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筹整合力量分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提案
名称 | 关于统筹整合力量分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提案 | ||||||
办理部门 | 县农业农村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沈涛 | 签发日期 | 2024-07-01 | 发布日期 | 2024-07-08 | 类别 | A |
正文 | 祝俊委员提出的《关于统筹整合力量分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提案》。 | ||||||
回复 |
一、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以来,我县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持续深化乡村基层治理,着力打造特色田园风光,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入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被中央农办等6部门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两说一商”机制在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和美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2023年全县完成13个村国土空间规划,今年将重点完成28个和美乡村示范村的建设规划。 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升三农质效 紧盯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发展关键,坚持“守底线、争高线”,实现现代农业发展“三新”目标。一是粮畜生产再创新高度。全年实施高标准农田4万亩,粮食产量9.3万吨,油料产量2.6万吨,蔬菜产量22万吨,生猪存栏18万头、出栏26万头,肉类总产2.5万吨;全县茶叶、蚕桑、猕猴桃三大特色富硒产业基地总面积14万亩。金硕、强农两家养殖企业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东方希望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园区建设再获新突破。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市级45个、县级77个,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村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县园区耕种收等环节机械化率达到72%,实现产值18亿元,参与园区务工群众人均增收万元以上。三是主体培育再现新成效。全县注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8家,获得省级认定6家、市级15家;培育农民合作社566家,获得省级认定4家、市级13家、县级45家;发展家庭农场1031家,获得省级认定26家、市级67家、县级464家,家庭农场规模位居全市首位,形成了以省级为引领、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集群。 三、深化乡村融合治理,稳固农村基础 以“321”基层治理模式在全市推广为契机,深化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突出“五治”融合,提升治理实效。一是“政治”强引领。选优配齐2123名党员、2354名中心户长和县镇人大代表等“三线”人员,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管理服务,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二是“法治”强保障。完善“三官一律”制度,建成23个农村中心警务室、46个“法官工作室”、36个检察官工作联系点、14个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三是“德治”强教化。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创新推行“道德银行”积分管理,大力弘扬孝义文化,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汉阴好人”等评选活动,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慈善爱心驿站获评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四是“自治”强动力。建强“六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志愿服务类、文体活动类社会组织,推行“两说一商”工作机制,城关镇三元村被列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蒲溪镇盘龙村获评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五是“智治”强支撑。高标准建设县镇村三级综治及“321”大数据中心,开发“321”乡村治理信息系统及民情在线微信公众号,实现服务全程全时、管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享。“321”数字化治理经验入选全国“网信工作创新实践50例”。统筹建立1000万元“良法善治”基金,用于网格员报酬绩效、队伍建设、评优树模等,形成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奖惩分明的良性循环。 三、统筹全域清洁行动,打造和美乡村 持续夯实村庄建设基础,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域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实现和美乡村融合发展。一是加快农村改厕进度。坚持改厕工作与移民搬迁安置、危房改造统筹推进,探索创新“两化三新四到位”改厕模式,今年计划改造卫生厕所550户,改造提升公厕130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8%;二是推动全域清洁行动。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13处,污水管网70余千米,配备镇村垃圾运输及环保清洁车99辆,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600余吨、村内水塘600余口、村内沟渠400余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600余吨。三是率先发展庭院经济。全县统筹发展庭院经济资金400余万元,引导21个示范村3306户群众参与发展庭院经济,完成苗木种植16万株,搭建藤蔓植物棚架300余个,藤蔓瓜架6000余平方米,同步建设五一牡丹、月河樱桃、清河柿子等8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庭院经济示范样板,着力营造“家家花团锦簇,户户瓜果飘香”的庭院景象。2023年以来,汉阴先后荣获2021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后期管护试点县,双河口镇三柳村获评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11个村被命名为安康市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千工程”示范村。 下一步,我县将按照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推进的原则,以省市县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认真落实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方案(2023--2027)的通知”》(陕发〔2023〕14号)、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陕西省集中财力支持“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陕财办〔2024〕22号)为契机,继续加大和美乡村建设力度,统筹整合各类资金投入到和美乡村建设,做到建设一个成功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