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暖心举措救助折翼“天使”
近年来,汉阴县深入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残疾儿童关爱体制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汉阴县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从项目式运作向制度化保障转变,从而解决过去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覆盖面窄、不可持续等问题。同时,切实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机构建设,指导县妇幼保健院建成全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医院,让辖区残疾儿童求助有门、治疗及时。
走进汉阴县妇幼保健院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孩子们正在多功能训练室上课。自2022年7月成立以来,该中心在县残联的指导下成为全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机构,为全县的孤独症、智障和肢体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
据了解,该中心设有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多功能训练室等,配备了专业的康复治疗师,主要针对肌张力异常、脑瘫、语言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婴幼儿,采取早期干预、物理治疗、特殊教育、言语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康复治疗。自开诊以来,该中心共接诊残疾儿童及发育异常儿童4120人次,通过干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的儿童,身体机能得到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作为全县妇幼保健工作的主力军,县妇幼保健院坚持源头预防和科学管理,做实做细育龄妇女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形成婚检、孕前、孕中、分娩、产后“一条龙”,产科、儿科“一条龙”,医疗、保健“一条龙”的“三条龙”服务体系。通过妇幼云平台手机终端系统,向孕产妇自动推送咨询服务信息,发放电子免费券,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优生检查及孕期产检,减少出生缺陷发生风险。该院利用出生人口数据监测系统,实行信息共享,构建了“逢怀孕必检查、逢分娩必诊断、逢缺陷必报送、逢风险必干预”的“汉阴模式”,从源头上防范出生缺陷发生,减少残疾儿童发生率。
在全力满足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汉阴县不断提升康复质量、细化救助制度。2019年以来,汉阴县在安康脑病医院等定点机构康复0至6岁、7至14岁残疾儿童69人次,使用救助资金43.77万元,残疾儿童的各项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家长培训满意度达100%。县妇幼保健院确定为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以来,已有23人在院接受治疗,每人每月可享受2000元的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补助,大大减轻了全县残疾儿童家庭赴外就医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据统计,2021年来,全县投入59万元免费为50名残疾儿童提供上门康复服务,让残疾儿童及家庭充分感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帮扶残疾儿童,汉阴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救助体系、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从残疾儿童出生开始,预防出生缺陷;建议到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救助,并积极治疗;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社会都在参与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