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简报(2024年第5期)
本期要目
政策解读“小窗口” 助力营商“大环境”——县政府办
用好惠企政策 提振发展信心——县人社局
完善机制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县工商联
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漩涡镇
政策解读“小窗口” 助力营商“大环境”——县政府办
汉阴县坚持以提升社会公众满意度为政务公开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在推进落实政策、规范政策执行行为、帮助企业群众准确理解政策上下功夫,加强和规范全县政策性文件解读工作,打造政策解读“小窗口”,持续助力营商“大环境”。
一是坚持高站位布局。加大调度力度,制定《汉阴县政策解读工作制度》,规范解读内容和形式,明确解读的范围、责任主体、工作流程,坚持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公开,做到政策文件不解读不公开、解读材料不达标不公开。尤其对政策中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条款和事项,解读时强化形势分析和政策阐述,以便于公众理解和互联网传播。其中,以“营商环境最安康 投资洼地在汉阴”探索开展的集纳式专题政策解读,集中发布政策原文、解读产品和服务企业干部公开承诺,助推系列政策落地落实。
二是坚持高能效服务。提升解读实效,立足公众立场深入挖掘政策干货,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形式将惠民利企政策编写成问答条目,强化政策集成供给,汇集20余个主题领域资源形成“政策问答库”,实现政策打包、精准推送、一站式答疑功能。针对部分政策解读不到位、企业知晓率低、群众看不懂的问题,上线“政策问答平台”,引入机器人智能模型,提供24小时不打烊政策咨询服务,实时准确回应社会关切,防止政策信息因失实失真、言论不当而误导公众或引发舆情。
三是坚持高水准保障。丰富解读平台,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在站内开设政策解读专栏,于政策信息形成的第一时间公开形式多样的解读产品,让政策解读接地气、有温度。同时,做好政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相互关联,在信息内容页面分别展示彼此链接,实现“双向奔赴”,助力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去年以来,累计发布《汉阴县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暂行)》等政策解读150余期,音视频、图文图表解读占比超过40%。
用好惠企政策 提振发展信心——县人社局
日前,全市首个由厂房租赁转为购地建厂的重点投资项目“安康伟高玩具年产600万件仿真毛绒玩具生产项目”在汉阴县蒲溪镇竣工投产。
“5年前,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安康,在汉滨区关庙镇建起了我的第一家安康毛绒玩具社区工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安康各级各部门的真诚服务,相对富裕的劳动力资源,可触可及的支持政策,一点一点坚定了我扎根安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一步一步在安康做大做强。”在伟高玩具有限公司投产仪式上,董事长廖继育无比激动的说道。伟高玩具通过五年的发展,从一个小型玩具厂发展成为3大总部加30家社区分厂,员工超过2000人的大型玩具巨头,在安康实现年产值2亿元,发放员工工资6000万元,带动汉阴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余人,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50人,为汉阴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为支持新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县人社局多方整合资金,从房租水电、技能培训、员工招录、创业担保贷款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一是“三免两补”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即毛绒玩具企业厂房租金免3年,生产电费、水费毛绒玩具企业每年按100%、其他社区工厂按50%补贴标准补贴3年。二是吸纳就业补贴,减轻用工成本。新社区工厂正式投产运营后,每吸纳1名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就业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2000元,毛绒玩具企业带动发展家庭工坊,就业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一次性奖补2万元。三是技能培训补贴,培育成熟产业工人。社区工厂对新招用员工开展岗前培训,每名新员工每月补贴600元,补贴6个月共3600元直补到企业。四是创业贷款贴息,降低融资成本。对符合条件的返乡人员,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个人最高可申请30万元的创业贴息担保贷款;小微企业申请贷款,财政最高给予400万元以内贷款50%的贷款贴息,最长贴息两年。五是鼓励毛玩企业扩大外贸出口、升规入统、做大做强。出台了《汉阴县促进工业商贸业发展十条措施》,从外贸出口、五上企业培育、电子商务等方面按一定比例给予奖补。六是扶大扶强培植龙头企业。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稳定生产1年以上、用工人数超200人、年工资发放总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给予每户企业一次性奖补100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兑付新社区工厂水电、房租、一次性岗位补贴、岗前培训补贴2600余万元,2023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余户6600余万元。
近年来,县人社局围绕安康打造“中国毛绒玩具产业新都”目标,不断强化政策供给统筹,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红利,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助推毛玩产业转型升级。为满足落地企业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要,县人社局精准聚焦政策取向、产业导向和投资方向为企业提供优质精准服务,引导企业由租转购扎根汉阴、深耕毛玩、做大做强。
完善机制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县工商联
汉阴县工商联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以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扎实推进“三个年”工作安排,深入践行“强引领、畅联络、优服务、促改革”工作理念,有效搭建政企对接平台,畅通政企沟通互动渠道,完善机制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交办督查机制。 对收集起来问题,由县工商联牵头,建立问题台账,明确“办理事项,责任部门、推进措施、完成时间”,并将问题清单交由相关单位办理,形成问题反映、交办落实、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对交办的问题清单,由县委办、县政府办督查室跟踪督办落实,定期通报办理情况,确保交办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召开政企座谈会4场次,摸排解决企业困难问题26件次。
二是公示公开机制。对交办问题的办理情况、督查督办、问效问责等情况,通过县政府网站,汉阴融媒,县工商联官微等平台按季度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是定期研判机制。每个季度,根据县督查室《督查通报》中存在问题的事项,由专班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专题研判,共商推进措施,并将研判意见报相关县领导审议。遇重大疑难复杂,涉及多部门、矛盾多,需多部门协作完成的事项,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协调相关县领导出面召集相关部门会商解决。在研判过程中,了解到企业融资难问题,迅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利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财信担保、还袋周转和纾困基金为企业发放周转金1941万元,帮助倒袋3045万元,担保贷款1、05亿元,为5家企业发放应急纾困基金1000万元,有效化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四是目标考核机制。把政企座谈会落实情况,为企业纾困解难,亲商安商富商“九条承诺”和“三真四到”服务举措等落实情况纳入营商环境考核范畴,倒逼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抓好工作落实。
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漩涡镇
近年来,漩涡镇始终把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坚持多措并举,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加强责任分工,抓好统筹调度。漩涡镇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任务目标,认真研究工作推进落实措施,详细拟定重点任务分工,将指标工作任务进行逐项分解,明确责任、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
加强平台建设,夯实信用基础。漩涡镇通过宣传横幅、镇村社区电子屏、微信公众号、院落宣讲会、微博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内容和要求,营造“知信、重信、守信”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做诚实守信的践行者、倡导者和传播者。
加强专项治理,提升政务诚信。漩涡镇大力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进机关、进村社、进学校活动,把“信用建设”融入党风政风、乡村治理、青少年教育中,引导广大群众重视诚信、践行诚信,逐步形成共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工作合力。
下一步,漩涡镇积极开展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定期在镇村宣传栏表彰宣传身边的“守信人”和“诚信事”。引导身边的群众学习先进,发挥先进的示范引领带头作用,让诚实守信在全镇范围内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