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凤堰梯田申遗成功获2024年陕西水利十大事件、2024安康十大新闻和安康水利十大新闻
近日,陕西省水利厅公布2024年全省十大水利事件、安康日报公布2024年安康十大新闻、安康市水利局公布安康水利十大新闻,汉阴凤堰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均名列其中。
凤堰梯田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天然氧吧之地、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2024年9月3日在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正式宣布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汉阴凤堰梯田灌区涉及漩涡、汉阳、双河口三个镇,总灌区面积5.12万亩(其中核心区1.2万亩)。据文献记载,在汉阴境域,周朝时期当地先民就开创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距今有三千年的历史。汉阴是《庄子》一书中的“抱瓮灌溉”发生地,此典故在中国已流传2500年。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兵燹、灾荒等社会原因以及“迁海”“圈地”“剃发”“平台”等政治原因,晋冀、两湖、两广、闽粤、赣皖等地区居民大量向西部川陕地区迁徙,史称“湖广填四川”。梯田由湖广吴氏移民大规模地建造,近代至今一直在扩建、修复中,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梯田。历史价值体现在:灌溉历史悠久、移民文化、氏族文化、古商道、汉水文化。历朝历代的汉阴先民依山地之势,借自然之力,形成了以凤堰梯田为代表的“田渠塘溪”灌溉工程体系,水系灌溉体系“长藤结瓜”,体现了“海绵理念”。“田尽而地,地尽而山”的布局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彰显了水生态智慧。从凤凰山水源涵养林、梯田、村寨、山塘,到沟溪、河流,分布在一千多米的垂直空间里,生产、生活、生态和谐运转,完美诠释“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科学内涵。
据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参与遴选项目必须满足建设年代在100年以上,仍在发挥作用的灌排工程,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及使用管理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等要求。目前,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8项,安康市仅此一项。
凤堰梯田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广袤的分布、壮丽的景观和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史学研究价值、科技价值、生态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知晓。申遗的成功,对于汉阴、安康的发展,提升陕西乃至中国水文化底蕴、继承弘扬古代水利建设智慧和先进文化、加快推进当代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水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