态,突出建筑物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打造一批藏在林间河畔,融于山野田园,兼具古朴风格、精致陈设、现代服务于一体的乡村酒店,形成城市集散、景区延伸、镇村辐射的旅游民宿格局。三是构建快进慢游交通体系。借助安康富强机场,循序开通北京、天津和长三角重点客源城市旅游航班,实现机场、车站到主要景区公路交通无缝对接。打造高标准通景区交通网络,构建“零换乘”全域交通体系。完善汉江沿线水运设施和景观道路建设,打造兼具出行、观光、康养、娱乐功能的沿线水陆旅游交通。
(二)以“康养+”战略驱动旅游迭代升级。一是康养资源引领康养旅游发展。以“康+旅”和“养+旅”为吸引,满足不同年龄人群对治病、疗养、康复、健身、养生、研学、参与体验与休闲娱乐等不同需求,突出健康恢复功能,业态和产品都围绕“健康”展开,所有旅游产品都以调节旅游者的身心愉悦、恢复游客的身体健康为最终目标。大众游和小众游目的地统筹谋划,分类实施。要统筹规划,制定标准体系,部门协同发力,串联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旅游重点村镇与中医药产业园区、研学游基地、康养旅游区等旅游康养吸引物,稳步推动南宫山、悠然山、上坝河、鬼谷岭、天书峡、飞渡峡等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二是健康旅居推动康养旅游升级。大力开发中医康复、食药疗养、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健康旅居产品,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设一批中医特色康复中心和示范基地。创新“医疗+康养”“民宿+康养”“景区+康养”“森林+康养”康养旅游模式,培育秦巴山区生态旅游+现代康养服务品牌,创建中国最佳生态养生养老示范城市。三是依托中医药服务壮大康养旅游经济。充分利用安康“中国硒谷”“秦巴药谷”所蕴含的健康价值,挖掘中医药资源,加快培育中医药人才队伍,发展“互联网+中药+中医+中医药健康服务”平台经济。支持有条件县区将“中医馆”“中医阁”向康养基地布局,构建中医药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健康旅游与中医药养生保健、术后康复、食疗足疗、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生产、特色服务深度融合,大力开发药膳和健康食品级养生产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培育一批连锁化、品牌化集康养、医疗、护理、养老为一体的医养结合示范园区(社区)。
(三)聚焦资源塑造康养旅游品牌。一是培育康养龙头企业。依托安康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进一步优化、构建康养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打造康养旅游产业全产业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康养旅居基地、森林康养基地、养生体验基地、慢性病疗养基地、颐养社区和养老度假区,打造“要康养到安康”“到安康康养幸福安康”的安康康养旅游品牌。发挥好政府财政性资金对康养产业发展引导作用,建立康养产业建设基金,扶持和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康养龙头企业,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自建“定制药园”和康养基地;支持安康市高新医院等院校加快引进高尖人才,率先打造成国内一流、行业标杆式医养+康养新型综合医院,组建中西医结合的国际医养康养研发中心,培育“医养+康养小镇”,建设安康国际康养中心,带动康养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安康北医大制药、正大制药、康元医药等药企都是从事天然植物药物有效成分开发、提取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且有疗效确切畅销全国的名牌产品,要一企多策支持企业焕发新活力做大做强。二是塑造康养核心产品。安康是“秦巴药乡”“长寿之乡”,仅镇坪县就有中药材1026种,载入药典426种,其中镇坪黄连、葛根有效药用成分居全国道地药材之首。中国药科大学聚焦镇坪中药首位产业,建立“秦巴中药材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研发黄连湿疹膏等大健康产品20余种。本地一些粮油林果菜蔬,被生物科技企业运用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不断研发出新产品,广受康养市场欢迎和客户认可。如爱维健(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转化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从药食同源食材中成功研产出具有超强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修复受损细胞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系列产品,提供健康解决方案,深受国内广大使用者好评。金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从富硒大米米糠中提取高端衍生物系列产品,如肌醇六磷酸、米糠蛋白肽等,在保护心脑、防治“三高”、治疗抑郁症等疑难重病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安康汉阴华晔植物药业有限公司以本地葛根、桑枝、绞股蓝、杜仲等为原料开发系列提取物、保健食品原料和医药中间体,特别是杜仲胶及其改性材料,应用市场潜力巨大。各县(市、区)都有企业在研发有助人体健康的产品,如旬阳拐枣系列产品、白河木瓜系列产品等,都是填补行业空白的特色产品并赢得了市场认可。这些企业在发展中都遇到不同瓶颈,应跟进出台帮扶措施,支持企业研发“医养”“药养”“食养”系列产品,形成安康康养产业产品宝库,为不同需求客户群体提供健康解决方案,以过硬的产品品质赢得广大客户的口碑,以最核心竞争力占据中国康养市场一席之地。三是创新多样营销方式。要打造陕南“康养之都”国家品牌,聚力把“安康富硒茶”打造成“国茶”,把“安康富硒水”打造成“国饮”,把安康康养旅游打造成中国“幸福游”“健康游”。运用各类数据资源,客观准确分析各类康养产品的目标人群及其健康指标数据,运用“两微一端”针对性、分众化开展精准宣传推广。由市县有关机构评估组织,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在国内客户市场精心举办各类康养旅游推介主题活动。要深入推进新民风建设和《安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大力弘扬“孝义”文化,让“崇德向善,健康快乐”成为幸福安康的注脚。引导全市干群参与推进我市康养旅游工作,吸引全国更多人群到安康休闲度假、康养旅居,使安康早日成为国人向往的健康养生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