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镇情快讯

镇情快讯

铁佛寺镇“三项工程”助推“三联”工作机制迭代升级

作者:陈薇 来源:铁佛寺镇 发布时间:2025-04-30 09:22

  近年来,汉阴县铁佛寺镇以深化迭代升级“三联”工作机制为抓手,创新构建“组织共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的协同发展体系,通过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特色产业聚链成群、优势资源统筹配置,实现基层治理效能的系统性提升,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驱动、全域联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核多元强基工程:织密组织共建网络。镇党委以“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内外双循环”组织共建体系。对外与涧池镇建立跨镇联建机制,通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党建经验交流、产业协作等活动,实现组织联建、人才联育、项目联推。对内组建第一书记“服务分团”,整合11个村级党组织力量,建立每月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主题,联合开展天麻种植技术研讨、蚕桑管护实训等特色党建活动6场次,形成“支部手牵手、发展肩并肩”的协同格局。通过“组织生活共过、党建资源共用、发展难题共解”的实践路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显著增强。

  全链融合赋能工程:构建产业共生矩阵。立足“山林经济”立体资源优势,融合全镇“1244”发展战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以四合村为中心构建蚕桑全产业链,通过标准化蚕室建设、小蚕共育技术创新,引进了全县首家蚕丝制品加工企业,建成高标准桑园3000余亩,蚕丝制品加工及展销厂房1000平方米,带动4个村联动发展,实现年产茧3万斤,综合产值超百万元。率先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蚕桑产业链党委”,建立党建引领、人大助力、纪检监督的“三位一体”机制,推动4个村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其中四合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8万元,带动5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千元以上。围绕林下经济示范区,打造1500亩淫羊藿种植和繁育基地,为联建村提供种苗和栽培技术,同时建成高山天麻种植基地、肉牛养殖基地、猕猴桃产业园,并配套完善天麻烘干房、猕猴桃气调库等基础设施。按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利用集中村、四合村的产业优势,推动在全镇形成“天麻+淫羊藿”药食同源种植带和“肉牛+土鸡”生态养殖圈。

  全域协同增效工程:激活资源联动势能。用好“三张清单”资源共享模式,组建由9名第一书记牵头的技术服务团,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资源调配清单”对接机制。集中村、铜钱村、合一村联合打造“田间课堂”实训体系,开展肉牛养殖、桑园、蜂糖李产业园、猕猴桃产业园管护等专项培训10余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余人。高峰村、四合村、双喜村构建跨村帮扶协作网,通过司法援助联调、项目资金联争、产销渠道联建,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争取产业扶持资金近200万元,举办2期镇域农产品消费帮扶活动,实现销售额突破10万元。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平台,整合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信息200余条,推动生产要素精准匹配,形成“一地资源、全域受益”的资源共享新格局。

  通过迭代升级“三联”工作机制的系统化提升,铁佛寺镇实现组织力、生产力、资源力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党建引领把方向、产业聚合增动能、资源共享提效率”的乡村振兴新生态,为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