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
名称 |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 | ||||||
办理部门 | 县农业农村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沈涛 | 签发日期 | 2024-07-10 | 发布日期 | 2024-07-15 | 类别 | A |
正文 | 石良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 | ||||||
回复 |
汉阴县从2021年起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全面推进“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拆违建、除残旧、增绿化、兴产业、补短板”,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压茬推进,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本实现了从“摆脱脏乱差”到“追求乡村美”的转变。
一、建立四个体系,保障有力推进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推行“县级协调、镇村主抓、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今年以来,我县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塑形、产业培基、改革赋能、治理铸魂”四大工程,印发《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锦绣汉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关于分解“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任务的通知》。二是建立资金保障体系。今年县政府统筹整合财政衔接资金1680万元,用于28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和59个庭院经济示范村建设,累计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71个。三是建立建养管护体系。坚持把村庄环境建设与村民自治统筹推进,纳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内容,实现民建、民管、民受益;把全县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实行“县长、镇长、村长”三长负责制,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四是建立督导考核体系。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县对部门和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采取周检查、月抽查、季度评比、年终考评的方式进行管理,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力推进。今年以来,县人居办、县推进办联合县纪委开展了人居环境大检查,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各镇,建立整改台账,截至目前共反馈问题270个,各镇及时整改了129个。
二、开展四项行动,狠抓环境整治
一是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县委、县政府下发了迎新春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建立县级领导牵头帮联,帮扶单位包抓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采取“县动员、镇主抓、村组织、民参与”的方式,实行三个清单(一县一清单、一行业一清单、一村一清单),加大媒体采访和曝光力度,聚焦全县28个“千万工程”创建示范村、突出以公共场所、道路沿线、旅游景区沿线、河沟两岸、房前屋后等易产生垃圾的区域,全面开展村庄卫生清洁行动。二是有效开展垃圾分类清运管理。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终端处理设施2个,其中县级垃圾填埋场1个,片区热裂解处理设施1个(在建);配备洒水车10辆、清扫车8辆、转运车62辆、压缩转运车12辆。以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为重点,积极开展志愿清洁活动。利用村“四支队伍”工作力量,进一步发挥公益性岗位管护队伍作用,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全面落实“四自一包”责任,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模式,增设公益性岗位680个,聘请建档立卡脱贫户担任村级保洁员,挂牌划定保洁责任区域。镇级环卫部门每天按时派车清运,确保垃圾日产日清,14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为96.4%,1397个自然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为96.3%。三是有序开展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引导农户节约用水,实现生活用水规范排放,加大村庄河塘沟渠、排水沟漂浮物清理。四是全面开展村容村貌提升专项行动。各镇制定了村庄清洁行动方案,节日前后分别组织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对重点区域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让村庄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更加优美。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户厕改造155户,污水治理18641.6米,拆除残垣断壁187户16482.5平方米,拆除违建138 户5321平方米,旧房改造79户7523平方米,新增绿化203346平方米,清理三堆六乱3271处,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1510余次。
三、创新四个模式,提升工作成效
一是探索推行示范村建设“六个一点”的融资机制。按照“政策项目补一点、县级财政筹一点、镇财资金挤一点、帮联部门帮一点、乡贤能人捐一点、群众参与投一点”的“六个一点”模式,统筹整合各类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全县71个示范村和70个稳步推进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二是总结推广“两化三新四到位”改厕模式。“2化”即市场化动作、制度化保障,“3新”即创新3种改厕新模式(多户联建、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大三格式”湿地化模式;“小三格式”无害化处理模式;单户改厕、二级处理模式),“4到位”即责任到位、宣传到位、资金到位、质量到位,并在全省厕所革命现场会上进行推广。制作农村改厕标识牌2000份,验收一户挂牌一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7%。三是探索推进国企带镇村垃圾清运模式。依托县、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参与垃圾保洁清运市场化运作,加强了村民自治,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减排减量,实现村民收集分类,过去垃圾回收处理方式,让群众广泛参与垃圾分类治理成为行动自觉。四是推行主体带动群众参与建管运行模式。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动示范作用,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重大事项决策、“一事一议” 筹资筹劳、“两学一商”议事等制度,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村民等全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组织开展“红黑榜”晾晒、星级“和美庭院”“五美(好)庭院”创建等活动,改变生活习惯,形成以点带面、连点成线,连片化提升村容村貌。
我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工作虽取得较好成效,但受农村量大面广,农村基础设施累年投入不足,因村集体经济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镇级资金有限、县财政资金紧缺,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完善、不合理,加之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没能把“群众所需的”和“政府所做的”做到有机结合等亟待解决问题。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强化宣传氛围,继续联合各镇及相关部门加大向上资金争取力度,整合各种要素,拓宽融资渠道,聚焦工作重点,进一步夯实目标、责任,强化考核,不断激发乡村各类主体活力,真抓实干、齐抓共管,彻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快建设彰显锦绣汉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上一篇:关于加强我县地方农作物品种保护的提案[ 06-25 ]
下一篇:关于加大县城共享单车管理力度的提案[ 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