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改革发展最强音——打造国企改革的汉阴样本
近年来,汉阴县国企改革以突出主业,完善治理,深化党建为方向,紧紧围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做强做优做大县属国有企业,以打造“第二财政”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条县属国企发展壮大的成功之路,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国企力量。
截至2024年6月,汉阴县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50亿元,实现利税3052万元,占全县总税收收入的16.51%,同比增长50.64%。2024年1-6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228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377万元,县属国有企业完成1260万元,占税收收入的19.76%,同比增长123.8%,近三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71亿元,缴纳税费6978万元。一点点的改变折射出汉阴国企的突围,一组组数据展现着汉阴国企显著成效。
攥指成拳 精准发力
国资布局持续优化
实施优化重组是汉阴县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2019年开始,汉阴县迎难而上,下决心破解县属国有企业存在数量偏多、整体实力弱、盈利水平低、融资能力有限、无成熟经验借鉴的困局,坚决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着力优化资本布局,按照“退出注销一批、重组整合一批、保留运行一批”的思路,先后组建汉阴县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汉阴县乡村振兴集团有限公司,构建“2+N”国企架构。
“我们按照“1633”工作思路(实现一个目标、深耕六大业务板块、实施三大行动、强化三项保障),不断强化国有资本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以投促创功能,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新能源、大健康、科技化方向转型,紧扣全县“五大产业链”,目前已形成园区经济、城市管理、文旅交通、产业功能、乡村振兴、新型能源六大经济板块,累计培育规上企业7家,培育链主企业4家。”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主任尹路说。
县园区公司为全县新型建材聚集区、富硒食品聚集区等修建标准化厂房16.2万平方米;县乡村振兴集团及各镇子公司以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为重点,培育壮大乡村富硒产品;县两山公司以全县旅游开发为重点,着力打造凤堰古梯田文旅综合提升、凤堰古梯田云海旅宿改造等,形成“一心三线五花湾”旅游布局;陕西银牛智能生物干燥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智能化生物干燥设备生产项目,累计实现产值3426万元;县社会治理智能科技公司运营数字产业,321数字产品远销省内外,助力政务、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数字化服务;县发投集团、乡村振兴集团实施汉阴县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县城建公司、县交投公司实施充电驿站和充电桩建设项目,完成全县8个点127个充电桩建设,日均充电量超过3000千瓦时,汉阴县成为获批陕西省首批唯一一个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监管效能逐步提升
汉阴县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国企国资改革行动部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在人、财、物保障上给予了大力倾斜支持。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等20余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深化改革攻坚、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作为国资监管机构,如何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国企发展,县财政局积极履行好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企业出资人职责、负责抓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企业决策、经营、风险防控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做到了应报尽报、应批尽批,有效防范了违纪违规行为发生。”汉阴县财政局局长李鹏说。
完善制度促监管。严格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强化资产管理,该县先后出台《汉阴县县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监管办法》《汉阴县县属国有企业员工管理办法》《汉阴县县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汉阴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18项务实管用的制度,逐步规范企业融资、担保、招聘事项决策程序,建立重大事项报备制度,加强债务风险防控,确保县属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
科学考核促监管。持续深化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按照企业的功能、定位、作用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等特点,围绕年度利润总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企业营收等核心指标,探索更加科学的“业绩指标申报—目标任务下达—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运用”闭环管理机制。
健全机制促监管。建立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定期会商研判、县级领导和部门包联县属国有企业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县属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项破解企业承接资源、资产、项目等方面的堵点难点问题,消除企业发展瓶颈壁垒,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服务发展 激发活力
国企担当不断彰显
2024年6月26日,由县城建公司培育改造的汉阴县新都荟商业广场正式开业,成为全县首个集购物、酒店、休闲、餐饮、娱乐、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这是继县城老体育场改造后,又一个由国企实施的民生工程。
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屋面光伏项目持续推进,累计完成26个点6183千瓦装机容量,完成投资3586万元。全面建成并交付滨江新城、公园首府等商业及住宅小区3个,东尚三城(二期)、花扒片区、西坛棚改项目加速实施,一系列惠民生、增福祉的项目高效推进,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良好评价。全市首个果蔬加工仓储物流项目即将建成,PBT高弹丝项目成功落地,IP6(植酸)生物制造产业链加速实施,三沈文化产业园即将竣工落地,成功打造云海旅宿、马家院子等一批生态文旅项目。县属国企累计完成招商引资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
高强度发挥融资功能。县级融资平台完成16笔4.5亿元的银行融资,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借力“以市带县”平台进入市级融资储备项目15.21亿元。助企纾困服务中小企业,三年来累计为159户企业提供189笔5.39亿元财信担保贷款,发放还贷周转金25笔9362万元,帮助企业顺利倒贷1.37亿元,为全县6家企业发放纾困基金12笔2696万元,企业还贷周转金做法先后被省市主要领导批示推广。
高效能服务乡村振兴。创新探索国企带镇村模式,在全县各镇成立国有控股镇办、村办企业,实现国企带镇村全覆盖。充分发挥国企资金、人才、营销、管理等方面优势,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承接扶贫资产管护及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和道路养护,通过资源共营、产业共促、人才共育,使资本变资金,资源变资产。2023年完成10个镇89个村共计分红343万元,带动了1432名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人均增收2863元,带动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固本强基 强根铸魂
红色引擎赋能添力
2023年12月21日,中国共产党汉阴县发展投资集团公司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揭牌成立,标志着县属国企党建进一步跃升,为推动县属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今后的工作中,发挥集团党委管大局、把方向、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团结带领班子成员,扛牢政治责任,认真履职,围绕县委“5775”发展战略和集团产业板块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树立市场思维,抓项目、强经营、补短板,以实干苦干的作风,以攻坚克难的韧劲,奋力开创集团改革发展新局面。”县发投集团党委书记毋勇在发投集团党委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上的表态。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汉阴县在国企改革中始终将党建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国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国企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显著增强。
基层党建不断巩固。深化“强根铸魂国企兴”活动,以县属国有企业党建入章程为根本,扎实推进国企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聚力打造四强党支部,不断深化“一企业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
人才队伍不断优化。按照“两个一以贯之”的要求,坚持党对国资国企的全面领导,先后从县直机关部门选派到国企负责人17名,人才流动渠道更加畅通,人才队伍年轻化持续推进。
党风廉政不断加强。以清廉国企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在党的建设、治理体系、建章立制、作风效能、氛围营造等方面全力厚植清廉底色,竭力推进全县国有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国有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攻坚之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国有经济增加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在智慧化国资管理、资产盘活利用、项目策划招引、提升融资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好国资的价值和功能,为加快建设锦绣汉阴作出国企新的更大的担当和贡献。”汉阴县委书记刘飞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