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部门动态

部门动态

正风肃纪扬清风 踔厉奋发向未来——2024年汉阴县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作者:佚名 来源:汉阴县纪委 发布时间:2025-01-03 09:38

  清风劲吹月河畔,奋楫笃行正当时。回眸2024年,汉阴县纪委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省市纪委全会和县委全会部署要求,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抓手,内抓规范化运行,外抓全域清廉建设,持续构建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这一年,持续扛牢监督首责,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决扛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协助县委修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出台《关于建设风清气正锦绣汉阴的实施意见》。制定细化2024年度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清单,紧盯推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等大事要事开展“小切口”监督检查21轮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53个。结合县委巡察统筹开展3轮政治生态研判,对5个镇和22家县直部门党组织进行精准画像。列席参加全县53个单位民主生活会,组织8名镇和部门党组织书记向县委常委会述责述廉,推动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这一年,强力推进集中整治,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超常规纵深推进乡村振兴领域、重点民生领域、扫黑除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督促主责部门及相关单位滚动排查整改问题211个。突出重点上下贯通系统办理群众身边具体实事64件,其中看病就医“十条”惠民措施、校园膳食经费管理、“互联网+明厨亮灶”、“三资”管理“国企代记账”、社区食堂等一大批典型实事获得群众点赞。坚持“一类案一整改”“一行业一建议”,立案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165件147人,发出纪检监察建议16份,推动建立健全长效制度机制34个,实现整改治理贯通融合。

  这一年,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坚持“三不腐”一体协同发力

  始终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放松,紧盯“关键少数”、重要岗位和重点领域严肃查处虚报冒领、贪污侵占、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失职失责等各类违纪违法行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414人,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又正风肃纪形成震慑。下发加强全周期管理着力提升案件质量的通知,把实事求是、治病救人理念贯穿始终,做实思想政治教育,让办案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176名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敲钟提醒”,为6名在干事创业中出现无意过失的党员干部实施容错纠错,对187名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有力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

  这一年,扎实开展政治巡察,

  坚守“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定位,顺利完成对3个镇党委及其下属村(社区)党组织和9个县直部门党组织的第5、第6轮常规巡察,结合集中整治对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疾控中心以及三所县级公立医院党组织开展专项巡察。认真配合市委巡察组对5个村进行直巡,全面打通巡察监督“最后一公里”。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以及十六届县委前4轮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推动反馈问题清仓见底整改落实。探索建立“巡纪审”贯通联动工作机制,同步开展常规巡察、政治生态研判、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提升巡察政治体检精准性。

  这一年,抓实抓细纪律教育,

  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出台深化纪律教育的实施意见和把纪律教育贯穿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的工作办法,把纪律教育贯穿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各方面和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用好“清廉汉阴”纪法宣讲团,深入各镇各部门巡回开展纪法宣讲52场次。深挖汉阴红色家风中的廉洁因子,主要领导受邀在《秦风热线》介绍汉阴以红色家风培育廉洁文化经验。拍摄的廉洁微视频《折算》在秦风网展播,推动编排的廉政歌舞剧《杨弃将军》在全省村晚汉阴站成功演出。围绕查处的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2部,组织开展“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聚力建设风清气正锦绣汉阴”专题宣讲,持续传递清廉理念。

  这一年,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着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统筹“室组镇”力量组建5个监督执纪协作区协同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优势互补、合力攻坚。将10个派驻机构统一到机关办公,推行派驻机构轮值工作机制,强化“组组”协同监督。将全县10个镇属重点站所负责人和10个村(社区)“一把手”纳入提级监督范围,推动监督持续向基层延伸。持续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深化拓展村级监督工作,在全县各村(社区)成立监督服务站,聘任勤廉监督员478名,监督发现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59件,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哨作用更加凸显。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5年,汉阴县纪委监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锦绣汉阴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