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方网站刊登汉阴县人大工作经验做法
11月2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方网站以题为《陕西汉阴:产业链上嵌入代表“家站”,助力高质量发展》刊登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联络站+产业链”模式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
去年以来,汉阴县人大以全省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围绕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紧扣五大重点产业链(新材料、富硒食品、生态旅游、智能制造、新能源)建设,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在行业领域、技术技能、岗位职责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打造“代表联络站+产业链”模式,在新材料产业链上嵌入全市首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同步在铁佛寺镇蚕桑产业链、观音河镇猕猴桃产业链上嵌入人大代表联络站,将人大代表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成功搭建了一个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代表履职新平台,为助力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换届以来,汉阴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四个机关”职能定位,紧扣全县“5775”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创新,“代表联络站+产业链”模式助力高质量发展受到了省、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推行“323”党建工作法,打造“党建+”品牌、预算审查“345”工作法、“小切口”靶向监督,提升人大监督力、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等多项工作在全省、全市人大系统作经验交流,得到一致好评和点赞。同时,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根本政治制度的实践与研究,开展“师徒帮带·点题练兵”活动,常委会领导带头谋划、点题撰稿,委办负责人分享经验、交流体会,不断提升机关全体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效促进了人大工作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