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报丨刘飞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汉阴实践
汉阴县地处陕西南部,作为陕西省产业功能县和安康市副中心城市,始终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统筹“七个现代化”,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汉阴实践。
推进新型工业现代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型工业稳中有进。以链长制为抓手,统筹发挥调优产业规划、保障项目推进、疏解企业难题、搭建产销平台作用,新材料、富硒食品、生态旅游、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五大重点产业链蓄势扩张。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同比增长117%。开放发展态势强劲。坚持闭环思维抓招商,围绕强链补链延链,聚焦东中部产业转移,常态化开展小分队招商、新乡贤招商、以商招商、链主招商、归雁招商等活动,开发“招商资源超市”小程序,获评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县。
推进信息产业现代化,新兴技术产业实现新突破。平台基础日益夯实。深入推进数字汉阴和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实施千兆入村、百兆入户行动和“满格信号”工程,建成各类基站2561个,实现160个村(社区)4G网络全覆盖和5G重点部位覆盖。启动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数字汉阴”平台上线运营,汉阴县智融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基地项目启动建设,助推“数字汉阴”高质量发展。数实融合加速演进。以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主攻方向,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扶持电商主体650余家,成立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公司,培育“人文汉阴”“笨笨七”等农产品电商品牌。
推进新型城镇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县城建设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高质量推进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抓实“六大提升行动”,深入推进8个老旧小区、6个棚户区改造和六大商业综合体建设,火车站站前广场、魁星广场建成投用,推行智慧城市管理,获评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县城承载力和引领力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围绕打造月河川道产业带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统筹推进涧池镇县域副中心镇和南区农耕旅游名镇、北区文旅古镇等特色集镇建设,“村改居”工作有序实施,城镇化率提升至60.1%。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展现新面貌。农旅融合提质增效。以汉阴为核心区的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成功,果茶桑渔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荣获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入选全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获评“优秀”等次。集体经济壮大育强。创新“国企带镇村”助力乡村振兴模式,带动全县14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益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提前完成村集体经济“壮大培强”年度任务。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变化。生态环境持续创优。扛牢压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复验,深化“河长湖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四长治河机制,汉江、月河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标准,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第二批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观音河入选全省首批“幸福河湖”、观音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
推进人的现代化,民生福祉保障实现新提升。稳定就业成效显著。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落实稳岗就业“春风行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成立汉阴县零工服务中心,稳定转移就业8.23万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6元,同比增长7.8%。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持续弘扬崇德向上新民风,在全省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涧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入选全省文明实践示范所,沈氏家训展览馆入选全省文明实践基地。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效能凸显新亮点。深化改革破题赋能。坚持先立后破,持续深化经济、民生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12类108项年度重点改革,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任务,23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和省、市推介,19个省市改革类现场会在汉阴召开,9项改革案例入选中省市典型案例,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模式荣获全省机构编制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庭院经济做法列入全省典型案例,入选全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深入推进平安汉阴建设。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以“321”基层治理模式为抓手,紧扣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治安管理、网络舆情等领域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现场会在汉阴召开,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振奋精神再出发,踔厉奋发向未来。汉阴县将勇担职责使命,锐意开拓进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锦绣汉阴建设新篇章。(陕西省汉阴县委书记 刘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