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镇情快讯

镇情快讯

平梁镇:创新实践“三联+组团服务”机制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作者:罗思雨 刘万思如 来源:汉阴先锋 发布时间:2025-03-26 14:58

  近日,汉阴县平梁镇清河村、二郎村、蔡家河村、义河村四村的党支部书记与驻村第一书记齐聚二郎村,一场以“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为核心的三联机制创新实践,与第一书记“六共”组团服务模式的深度融合,正激发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深化联建强堡垒,点燃振兴新引擎

  “我们四村联合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就是要打破界限,攥指成拳!”在清河村、二郎村、蔡家河村、义河村联建的第一季度联席会议上,清河村党支部书记陈公明的话语掷地有声。四村建立健全“月度联席商要事、季度攻坚抓大事、年度评议解难事”机制,将组织生活联过、主题党日联办、党员队伍联育纳入支部共建清单,依托清河村“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优势,联合党委牵头制定《联建村党组织建设规范》,通过“书记讲堂”“党员结对”等方式,带动二郎村、蔡家河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达标率提升,通过强强联手、以强带弱,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

  这一组织力转化的发展动能,在千亩烤烟示范园得到生动诠释。清河村、二郎村、蔡家河村三个村党组织统筹土地资源1200亩,创新“烟菜轮作、大棚共享”模式,由清河村提供集约化育苗技术,二郎村输出蔬菜种植经验,智能大棚在完成烟苗培育后“无缝衔接”蔬菜种植,闲置大棚利用率得到提升。“我们的大棚流转使用模式,让每个村的闲置资源都活起来了!”清河村第一书记罗思雨指着嫩绿的烟苗介绍道。“三联”工作机制的推行,有效破解了党建与发展结合不紧密、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组团服务破壁垒,激活资源新动能

  “多亏当时杨书记请来技术专家,我们的柿子园才焕发生机!”站在2000亩柿子产业园观景台,清河村党支部书记陈公明感慨道。2021年,清河村刚引进富平尖柿,缺乏相应的柿子管护技术,柿树长势较弱。经二郎村第一书记杨昌龙书记帮助联系推荐,邀请林业管护技术人员到村进行指导柿子园建设,柿子长势问题才得以解决。深入研判和充分利用差异化资源禀赋,将“三联”机制结合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模式,通过“需求清单+资源地图”,建立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库,协调解决技术难题,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面对清河村桑蚕产业园设备闲置问题,义河村第一书记赵海波当即联系本村养蚕大户入驻。针对樱桃采摘园旅游线路单薄瓶颈,蔡家河村村支书牛少江通过共享清河村建设的“一心两环”旅游环线实现客流互通。


  品牌共育拓新路,绘就融合新图景

  千年古柿树下,中国汽车登山锦标赛汉阴站打卡点“柿寿星”正火热筹备。清河村以“清河花谷·千年柿乡”为核心IP,打造“赛‘柿’安康,‘朱’‘柿’顺遂”等特色农文旅品牌。四村计划联合成立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联盟,串联二郎村拐枣酒家庭作坊、蔡家河村樱桃采摘、义河村采茶等业态,整合古树资源、非遗技艺、特色产业,通过第一书记“组团直播”,形成“春赏樱、夏采茶、秋摘柿、冬品酒”的四季旅游品牌。通过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建成电商助农驿站,开发柿饼、拐枣酒等深加工产品,带动300余户发展庭院经济。

  从组织共建的“物理融合”到发展同频的“化学反应”,清河村、二郎村、蔡家河村和义河村通过建强联合支部“主心骨”、用好第一书记“智囊团”、激活资源共享“动力源”,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组团服务、全域共兴”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如今,这场“1+1>2”的振兴实践,让千年古村落焕发出时代新韵,连片的产业园区与蜿蜒的旅游步道交织如画,见证着乡村振兴路上的“山乡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