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霞主持召开2024年第15次县委常委会
10月25日,县委召开2024年第15次常委会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省委主要领导来安调研讲话指示、全省稳增长推进会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全市2024年第三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暨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传达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中省市干部教育培训有关会议、全省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扩大)会议精神,听取全县稳增长工作、前三季度财政运行及债务化解、县乡村振兴集团、县供销集团工作情况汇报,审定《汉阴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方案》《第二届汉阴铁军评选细则》。县委书记刘飞霞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好省委主要领导来安调研指示、全省稳增长推进会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全市2024年第三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暨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工作要求,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扛牢压实稳增长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抓重点数据、攻关键指标,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要全力拼抢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全面准确理解政策精神,积极向上对接争取,结合实际谋划配套项目、细化落实举措,提高政策执行的力度、精准度。要加强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抓好“五大重点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效。要坚决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周密做好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夯实高水平安全稳定。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对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年度7大类127项任务清单,强化统筹抓排查,举一反三抓整改,标本兼治抓提升。要深化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坚持整体推进与试点示范并行,做好整体规划,以试点建设为抓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探索形成可复制的的创新模式。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用好汉阴数字乡村平台,积极推进跨场景应用,持续优化办事流程,着力提升乡村数字治理和数字服务水平,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数字红利。要培育和发展乡村新业态,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以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要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合力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共同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全省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全市“校园餐”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精神,围绕省纪委监委督导反馈问题,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用情用心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纵深推进集中整治工作见真章出实效。要明确工作重点,聚焦“校园餐”、“殡葬”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梳理排查本部门本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发现问题立行立改。要及时梳理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发布整治工作动态和成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工作推进会、赵一德同志在省委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全市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全面落实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准确把握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力以赴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强化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培养政治过硬的干部队伍。要以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紧扣中心按需施训、分层分类精准施训、训战结合有效施训、注重效果灵活施训,源源不断培养造就敢闯敢干、善谋会干、真抓实干的优秀干部。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价值导向,强化“价值判断”思维,从人民至上、保护优先等维度,从严审核项目,做好源头管控,坚决防止打“擦边球”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排查生态环保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精准施策、标本兼治,深入推进问题整改全面销号,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当下改与长久立的有效统一。要坚持目标导向,对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标准,扎实推进《汉阴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0年)》,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人防、技防、工程防“三防”体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锦绣汉阴建设提供有力生态支撑。
会议强调,要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保持财政平稳运行,兜牢兜实“三保”底线。要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大力涵养和培植税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自给率。要抢抓政策窗口期加大对接争取力度,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做好项目策划和储备,集中力量推进一批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要注重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科学调控债务规模,不断优化债务结构,确保全县债务规模总体可控、整体债务率保持在安全合理区间。要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面向市场开拓业务、增加效益、加强管理、运作资本,提升国资监管水平。县乡村振兴集团和供销集团要围绕市场抓发展,紧密结合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千万工程,强化联农带农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要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国企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干部职工双向交流力度,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与活力。要进一步强化国企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健全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完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机制,为国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