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民互动>人大代表建议

人大代表建议

关于加大平梁镇境内316国道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支持的建议

名称 关于加大平梁镇境内316国道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支持的建议
办理部门 县农业农村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沈涛 签发日期 2024-07-10 发布日期 2024-07-15 类别 A
正文   邹涛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平梁镇境内316国道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支持的建议》。
回复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村庄清洁行动全域覆盖。围绕“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专项行动,突出“八清一改”,共启动实施“百千工程”示范村81个,2019年至2023年在平梁镇316国道沿线共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9个,安排资金370万元。二是农村厕所革命稳步推进。坚持“求好不求快”原则,严把改厕质量,提升改厕实效,常态化开展问题户厕摸排整改,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1.8%。三是生活垃圾污水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不断完善,自然村生活垃圾收处率达96.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5%。垃圾污水常态化处理机制不断健全,规范化处理设施持续完善。四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提升。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推广“畜沼园”循环发展模式和“化肥农药减量控害”生态种养技术。全县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90%以上。五是村容村貌持续改善。28个“千万工程”试点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双河口镇三柳村入选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城关镇五一村获评市级五美庭院示范村,初步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有机融合。原平梁镇只有三个“千万工程”示范村,为了加大“千万工程”建设力度,后期又增加了兴隆村、新河村两个示范村,安排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5万元。三线两区为“千万工程”建设重点,后期将加大316国道沿线示范村的资金投入力度。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统筹引领。按照“县级主抓、镇村主业、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原则,切实发挥好人居办牵头抓总作用,全面夯实县镇村三级主体责任。今年以来,我县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塑形、产业培基、改革赋能、治理铸魂”四大工程,印发《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锦绣汉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方案(2023—2027 年)》《关于分解“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任务的通知》,按照加强28个示范村及人居环境的督导指导,建立周督导通报、月调度推进、年考核奖惩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明察暗访、重点巡查、随机抽查等手段,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取得实效。

  (二)强化重点提升。认真落实《汉阴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多措并举推进村庄规划、“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工作。实行三个清单管理(一县一清单、一行业一清单、一村一清单),加大媒体采访和曝光力度,聚焦全县28个“千万工程”创建示范村、十天高速汉阴段、平涧一级路、316国道沿线、541国道、汉漩路、双河口古镇、凤堰古梯田旅游景区沿线等重点区域,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拆违建、除残旧、增绿化、兴产业、补短板”,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户厕改造155户,污水治理18641.6米,拆除残垣断壁187户16482.5平方米,拆除违建138 户5321平方米,旧房改造79户7523平方米,新增绿化203346平方米,清理三堆六乱3271处。

  (三)强化主体带动。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动示范作用,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重大事项决策、“一事一议” 筹资筹劳、“两学一商”议事等制度,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村民等全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组织开展“红黑榜”晾晒、星级“和美庭院”“五美(好)庭院”创建等活动,改变生活习惯,形成以点带面、连点成线,连片化提升村容村貌。

  (四)强化长效整治。明确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归属和运行管理责任,健全完善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推动农村厕所、生活垃圾、污水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和村庄保洁等农村人居环境一体化运维,基本实现行政村保洁制度全覆盖。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村庄打造、和美乡村建设、乡村移风易俗等有机结合,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