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民互动>人大代表建议

人大代表建议

关于提升农村污水治理的建议

名称 关于提升农村污水治理的建议
办理部门 县农业农村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沈涛 签发日期 2024-07-05 发布日期 2024-07-10 类别 A
正文   提出的《关于提升农村污水治理的建议》。
回复

  一、规划先行,确保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及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工作要求,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委托技术单位,于2023年10月,编制了《汉阴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2-2035)》,规划期限为14年,规划年限为2022-2035年。该《规划》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技术审查,并充分征求各镇、相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实施。本次规划范围为我县范围10个镇,共141个行政村,17个集镇社区和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98座,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为786座,总规模为3930立方米/日(不包括县城及各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总长度290.05公里,总投资18220万元,其中:污水管网工程12343万元(不包含接户管道)、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4887.5万元、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589.5万元、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400.0万元。

 二、科学分析,精准确定污水收集方式

  全面实施以县城和集镇污水处理体系、月河沿线排污口收集体系、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体系为中心的三大体系,积极推进全县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照“镇域示范先行、分批有序解决”的治理思路,投入资金1500万元,选取月河川道涧池镇、蒲溪镇作为先行治理示范镇,开展15处污水治理示范点建设,积极探索出符合县域实际的“单户小三格处理、三五户‘小塘生态式’处理、多户归集大三格处理、小院子微动力设施处理、大型安置点和社区纯动力设施处理”五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并以此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做法,确保“十四五”期间全县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得到根本性、彻底性解决。截至2023年末,全县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114处,管网100余公里。2023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争取到位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48亿元,主要用于月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今年以来,我县投资960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对31个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预计项目完工后农村污水治理将达到62个村(含集镇社区),农村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1.6%。

  三、加强宣传,保障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深入开展生态环保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六进”活动,举办“世界环境日”、“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等宣传活动,印发环保宣传册5000余份,宣传纪念品2000余份,宣发“6·5”世界环境日短信2.5万条。积极动员和教育引导全县广大群众关心环保、重视环保、参与环保和支持环保,汇聚环保工作合力。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环保快板书视频、顺口溜在社会广泛传播,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汉阴“三张清单”做实生态环保考核》《优化“一二三四”生态体系,构筑锦绣汉阴美丽家园》等系列文章在中国环境报、安康日报等主流媒体网站广泛宣传报道。

 四、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发挥生态效益

  持续强化已建成设施运行管理,投入400余万元修复资金对全县排查出的15处设施老旧、未正常运行农村集中污水治理设施进行改造修复,今年3月,已将16处改造完成的农村集中污水治理设施统一移交国有企业汉阴县农村供水公司进行运维管护,确保设施全面发挥治污效益。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联合住建局等单位,采取每季度开展对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行监督性监测,并实施现场检查、考核等方式,督促责任主体认真履职。紧密结合“321”治理模式,全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三级管理体系并发挥出了较好的环境治理作用,为后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联合各镇及相关部门加强向上资金争取力度,争取更多中省专项资金投入我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污染治理设施短板,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整县治理,为锦绣汉阴建设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